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百吨凝固qiyou弹燃烧的高温却让覆盖在双城子要塞群及两侧山区的积雪全部融化然后露出底下的一座座堡垒,雪水顺着山势流下,两侧高处的堡垒还好说,中间山口平地上那些由地下交通壕,地面暗堡之类设施组成的线形防御体系却无一例外泡在了泥水中,一开始科洛夫和他的部下们还没觉出问题,毕竟凝固qiyou弹的燃烧中,他们很难对这些泥水的后果有直观感受,可是在第一轮投下的凝固qiyou弹烧完环境温度逐渐回落的时候,那些俄国人全傻了。
这时候的双城子气温已经差不多零下十度了,这样的温度没用半小时,别说那些灌到暗堡里的泥水了,就连俄国士兵身上的衣服都冻成了冰坨子,一个个就像生锈的机器人一样艰难地在满暗堡战壕的冰碴子里面挪动着,哆哆嗦嗦地用发青的嘴唇咒骂他们的敌人。
而就在这时候,早就重新回到发射阵地上的水缸炮,再一次瞄准了俄军的那些主要堡垒。
不过这一次段祺瑞可就不需要再搞什么烟幕掩护了,积雪融化后那些俄军堡垒在天空中的侦察机面前一览无余,得到校射的水缸炮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摧毁目标然后迅速撤出阵地,那些有能力威胁它们的俄军重炮堡立刻成了首批打击的目标。在完成瞄准后随着指挥官的命令,这些恐怖的巨炮瞬间喷出火焰,一枚枚一吨多重的炮弹呼啸着飞出,因为这种炮弹速度比较慢,一些眼力比较好的甚至能够看到天空中的黑点,这里面就包括了科洛夫少将。
这位司令官阁下傻了一样看着天空中那些呼啸而来的黑影,他从没想象过炮弹居然可以大到自己肉眼能够分辨的地步,哪怕就是做梦也没有想象过,一枚两米多长半米多粗的弹头就在他瞠目结舌地注视下,猛然砸在一座重炮塔上,这座从老式铁甲舰上拆下来的锻铁炮塔,就像一个脆弱的茶壶一样瞬间粉身碎骨,那枚炮弹并没有爆炸,杂碎这座炮塔后紧接着又砸进了下面的供弹系统,还没有爆炸就彻底把这座暗堡摧毁。
科洛夫用一种做梦一样恍惚的眼神看着这一幕,然后就看见那座暗堡被击穿的位置,猛然间仿佛火山喷发般爆炸的火焰伴着无数钢铁和混凝土的碎片喷出,同时像推平一切的海啸怒涛般淹没了周围的一切,包括两座保护这座暗堡的小型机枪堡,紧接着就连他的指挥堡都狠狠抖动着,头顶被震落的混凝土碎屑落了他一身,硝烟混着尘埃从观察口涌入。
等到这些都散去以后,再看那座暗堡位置,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直径数十米的巨大弹坑。
在相对精确的瞄准下,十门水缸炮第一轮炮击,就摧毁了两座重炮塔和下面的暗堡,紧接着天空中的侦察机和隐藏在双城子要塞群附近的炮兵观察员们就开始报回落点坐标,而在远处的阵地上那些炮兵们也开始迅速重新装填炮弹,与此同时第三集团军所属的其他口径重炮群也开始不停地轰击双城子要塞群,为这些巨炮的装填提供掩护。
十分钟后,重新完成瞄准的水缸炮再一次发出了怒吼,这一次的命中率暴增,一下子摧毁了四座主要堡垒。
双城子要塞的俄军都快哭了,没有这么欺负人的,要知道他们的这些堡垒几乎每一座都可以说是心血结晶,成百上千人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才建造完成,被他们视为信心的依靠,可现在好了,一枚炮弹一座,甚至有时候还不只一座,整个要塞群无非就是那么十几座大型堡垒和几十座小的,照这种打法用不了一天就全没了,到现在他们连敌人在哪儿都没看见呢,光看见天空中炮弹一枚接一枚落下了。
水缸炮属于迫击炮,高抛弹道的特性给了它们很好的隐蔽性,那座混凝土浇筑的炮兵阵地躲在一座小山坡后面,虽然俄国人的中国产二八零榴弹炮也能打到它们,但两者射程相差无几,而且俄国人一没有飞机侦察,二没有炮兵侦察员摸过去,就算知道大致方位也没法瞄准,另外他们只有四门二八零榴弹炮,而且已经被毁了两门,至于那些大口径舰炮和重加农炮根本打不到它们。
在发现这一点后,那些水缸炮的炮手们就更不担心了,一个个有条不紊地装弹瞄准开火,一吨多重两百五十公斤装药的巨大炮弹以每十分钟一轮的速度,按部就班地一枚枚飞向俄军头顶,然后就像砸开陶瓷一样轻松砸开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层,将一座又一座堡垒变成废墟。
“这就可以了,估计照这个速度再有一天时间,我们就可以给陛下发捷报了。”段祺瑞很满意地看着远处俄军要塞群里面那数量不停增加的一个个巨大弹坑说道。
不过双城子要塞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海参崴要塞群呢,这座远东第一要塞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海参崴,俄罗斯岛,还有彼得大帝湾的两艘俄国战列舰,六艘巡洋舰,这些都是巨大的障碍。
第五五六章友谊
双城子要塞群最终在第二天上午被俄国人放弃,残余的一万俄军在水缸炮的恐怖打击下彻底失去了坚守的勇气,当然他们也没办法防守,一枚枚从天而降的五四零毫米炮弹,就像一把砸核桃的锤子一样砸碎他们的要塞砸碎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那些俄军士兵又不是傻子,这些堡垒已经没有了任何防守的意义,留下来只能给自己当坟墓,还没等科洛夫少将下命令,大批俄军士兵就已经自己从里面跑了出来向南仓皇而逃,看到这种情况他们的指挥官也同样没有了坚守的勇气,带着一帮残兵败将丢弃自己的要塞向海参崴撤退。
紧接着早就待命的张镇芳率领他的部下几乎一枪未发接收了剩余所有堡垒和里面的所有物资。
然后第三集团军如同洪水般紧跟着俄军溃败的脚步杀向海参崴,沿途俄国人同样放弃了所有城镇,居民愿意走的一块儿撤往海参崴,不愿意走的直接被张镇芳打包送往宁古塔的集中营在那里等待遣返,实际上这时候第一批遣返的俄国人已经被押上了去圣彼得堡的商船,据说仁慈的杨皇帝还每人发了一百块钱的华元钞票,此举极大改善了他因为参战而在协约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事实上阿历克谢耶夫也不欢迎这些难民都挤到海参崴,他那里储备的粮食数量是固定的,去的人越多消耗速度越快,按照正常估计可以支撑两年,可要是这些难民都塞过去,那么他也就最多能撑一年了,所以在发现难民数量太大以后,他甚至开始往外撵了。
其实这位总督阁下,现在对于自己到底能不能守两年也很没底,他估计双城子还能至少守一年呢。可从开战到陷落总共用了还没一个月,而且实际进攻的时间只有三天,虽然海参崴要塞群不同于双城子,但到底能不能顶住那种恐怖的巨炮也是很难说的。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撑多久算多久了,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位总督阁下非常聪明地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