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纸上人 > 分节阅读 38

分节阅读 38(2 / 2)

三姐摇摇头:“听说还对峙着,偶尔有小规模冲突,不过没打起来。”

“阿弥陀佛。”李氏双手合十道,“千万别打起来。”

“要是真打起来,咱们家就得走,许编辑说的。”三姐道。

雪兰也有点担心,照理说北平这边没发生过大规模战斗,可是经常听到的枪炮声却不是假的,万一打仗的时候,兵痞子冲进城来为非作歹呢,万一掉下个炮弹把房子炸平了呢。

这天晚上雪兰又熬夜熬到很晚,然后那位神出鬼没的面具小哥又来拜访了。

雪兰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跟他打招呼说:“哎,你又来还面具啊”

小哥站在雪兰窗前,半天没反应,然后忽然摘下了自己的面具。

眼前是个皮肤黝黑,面容俊美的年轻小伙子,一双眼睛黑亮精神,紧紧地盯着雪兰。

“我要走了”他一开口就说。

雪兰听他声音发闷,知道这句走不是普通的走。

“你要离开北平了吗”雪兰问。

“我我们班子天南地北的走,去年在天津,今年在北平,现在北平这么乱,我们准备去上海了”

“这样啊。”雪兰看着他说。

“我我”小哥低下了头,半响,他抬起头郑重地说:“我知道你是大家小姐,肯定看不起我们这些跑江湖的,但我肯定还会回来的,你等着我。”

雪兰听了这话,不禁老脸一红,怎么说的好似你有什么了似的,还等着你呢。

“我可不是什么大家小姐,而且就靠写跑江湖的混吃饭呢,谁看不起谁啊”雪兰说,“你可别胡说八道。”

“反正你等着我就对了,我叫殷久远,你记住了,我”

雪兰急忙打断他:“我说你挺厉害的啊,我家小黄那么凶,邻居家里来个陌生人它都不消停,你进来它怎么一声不吭啊”

“那是,也不看看小爷我是谁,我可是训练了它不少时候呢。”

“你还真是经常来我家啊。”

“我想见你嘛”他脸一红说。

哎呀妈,没能阻止人家说出来,这小年轻太,让心里年龄将近三十的雪兰再次产生了蛋蛋的忧伤。

第55章

昨晚上,那位纯情少年表白之后,也许是太害羞,竟然就飞遁了,留下原地囧囧有神的雪兰。

第二天,她带着黑眼圈起床的时候,却听到有人砰砰拍大门。

许编辑居然一大早就来了,他好像一夜没睡,满脸疲惫。

“先生、夫人,赶紧收拾东西,坐火车走。”

“怎怎么打起来了”李氏忙问。

“是,昨晚西边打起来了,看来战争可能扩大,未免波及北平,咱们得走。”

华夏人都是安土重迁的,哪怕雪兰这个来自后世的人也一样,别看她在自己的小说里,总是描写战争残酷,让老百姓远离战场,可自己遇到的时候,却迟疑不决。毕竟在北平这座房子里住了这么久,说离开就离开,她还真有点舍不得。而且无论在哪里,都没有家给人的安全感强烈,就算是个狗窝,也是自己的地界,比去外面人生地不熟强。哪怕战争来了也一样,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沦陷区的老百姓了。

“其实留下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们不可能打老百姓。”雪兰说。

“先生,其他人咱不管,但是报社指名道姓,您和几个重要的作者都要送走,就怕你们有什么闪失。您放心,沪市那边的住处都是现成的,先生放心过去就是了,等北平这边安生了,您再回来。”许编辑又看向李氏,“夫人,时间紧,火车站人山人海,咱们的票来的不易。”

雪兰还在犹豫的功夫,李氏却吆喝道:“别磨蹭了,咱们走,别人想走还走不了呢。”

自从听说能走,李氏早几天前就收拾好了包袱,直接就能拿着走。

春喜自己有家,李氏当场给她结算了工钱,狗剩一家根本没别的去处,却不肯离开,说是愿意在这里给她们看家,李氏也就点头了。只有大妮,她哭着跪下,求李氏带她走。

“夫人您带我走吧,我怕哥哥嫂子再找来。”

李氏迟疑地看向许编辑,许编辑点点头说:“先生要带人走,无论几个人的票都能匀出来。”

这就急急火火要走了雪兰有点傻眼。

“我我还跟维真约好了,今天要陪她选结婚用的东西。”

“她们家肯定也知道打仗了,这时候谁还出门买东西,叫狗剩他爹给送个信就行了,咱们赶紧走。”

从许编辑来,到雪兰她们收拾好东西坐上黄包车,也就花了不到两个小时。

结果在火车站,雪兰还遇到了许编辑的一家老小。

许编辑说:“我听说这次闹得很厉害,几路联军打过来,我也是先带着家人去南方避一避,等没事了再回来。”

雪兰被李氏牵着,就坐上了火车,她嘴里还回味着早上胡同口卖的豆浆味呢,转眼这就要去千里之外的沪市了。

没觉得激动,只觉得火车站沸沸扬扬,乱得人眼花,吵得人心烦。

直到坐上火车了,雪兰还说:“其实不用这么小题大做,军阀们也顾及名声,不会在老百姓聚集的城里打仗。”

“你怎么知道真打起仗来,谁还顾及这些。”李氏反驳道。

雪兰奇怪地看着李氏问:“娘,你不怕吗”

“咱们都要离开北平了,还怕啥”李氏道。

“我是说,咱们要去沪市了,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你去不怕吗”

“怕啥娘啥也不怕再说有人家报社照顾咱呢,有什么好担心的。”李氏看着车窗外说。

雪兰看着她,忽然就笑了。

“你笑什么”李氏问。

雪兰没有回答她,只是觉得她很好,华夏的女性都应该这么好才对。

上一次坐火车是在冬天,车上很多人还能捂着取暖。

这次坐火车是在大夏天,而且都是为了躲避战争逃难出来的,火车上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雪兰她们还能有个座位呢,其他人就是站着。而且车厢里闷热无比,臭气熏天。连外面吹进来的风都是滚烫的,雪兰觉得自己都快吐了。

许编辑的太太丁氏是第一次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