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2 / 2)

谋士望着一脸狰狞面孔的赵佶,深吸一口气道:“眼下还有一个办法,只是一旦做了,王爷便没后退之路。如果成功,京中再也无人敢反对王爷上位。如果失败。,”

后面的话没说,赵佶也明白是何意思。深吸一口气道:“你觉得,本王现在还有退路吗不管是谁上位,他们都绝对不会放过本王这个威胁,你不明白吗”

见到赵佶都这样说,谋士很快便贴着他耳朵,小声的说了几句。听完谋士的话,赵佶眼神有些纠结。可最终道:“行,本王现在便让人替你准备银两,速度办理此事”

谋士也明白,如果赵佶真的争权失利。做为赵佶的近臣,那怕赵佶能捡回一条命,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幸免。当然,他也可以现在便逃离京城,可又能逃到那里去呢

面对赵佶也下了狠心,谋士也明白眼下他们没的选择。有些事情已经箭在弦上,他们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不提前动手,那也只能坐以待毙。

伴随着谋士携带着大批银两离开端王府之后,等到晚间时分也一直未归。而伴随着宵禁开始,一批批蒙面的刀客,便出现在京城王公贵族居住的府弟之外。

做为老驸马爷,也是如今监理大臣的王师约府外,同样来了几十名蒙面的刀剑客。原本这条街上,有兵马司的士兵巡逻。可令人奇怪的是,有几家大臣府外却显得分外安静。

望着挂着气死风灯的大臣府邸,这些蒙面的不速之客,似乎也显得有些犹豫。可伴随领头的剑客挥手,这些人还是开始跃进这些大臣的府邸之中。

等到刀客杀死,在前院巡逻的护卫,正准备寻找今夜需清除的目标时。却发现,不知何时他们已然被一群人给包围。

看到这种情况,领头的剑客同样冷酷道:“杀”

就在他们准备动手之时,却看到这些从府邸中冲出的陌生护卫,突然扣动了一下手指。伴随着砰砰的声音响起,硝烟之下刀客跟剑客,全部愕然倒在出刀出剑之前。

望着这些看上去,都是江湖亡命之徒的歹徒,倾刻间全部倒地。被几个持刀护卫严密保护的王师约,也有些骇然的道:“此武器,竟然如此犀利”

身边一个带刀的护卫,冷笑道:“大人,王爷以前曾说过,只要这种武器出现。除非是绝顶的武林高手,不然在它的射击之下,任何人都无法抵挡。

他们运气不错,这支火枪队,装备的都是第二代的火枪。相比我们配备的第一代火枪,有了很大的进步。百步距离内,除非穿了铠甲,不然必死无疑。”

在王师约的府邸,传来这种砰砰之声的同时,其它几个尚书府邸之内。同样有这种声音的出现,甚至还有刀剑碰撞的喊杀之声。

听着这种声音,原本应该在此值勤的兵马司官兵,突然又很及时般出现。可面对这些兵马司,准备进府查看。遇袭的大臣之家,都严令他们的闯入。

看着院门外打着火把的兵马司官兵,王师约显得很冷静的道:“尔等要记住,你们现在在做什么。不要为了一时贪婪,犯下不可饶恕之罪。”

对于王师约的话,带兵而来的武官却拱手道:“大人此话,末将甚为不解。我等也是听到,大人府中似有刀兵之声,打算前来查看情况,这也是我等的职责所在。

现在大人不让我等进府查看,还做出阻拦之举。难不成,大人有什么事情,不想让我等看见吗对于大人刚才的话,恕末将听不懂是何意思。”

看着这位武官的回答,王师约也清楚。这支兵马司的官兵,是赵佶的铁杆亲信统领。对于这些兵马司的普通官兵而言,他们几乎没太多选择的权利。

明白这点的王师约,很平静的道:“有些事情,你知我知,这皇城之中不少人都知道。如果你们再敢妄动刀兵,那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对于王师约的话,武官犹豫片刻便道:“来人,冲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是何勾当”

就在这时,先前护卫王师约的火枪兵,立刻翻身上墙。第一轮攻击,便将这位骑在马上的武官给撂倒在地。一时间,那些群龙无首的兵马司官兵,也显得有些惊住了。

同样不想多做杀戮的王师约,立刻道:“现在尔等放下武器,或许本官能替你们求情。你们要知道,现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何等的大罪。那是要诛九族的,你们不怕吗”

听着王师约的话,看着领头的武官被打死。这些兵马司的官兵,看了看各自领头的队官。最终还是摄于王师约跟火枪兵的双重威胁,队长下达了放下武器的命令。

没多久,一直按兵不动的禁军,突然从驻地杀出。接管了兵马司防守的城墙,连这些王公贵族居住的府邸,也一并接管过来。连端王府,同样被重兵看守了起来。

望着这些突然出现的禁军,赵佶跟那位谋士,也清楚事情麻烦了。原本还想出门,却被负责警卫的禁军武官给阻拦,不允许他们进出府邸。

那怕赵佶搬出王爷的架子,这位禁军武官很客气的道:“王爷,请恕末将无礼。此命令乃监理大臣联命下达,为保证诸位王爷跟京中大臣安全,不得不做此决定。

先前长附马府,以及六部尚书府邸,都有不明身份的江湖杀手袭击。幸得各府护卫拼死抵抗,才让江湖杀手们全军覆没。眼下天黑,外面凶险异常,王爷还是安心待在府里便是。”

说完这句话,禁军武官直接转身离开。对于赵佶的怒火,似乎有些无视。这也说明,眼下端王府已然被接管起来。至于如何处置,一切等赵孝锡进城再定

第一百三十九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汴梁城中的百姓,一大早起来便觉得街道上面,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值守皇城的官兵,全部换成了更为精锐的禁军。街道上面,也有持刀持枪的禁军沿街巡逻。

就在城中的百姓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一批批的禁军,开始沿着皇城张贴告示。而这批禁军的服饰,令不少百姓也觉得出大事了。

连禁军都披麻带孝,那便意识着朝廷死了什么大人物。可值得禁军集体披上孝衣,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皇帝驾崩。除此外,大宋没第二个人,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有些被猜测吓倒的百姓,也顾不上忙乎一天的生计,围到张贴告示的禁军跟前。很快便从这些宣读告示的禁军口中得知,他们称赞的皇帝英年早逝了。

面对这种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不少百姓也忍不住道:“前两天朝廷不是有人报捷,说皇上领兵占领了辽狗的南京府吗怎么,这就英年早逝驾崩了呢”

不管他们相信或不相信,从告示上得到的消息。护送皇帝遗体的队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