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鲁西洛夫毫不犹豫地下令全线撤退,抛弃所有物资,抛弃他们这条至关重要的防线,全军撤向多瑙河东岸,别管有没有桥梁,渡船了,就是抱着木板子游,也必须趁着火势还没有彻底阻断退路,全部撤到东岸去和库罗帕特金率领的主力汇合,否则的话河面上的原油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烈火将会把他的大军彻底阻隔在西岸,在无法获得补给的情况下,正在遭受两面夹击的他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个家伙的决断挽救了他的五万大军,当然并没有全部挽救,原本从南向北进攻的罗马尼亚军和从北向南进攻的德军,这时候肯定不会让他那么轻松离开,腹背受敌的勃鲁西洛夫不得不壮士断腕地丢下一个师负责阻击,才带着残部游过多瑙河然后迅速向南去和主力汇合。
他这边逃出生天了,上游的库罗帕特金却倒霉了,这个家伙在清醒过来之后,立刻命令向对面再次发起强攻,试图攻破德罗联军那条没有原油的多瑙河分支西岸的防线,继而向西接着夺取正在倾倒原油的铁路桥,就算不能夺取也要让炮火能够到那里,阻止罗马尼亚人继续倒油。
可惜他的进攻依然没有能够成功,这并不奇怪,他都攻了快一个星期了也没成功,自然这一次也很难成功,这倒不是最倒霉的,倒霉的是他的十几万大军正在舍生忘死地向着对岸进攻的时候,上游下来的原油到了,虽然同样没有形成连续的原油带,但那些斑驳的油块被交战双方的火力点燃后依然吓得河面上正在冲锋的俄军掉头就跑。
不过至少一个师已经登上西岸,正在和德罗联军玩白刃战的俄军,却没能撤回去,他们所在的位置正好是一处河湾,被阻的原油在他们身后形成了一道数百米宽,两公里长的火墙,彻底堵死了他们的退路,这些进退无路的俄军,很干脆地丢下武器投降了。
汹涌而下的黑色原油,彻底改变了罗马尼亚的战局,一条燃烧的河流,让俄国人攻破多瑙河防线的期待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还会永远的遥不可及下去,只要德罗联军愿意,他们随时可以再向多瑙河倒原油,他们背后有一座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大油田,想倒多少就倒多少,想什么时候倒就什么时候倒,哪怕让多瑙河永远变成黑色也无非就是油井多抽点而已。
也就是说只要普洛耶什蒂油田永远不停产,俄国人就永远别指望突破多瑙河防线,但他们突破不了这条防线,就永远别指望能让普洛耶什蒂油田停产,这又是一个死循环,俄国人一下子陷入了困局。而且他们的麻烦还不只于此,很快他们就不得不面临战局逆转带来的后患了,尼古拉为了这场战役,已经抽空了他手中所有机动力量,当库罗帕特金率领着他的整整两个集团军,在多瑙河东岸隔着大火,眼看着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增援部队一支支赶到的时候,其他战线上的德奥军队可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尤其是一直在东普鲁士保持着进攻态势的德军。
第四六九章空战
东普鲁士的德国第八集团军,趁着俄军后继乏力的机会,立刻向南发起进攻,与此同时伊凡哥德罗的兴登堡所部,也同样开始了新一轮进攻,德军的目标很明确,就算夹在中间的华沙,一旦夺取华沙,也就意味着维斯瓦河防线被彻底突破,德军可以长驱直入打进白俄罗斯。
不过这一轮进攻,却让德国人损失惨重,原因很简单,从中国购买的战防炮这时候已经大规模装备俄军,德国人最习惯的装甲车开道,遭遇了沉重打击,那些简易的装甲战车,用来抵挡子弹当然没问题,可遇上这种专用的反装甲武器就成笑话了。
钨合金的二十五毫米穿甲弹甚至可以在五百米内,将一辆德国战车从前面打进去然后从后面钻出来,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被摧毁的战车,缺乏有效突击力量的德军,很快就不得不再次缩回了战壕中。
不过德国总参谋部对此倒没怎么太在意,因为从中国购买的新式推土机底盘系统已经运到了德国,克虏伯,戴姆勒,曼这些德国工业巨头们,正在拼了命生产,为这些推土机加上厚重的装甲,机器,甚至于火炮,很快一辆辆真正的重型战车就会走下生产线,然后去碾碎俄国人的防线。
不过就在双方僵持期间,德国人的空中舰队,却在以一种令人恐惧的速度扩大着,虽然对伦敦的大规模轰炸,因为天气问题实际上已经暂时停止,但这些装满zha弹的空中巨兽们,却并没有停止肆虐,只不过它们的目标,换成了各处战线的协约国士兵。维斯瓦河,马恩河,圣康坦几乎所有协约国士兵的头顶。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尤其是那些战线后方的物资仓库,火车站,桥梁更是德国飞艇重点轰炸的目标。
尤其是气候相对来讲更适合飞艇活动的西线,这些恐怖的空中巨兽简直成了法国人头顶挥不去的梦魇,甚至在飞机的保护下,它们都敢在大白天出动,肆无忌惮地向法国人炫耀着它们的威风。
为了保护自己的天空,目前来讲对付这些空中巨兽最有效的手段飞机,开始大规模投入战场。同样为了保护飞艇,德国人的飞机数量也越来越多,天空中的战火愈演愈烈,当然过螺旋桨射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这个古典时代的飞机设计师们的热情,他们绞尽脑汁地研究出各种解决方式,很快空战的技术含量开始直线飙升。
一九零五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四艘巨大的飞艇正在向南缓慢前进,在这些飞艇下方。二十多架标着铁十字的双翼小飞机正在紧紧跟随,这种奥托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小飞机,是目前德军最主要能够进行空战的飞机,它拥有一挺装在机翼上方的博福斯产风冷机枪。这样的布置可以避开螺旋桨,但缺点是几乎不能有效瞄准,飞行员想要命中目标,那得需要相当逆天的运气。当然和后座飞行员侧面射击相比,这仍然算是一项重要的改进。
他们此行的目标是去轰炸马恩河南岸的一处法军物资中转站。
“法国飞机”正在飞行中,忽然一名飞行员惊叫道。远处的天空中二十几个小黑点正在迅速变大,负责护航的赫尔曼少校立刻下令迎战,与此同时头顶的飞艇继续升高,不过因为带了太多zha弹,这些飞艇很难升到绝对安全的距离。
赫尔曼少校率领的机群,很快就和迎面而来的法国人遭遇,当看清自己敌人的外观时,他眼珠子差点瞪出去,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式飞机,和目前的飞机不同,这些飞机的螺旋桨在屁股后面,这样一来就不需要考虑机头射击的问题了,双方刚一进入交战距离,法国人立刻用精准的射击干掉了一架德国飞机,这让那些德国人的心头不禁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真打起来,赫尔曼少校反而没那么紧张了,这种飞机是解决了机头射击的问题,但机动性好像大幅下降,德国的飞机虽然机动性好,射击精度却极差,双方你来我往,在天空中倒是堪堪打了个平手,激烈的空战几乎变成了一场双方比烂的战斗。那些后推螺旋桨的法国战斗机笨拙地扭动着身子,努力让自己的机枪瞄准圈对准德国飞机,但灵巧的德国飞机往往一个漂亮的翻转就能甩开法国飞机,然后迅速绕到后方猛烈开火。装在头顶的机枪根本无法瞄准,只能跟着感觉走,结果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徒劳无功,双方这场滑稽的战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