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元始天尊就是前车之鉴,飞扬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公,使得众多弟子心有怨言,可他手中宝物毕竟有限,没办法做到绝对的公平,因此,他就只能靠着这种办法,让诸多弟子全凭运气,到时候就算拿不到宝物,也不会怨恨自己。
最终,这十个弟子挑选光球,他们修为不够,根本看不到光球当中有没有人参果,只能靠运气选择,而这一颗人参果,就意味着一个金仙的果位,一个飞扬亲传弟子的名额,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最终子罕、尸佼、荆轲、管仲、伍子胥获得了宝物,其中,后面四人都是靠运气,至于子罕获得人参果,是飞扬有意安排的,毕竟他在众多记名弟子当中,跟随自己最早,而且这么多年来,玄家都是他在打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颗人参果早就为他内斗了。
获得了人参果的五人一脸的欣喜,没拿到的虽然有些垂头丧气,但也不至于太过了,毕竟,他们在飞扬门下,虽然不敢说大罗准圣,但一个金仙是跑不了的,只不过是时间先后罢了,这才错过了机会,那就等下次就行了。
见到这一幕后,飞扬为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样子的结果,便是他想要的,弟子之间虽然有竞争,但至少不会像那元始天尊一样,令弟子心怀怨气,最后搞得这些弟子叛出师门。
“悟空,你回去吧先去找南海观音,给你在唐僧面前做个见证,此外,为师有一件事情要叮嘱你,你那剩下的两根灭绝神针,切记不可轻易使用,之前那青牛,乃是老君的坐骑,你若是坏了他的性命,老君岂能跟你善罢甘休”。
“弟子晓得了”。
第408章灵吉菩萨
当即,悟空离开,去找观音做个见证,观音就领上悟空,驾云来到那农舍,唐僧师徒忙出门迎接。
观音说,“唐僧,打你的是六耳猕猴,已被飞扬道友识破,最终痛改前非,入道友门下修行,你的魔障未退,必须悟空保护,才能到达须弥山,见佛取经,别再怪他了”。
唐僧赶紧叩头,连声称“是”,忽见东方狂风滚滚,众人看时,是猪八戒背着包袱回来了,当即八戒拜了菩萨,说道,“弟子到了花果山,果见有个假唐僧、假八戒,都被老猪打死,原来是两个猴精,进了水帘洞,寻得包袱,一物不少,就背了回来,不知两个悟空分出真假没有”。
菩萨就把事情又说了一遍,师徒在菩萨的劝解下,各弃成见,言归于好,菩萨自回南海,师徒同心协力,奔赴西天。
随后,师徒四人一路西行,过了盛夏,又到了深秋,这天,越走越觉热气蒸人。
唐僧问,“如今正是秋凉天气,怎么如此热”。
八戒说,“西天有个斯哈哩国,是日落之处,俗称天尽头,想来我们已来到日落之处了”。
悟空说,“呆子别胡说,似师父这样朝三暮四,几辈子也走不到斯哈哩国”。
沙僧说,“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
正说着,见路旁有座庄院,悟空就去打听,门里出来一个老者,见了悟空,大吃一惊,悟空忙施礼说明来意,老者才宽了心,让四人进家坐。
当即。四人与老者见了礼,老者命童子奉茶,又命办斋,唐僧谢了,问道,“贵地为何如此炎热”。
“敝处名叫火焰山。四季都热”。
“可阻西去之路”。
“那山离此有六十里,有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西方去不得”。
正说着,门外有一少年,推一辆车子,大叫“卖糕”,悟空就拔根毫毛,变个铜钱。向那人买糕。
那人揭开车上盖的布,拿出一块给悟空,悟空接过,当即问道,“你们这里如此热,庄稼怎么长成”。
“有个铁扇仙,她有一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播种、收割,得些五谷”。
当即,悟空回屋,把糕递给唐僧,问老者。“铁扇仙在哪里”。
“我们这里,十年拜求她一次,要用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奇珍果品、鸡鹅美酒,前去祭拜于她,她才肯来。你们无有礼物,只怕她不肯来”。
“你只说她那山在何处,叫什地名,有多远,我自会找她要扇子”。
“那山在西南方,叫翠云山,山上有个芭蕉洞,我们去拜仙山,来回要走一个月,共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不远,我去就来”。
老者要给他备干粮,找同伴,他说声“不用”,转眼不见了影踪。
悟空霎时来到翠云山,落下来,正找洞口,见一个樵夫在砍柴,樵夫说,“这山是有个芭蕉洞,不过没铁扇仙,有个铁扇公主,又叫罗刹女,是牛魔王的妻子”。
悟空大惊失色,心想碰上冤家了,为了红孩儿他叔连口水都不肯给,她怎会借扇子左思右想,别无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来到洞口,叫道,“牛大哥,开门”。
洞门开处,走出一个女童,悟空说明来意,那女童进去通报,罗刹女一听“孙悟空”三字,不由怒火万丈,便全身披挂,持两口宝剑,走出洞外。
悟空忙施礼,说道,“嫂嫂在上,老孙在此有礼”。
罗刹女大骂,“谁是你嫂嫂你既和我丈夫有八拜之交,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