“董事长,您的意思是,汉阳钢铁也要搬迁到这里吗
固然,现在汉阳钢铁公司远离煤铁供应地,可仅只是从经济角度来看,搬迁工厂,对汉阳来说几乎不亚于致命性的打击。
“不”
摇着头,管明棠看着邵寒说道。
“中国这么大,仅仅只有一座钢铁厂是不行的,也无法满足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座新的钢铁公司,以满足未来北方发展所需要的钢铁,形成一南一北两大钢铁企业,”
新建钢厂,若是说搬迁都让邵寒无法接受,那新建钢铁厂,几乎让邵寒整个人变得瞠目结舌起来,中国的市场才多大,董事长居然还要建一座新的钢铁厂
“董事长”
没有任何犹豫,邵寒几乎立即出言反对,这反对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汉阳钢铁公司,同样也是出于对于公司的忠诚,至少在邵寒看来,这是忠言。
“中国不可能再建一座钢铁厂现在国内的钢铁市场不过只有几十万吨,若是再建一座钢铁厂的话”
不待他把话说完,管明棠却打断他的话说道,
“中国不仅还需要一座钢铁厂,而且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钢铁厂”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事业的前提
第262章事业的前提
中国需要更多的钢铁厂
面对邵寒的质疑,管明棠如此回答道,作为一个后来者,管明棠深知道,在历史上,中国可谓是吃尽了钢铁的苦头,在历史上,在8年抗战之中,中国的钢铁产量不过只有几万吨,而且大都是初级钢铁产品,极低的钢铁产量、低劣的钢种使得中国吃尽了钢铁不足的苦头,或许,现在在历史上受限于日债以及日人控制,倒致南京政府无法利用的汉阳铁厂,重归国人之手,重新点炉开工,而且采用大量“先进”技术,从而增加了高炉、平炉利用系数,使得钢铁产量大增,在全面复工之后的汉阳钢铁公司,甚至可能将会成为中国第一家年产百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但仅只有一个汉阳就够了吗
不够
或许,按照过去的心态,一个汉阳,足以满足中国的需求,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从长山塔开始,管明棠发现自己的心态在不断的变化着,他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国家做更多的事情,不再像先前一种被那种良心上的不安所困扰着。
中国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汉阳铁厂,不仅仅只是一个大型机械厂,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罢了,正像管明棠计划中的北方工业园区一样,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全新的,属于未来的开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每每想到自己浪费了长达一年的时间,管明棠的内心便会被无尽的懊恼所困扰,现在,那怕就是一天、一个小时、甚至于一分钟,他也不愿意耽搁了,这次公司内部的会议,与其说是协调会,到不如说是一个传达意志的会议。
“可是,董事长,依照现在的规划,最晚到明年年初,汉阳钢铁就会全面复工,到那时别说是新建钢铁公司,即便只是汉阳一家的产量,市场就已经严重饱和了,而且”
尽管汉阳钢铁公司是北方公司的下设子公司,但是作为汉阳钢铁公司的经理,邵寒必须要去维护钢铁公司的利益,维护整个依托钢铁公司生存的十余家卫星工厂的利益。
“而且,新建一家集煤矿、铁矿、运输、炼焦、炼铁、炼钢以及钢材加工的大型钢铁企业联合体耗资巨大,即便是把大冶炼铁厂的两座高炉北迁至新区,也不过只节约数百万元的经费罢了,建设这么一家企业至少需要数千万元,这资金问题”
虽说出言反对,并不意味着邵寒没有去看公司新区的说明,实际上仅只是从钢铁厂的三座高炉炉容的数据,邵寒便敏感的意识到,新区新厂的高炉恐怕是用大冶铁厂和石景山两座炼铁高炉改造而成,或许公司暂时邵寒没有大冶复工的计划,但在邵寒的概念中,大冶铁厂也是汉阳钢铁公司的一部分,用大冶去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即便是同属一家总公司,邵寒也没有那么大方。
市场、资金,可以说,在邵寒反驳中,他已经摆出了所有的问题,当然还不包括相对匮乏的技术支持,现在汉阳虽说聚集着全中国几乎所有的钢铁专家,但在实际生产中,依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对董事提供的钢铁冶炼新技术的吸引,依然在学习吸收之中,若是兴建新厂,汉阳成了什么设备的提供方、技术的提供方,而他所扶持的,又是一个比汉阳更庞大的竞争对手。
这如何能让邵寒接受,又如何能甘心
“资金没问题,这个我来想办法,至于技术,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一些技术人员,毕竟欧美现在正值大萧条,许多钢铁企业倒闭,大量的技术人员失业,两家公司不仅可以趁机吸引一批技术人员,而且还可以购进一些二手炼铁、炼钢设备,无论是新厂,还是汉阳,都是北方公司的孩子,公司不可能厚此薄彼,这一点邵经理大可放心”
心知邵寒为何反对的管明棠,在出言安慰的同时,又顺势敲打道。
“现在北方公司一共有三家下设子公司,若是算上开宏的话,也就是四家子公司,未来,北方公司的名下,还将会拥有一家家新设企业、新设公司,也许到明年,当我们再一次召开会议的时候,会有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这些公司无一例外的都将是中国各行业的领导者,对于外界来说,汉阳是汉阳,新厂是新厂,可对于公司来说,他们都是公司
的资产,所以,我希望诸位都必须要抱着一个心思家
人的心思,同时要抱着全公司一盘棋的态度,站在大局上去考虑问题”
环视着众人,管明棠的话峰随之一厉,又继续敲打道。
“大家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