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是崭新的玄帝庙前,士兵们分两列,整齐地站在两旁,手中都手持龙幡,而在士兵中央,乃是唐皇和他的大臣,此时众多大臣在沐浴更衣后,在唐皇的带领下,缓缓地朝着庙宇前面走去。
此时的庙宇之前,请出来了飞扬的神像,神像面前,则是一个祭坛,此祭坛高三层,按三才之象,分八卦之形,正中设“混元无极太始高圣玉晨道一九天玄妙大帝”旗号,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于其地,前后有“十干”旗号,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立于本位。
坛上罗列笾、豆、簠、簋、金爵、玉斝,陈设祭前,鲜、酱、鱼、肉设于案桌,无不齐备,旁边可见香烧宝鼎,花插金瓶。
飞扬可是玄家家主,提出了最为系统最为正确的祭祀之法,现如今要祭司这样一位大神,唐皇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疏漏,吩咐钦天监的人一定要面面到位,而其实不用唐皇吩咐,众钦天监官员也会做到完美的,毕竟这要祭拜的可是他们的祖师,他们可不想落得个欺师灭祖的名声然后被赶出师门。
“恭请陛下上香”,一旁的太监,用尖锐的声音一声大喊,唐皇立马拈了三根香,拜了山拜,这才将香插在了香炉上。
“恭请文武百官上香”,又是一声喊声,中文武百官按照官职的大小,一个上前上香。
“拜”。
“再拜”。
“三拜”。
唐皇领着文武百官,又拜了三拜,而这时,唐皇手持祭文,高声念诵起来,“古有人族圣贤飞扬,保武王,为万民谋福祉,衍燧易,教化天下苍生,立玄家,功在人族千秋,受元始天尊符篆,受封混元无极太始高圣玉晨道一九天玄妙大帝,庇护涉及万民,功德无量,万民敬仰,今我唐皇李世民,携威武百官祭拜大帝,望大帝慈悲,庇护我大唐皇朝不朽基业,庇护天下苍生安康太平”。
等祷告完之后,唐太宗亲自将这祭文给烧了,没用让太监代劳,这是飞扬定下的规矩,太监乃是阴人,如何能够参与祭祀,触怒神灵,而这种举国大祭,除了阴人外,女子也是不能参加的,否则就是牡鸡司晨,必将引来国家动荡不安。
而就在这祭文被烧成灰烬,这些灰烬随着风四散开来时,飞扬立马感应到,一股强大的气运灌输在自己神道法身的身上,令其一瞬间实力又涨了几分,这举国大祭,可不是谁都能享受到的,而一旦有神灵获得了,必将能够受益无穷。
第390章延寿十载
而拿了好处,自然是需要显灵了,当即,飞扬那顶天立地的五行巨人,出现在了荒山上空,将日月都给遮掩了起来,宛若盘古重生,一股强大的气势喷发而出,使得唐皇以及文武大臣都不禁心生畏惧,一个个跪了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你年少从军,东征西讨,结束了数十年的战乱,功在百姓,自你继任之后,以文治国,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使得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令天下国泰民安,功德无量,我今赐你仙丹一粒,将其服下,可延寿十载,不受疾病所侵”。
说完,一粒仙丹,就缓缓从天空之中落下,悬浮在了李世民的面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时飞扬以造化之力凝聚出来的造化神丹,哪怕凡人吃了都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这人族的皇帝,乃是有着天道时刻关注,谁也不敢给这些皇帝延寿或者是减寿,这时要则损气运的,不过飞扬不在乎,这唐太宗已经给玄家贡献了不少的气运,还一部分给他又能如何。
对于这种皇帝来说,他们不缺金银珠宝,不缺美女佳人,最缺的就是寿命,像他们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又怎么甘愿死去,哪个皇帝不是想方设法,想要多活几年。
这唐太宗本来是能够活到五十几岁,飞扬给他增加了十年寿命,也就六十几岁的,也不会给历史造成多大的影响。
“咕噜”,此时场上的众人,都是咽了一口口水,这十年寿命在修士眼中可不算什么,但对于凡人来说,可是五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寿命。自然是令他们无比的垂涎,但是,没有人敢胆抢夺,跟皇帝抢东西,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多谢大帝赏赐”,唐太宗狂喜不已。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双手颤抖着,将这丹药给收下,他可不是那种没见识的人,他的朝廷当中,有着儒家法家乃至是玄家的弟子,甚至还养了一些道官和高僧,但是,这些人当中。没有任何人敢给其延寿,因为这是要折损大量气运的,飞扬肯损耗自己的气运给他延寿,自然是得到了这位唐皇的真心感激。
见到这一幕后,五行巨人微微点了点头,当即就消失无踪了,而唐皇则是迫不及待,就将这丹药给吞入了腹中。顿时就是感觉一阵神清气爽,身轻体健。原本身上的一些老毛病都一口气消失无踪了。
顿时,唐皇暗下决心,回去之后,要大力扶持玄家,在人间各处建立大量飞扬的神庙,连飞扬那些个弟子。也都要一个个供起来,不为别的,就为佛道儒法明明有那个本事,却没有人愿意给其延寿,而玄家却做到了。不支持玄家又能支持谁。
随后,师徒四人一路西行,春尽夏残,又是秋天,这天,天色晚了,仍不见人烟,四人只好再往前赶,又走一阵,来到一条大河旁,大水浩荡,一望无际,不知深浅,八戒拾块石子,扔进水里,只听咕嘟嘟一阵响,当即赶紧说道,“深,好深啊”。
唐僧见不远处好像有个人,悟空上前一看,发现是一通石碑,上刻三个篆文大字,“通天河”,下面还有两行正楷小字,“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
师徒正商议如何过河,忽听隐隐有鼓钹之声,八戒就说,“哪里有人家做斋,我们去化些斋吃了,问个渡口,明天再过河”。
当即,悟空引路,顺着声音找去,过了河滩,望见一座村庄,约有四五百户人口,四人当即进了庄,找到做斋的人家。
唐僧下了马,让徒弟等候,来到门口,见门半开半掩,不敢擅入,不多时,屋里出来一个老人,颈挂佛珠,口念阿弥陀佛,前来关门。
唐僧上前施礼,老人就说,“和尚来晚了,早来些,我家斋僧,饭管吃饱,再给白米三升,白布一段,铜钱十文”。
“老施主,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取经的,路过贵处,发现天色已晚,这才前来借宿,明早就走”。
“东土大唐到此五万四千里,你一个人怎么能来”。
“我有三个徒弟,保护我来到此地”。
“请把高徒叫来,屋里请”。
当即,悟空三人过来,把老人吓得跌倒在地,直叫“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