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庞大的国土极大得拖累了这支庞大的军队,尤其是他们的庞大国土几乎没有一处地方是安全的,首先随着日本陆军在杨丰扶持下逐渐恢复实力,青森和北海道至少得有十万俄军才能保证安全。
虽然这时候的日本,对尼古拉来说实际上价值已经大不如前,但想让他吐出这块地方那也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位伟大的俄罗斯帝国沙皇,他绝对不会允许哪怕一寸到手的土地再丢掉,所以这十万大军无论如何也是要维持下去。
而从中亚一直到海参崴的六千多公里中俄边境上,必须维持不少于三十万的陆军,才能够阻挡杨丰的野心,要知道中国陆军在新疆,蒙古,东三省驻扎的兵力目前已经达到了十五个师,按照每个师一万八千人算,就是二十七万大军,考虑到双方的装备水平和士兵素质,三十万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然后还有菲律宾,虽然这些年俄国人已经把吕宋岛上的猴子们杀成了小绵羊,但毕竟南部还有不少坚持游击战的勇士,而且旁边就是德国的菲律宾殖民地,尼古拉还惦记着多抢点橡胶园呢,所以不但吕宋岛的六万陆军不能动,就连海军在马尼拉的舰队都不能动。
除此之外还有在多米尼加和哥伦比亚的驻军,这里虽然碍于加勒比海同盟,不能对德国的殖民地下手,但却必须保护现在越来越重要的du品产业,哥伦比亚人可是对他们失去的土地一直耿耿于怀,再加上多米尼加人也不老实,不说多了,五万俄军是最低限度。
除此之外还有在高加索地区的,随着巴尔干战争的胜利,奥斯曼国内夺回失去领土的声音可是很高,尤其是刚刚和哈米德二世取得和解的青年土耳其党,这段时间一直在鼓吹帝国复兴,对刚刚被打残的保加利亚虎视眈眈,甚至在国内制造舆论,认为应该加入同盟国集团,和德奥共同对俄国作战,虽然哈米德二世暂时还没受影响,但却也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还有波斯,要知道波斯可是德国的盟友,而且自从上次晕乎乎签了同盟条约之后,波斯国王也的确雄心勃勃了一下,甚至邀请了大量德国顾问帮助他训练军队,对当年被俄国抢去的阿塞拜疆很是有点想法。
这样东去一点,西去一点,俄国陆军目前在对德国和奥匈帝国方向上的陆军,总共只有四十万,而按照此前三国共同制定的计划,一旦开战将由英法两国陆军负责在西线拖住德军主力,而俄军负责进攻,对德国牵制性进攻,重点进攻奥匈帝国,但四十万陆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最少也得一百万才行。
这段时间尼古拉一边从世界各个角落抽调军队,一边大规模征兵,拼命武装他那些灰色牲口们。
第四二三章各怀鬼胎
俄国人的准备不充分,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忙碌一点,俄罗斯帝国人口超过一亿,想武装几百万灰色牲口,那还是小事一桩的,但对于塞尔维亚人简直就是灾难性的了,这个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的国家,这时候仅仅有不到二十万陆军,这还幸亏前段时间,英法俄三国给了他们大笔贷款,要不然连这些人都武装不起来。
但巴尔干战争的创伤,可不是那么简单就容易抚平的,在那场战争中他们死伤超过了二十万,而且还背了一屁股外债,这个数字对那些大国来说无足轻重,但对一个仅有四百万人口的小国家来说就已经等于打断一条腿了,要知道巴尔干战争之前,这个国家最大的战争动员能力不过才是四十来万人,到如今除了现役部队,剩下能够投入战斗的预备役里面青壮年已经没几个了,就连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都仓促武装起来抵抗奥匈帝国的侵略。
虽然巴尔干的山民们,都比较彪悍,但这样的军队,能够有多大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他们需要面对的,却包括了波斯尼亚,匈牙利,一西一北两个方向上超过五十万奥匈军队,尤其是从北方南下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那可是真正带着满腔复仇的怒火而来。而且这时候的奥匈陆军可不是原本一战时候的水平了,这些年因为没有实战经验而新战术和武器又层出不穷,所以奥匈帝队中大量地聘请了德国,甚至中国的军事教官。尤其是巴尔干战争之后,有奥斯曼军队的例子,约瑟夫皇帝在这方面投入就更加强了,再加上强大的工业实力,这时候的奥匈军队至少从装备和战术水平上看,丝毫不输于欧洲任何一个列强。
另外必须得说明一点。这时候的塞尔维亚领土可不是后来的塞尔维亚,实际上贝尔格莱德就靠近和匈牙利边境,两国仅仅是被多瑙河给隔开而已,所以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的一个小时后,奥匈帝国在多瑙河上的炮艇就已经顺流直下炮轰了贝尔格莱德,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炮击炸死数千人,搞得这座城市遍地死尸。
不过也好在有多瑙河这道天险,匈牙利军队一时间还无法逾越,毕竟这座城市也是当年奥斯曼帝国时代的边防要塞,防御体系还是非常完善的。尤其是拥有数量众多的要塞,现在这些当年侵略者给他们留下的遗产,又成了保护这个城市的最重要屏障,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不过匈牙利人是暂时打不过多瑙河,但他们的炮弹却是可以飞过来的,尤其是在巴尔干战争中得到了检验的斯柯达巨炮,成了贝尔格莱德人民头顶最可怕的梦魇,这些口径二百甚至三百的大口径攻城榴弹炮虽然射程不算远,但架在对岸把炮弹打到城里还是很轻松的。射速缓慢但却威力巨大的数百公斤重炮弹。日夜不停地一枚接一枚划过多瑙河,在塞尔维亚人恐惧而又绝望的目光中落下,用撕碎一切的恐怖爆炸向他们显示着列强的威严。
而在真正的主攻方向洛兹尼察,早就准备了快一年的奥地利人也同样用这些巨炮瞬间撕开了塞尔维亚人的防线。虽然在这个方向上塞尔维亚部署的,都是参加过巴尔干战争的老兵,深谙战壕防御体系,但遇上这种级别的炮击也成渣渣了。好在塞尔维亚人的战斗意志还是很顽强的。而且他们此时不像巴尔干战争中缺乏补给,已经快变成俄国人傀儡的保加利亚,虽然不是很情愿。但却依然不得不默许俄火进入塞尔维亚,这样至少塞尔维亚人不用担心没有弹药了。
在放弃洛兹尼察,避开奥地利人手中那些威力巨大,但却移动不便的巨炮之后,塞尔维亚人勉强阻挡住了奥地利人的进攻,但他们的防线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奥地利人把攻城炮拆解开然后再运到前线组装起来,他们到时候还得后退,而且他们可以丢掉洛兹尼察,但贝尔格莱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的。
虽然为了减少损失,他们这座首都的所有居民都已经紧急疏散,但哪怕要面对攻城炮,他们的军队也必须继续坚守,一旦把匈牙利人放过多瑙河,接下来他们半个国家就没有了,从贝尔格莱德往南,这个国家有超过一半国土是空旷毫无险阻的平原,没有了多瑙河,在这些地方他们是挡不住敌人的,最多也就能跑到南部山区苟延残喘。
原本历史上他们可以向南跑到科索沃的崇山峻岭间坚持抵抗,甚至科索沃没了,还可以继续向南跑到马其顿,跑到希腊人的地盘上重新武装起来,等待英法胜利后跟着沾光恢复他们的国家,但现在他们可没地方跑,保加利亚人可以允许俄国人的弹药通过自己国土送到他们手中,但真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