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2 / 2)

其实在赵大看来。这些看似被包围的骑兵,只要他狠下心,没人能逃脱亲卫队的追杀。可赵大不想,再让亲卫队的骑兵倒在这里,放他们离开,比杀他们更有利。

做为亲卫队的将军,赵大也需要站在赵孝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此番释放拓跋玉,更多是不希望拓跋部落没落,失去一个对抗大辽的盟友。

放走这些剩下的千余骑兵。让他们回去告诉拓跋部落的骑兵。以前他们看不起的大宋骑兵,如今也能以一敌十,杀的他们溃不成军,让拓跋部落对大宋心存畏惧。

二来,无疑就是给拓跋玉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何况,赵大也清楚,这些幸存的骑兵,不管出于何意前来参加伏击。只怕不少人都是听命行事。

那些负隅顽抗的骑兵领队,在战斗中都被亲卫队的骑兵重点照顾。真正剩下来的千余骑兵。已经没多大的战意。逼急了,少不了会狗急跳墙,会结盟凭增变数。

现在即卖了拓跋玉一个面子,又能给这些幸存的骑兵,一个终生难忘的深刻教训。赵大觉得,不杀原比杀更有利。也就顺着拓跋玉的台阶下来。

打扫完战场,不适合继续跟队行进的受伤骑兵,赵大很快让人发出信号。让就近监视拓跋部落骑兵的秘营武卫,将这些伤员接回秘营进行治疗。

至于那些已然失去生命的亲卫骑兵,赵大亲自替他们收拾了仪容。将他们全部带到了皇城跟下。以至每个亲卫骑兵,此刻看上去充满了凶悍跟愤怒的杀气。

得知亲卫队抵达,赵孝锡亲自带着一队武卫骑兵,来到已然紧闭城门的皇城下。看着赫然连还有那些紧张的守城官兵,他很平静的道:“赫然将军,打开城门,本王要出城”

面对一脸平静的赵孝锡,身为守城将的赫然连,没来由感到一阵寒意。可最终还是下令道:“开城门,让巴蜀郡王出城”

尽管下令开城,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隐密的命令,守城的弓箭手们做好准备。如果这些大宋骑兵,真的做出危害皇城的举动,他也会下令捕杀。

只是赫然连清楚,仅凭这支血未干,不足千人的骑兵。想攻下这座重兵把守的皇城,几乎是没多大可能性。可引起一番混乱,想来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伴随着城门被几个略显紧张的守城兵给打开,赵孝锡朝赫然连点头致意,很快就骑马缓行了出去。血铠在身的赵大等人,看着赵孝锡从皇城里面出来。

很快一个翻身下马的动作,集体单膝的跪拜行礼道:“参见王爷”

那近千人整齐划一的动作,加上那震耳欲聋的吼声,看的皇城上的赫然连,还有那些守城官兵。也第一次明白,大宋原来也有如此精锐的骑兵。

唯独显得有些例外的,无疑就是呆呆站着,同样一身铠甲的拓跋玉。其它人都落马下跪,唯独只有拓跋玉,下马后站在那里,显得非常的刺眼。

望着这些远到而来的手下,赵孝锡坐在马上,享受着他们的尊敬。对于这些心腹死士般的手下,赵孝锡其实也很欣慰,能有这么多忠诚于他的战士。

就在所有皇城上的官兵觉得,赵孝锡会让他们起身时,翻身落马的赵孝锡。将战马交给身边的武卫,走到赵大的身前道:“兄弟们,一路幸苦了”

为王爷,万死不辞

又是一番震天的回答,看的赫然连这位守城将,也是羡慕嫉妒恨。如此年青的郡王爷,能得到这么多精锐手下的拥护。何尝不是,他们这些带兵将军期望的事情呢

将赵大扶起道:“起来吧”

伴随着赵大起身,显得有些情绪激动,其余亲卫队的骑兵,此刻也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甚至在这些骑兵眼神中,还能看出几份崇拜的气息。

面对这些手下的尊敬,赵孝锡却显得很平静。转而步行到,那些阵亡将士的马匹前。看着这些阵亡的将士,赵孝锡的心情无疑有些沉重。

能挑选到亲卫队的武卫跟骑兵,无一例外都是最忠诚于他的骑兵。可此番他们过来充当护卫,却在即将抵达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望着这些尸体都整理过的士兵遗体,赵孝锡略带沉重的语气道:“拓跋玉,看到本王这些阵亡的兄弟,你有何感想”

都快觉得自己被遗忘的拓跋玉,听到赵孝锡的声音。重新想起,当日被俘的时候,这位冷酷的大宋郡王,割掉他耳朵的惨痛经历。

如果这些亲卫队的骑兵,是勇猛果敢的铁血骑兵,那赵孝锡就是这支铁血骑兵的信仰跟图腾。再次见到赵孝锡,拓跋玉只剩下畏惧,仇恨似乎凭空消失不见。

不知如何回答的拓跋玉,最终只能苦笑道:“巴蜀郡王,你的这些士兵,都是真正的勇士。对于他们的阵亡,我同样感到万分的抱歉。”

对于拓跋玉的回答,赵孝锡无置可否的道:“此次本王看在国主跟公主的份上,还有你族叔代为求情的面子上,答应将你接来皇城,并有条件的放你离开。

可你们拓跋族的回报,就是让本王这些兄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王说,他们是因你而死,有没有冤枉你那你能替他们报仇吗或者说,让本王亲自出手”

看着赵孝锡不容质疑的口气,拓跋玉很明白。赵孝锡话中所说的报仇,只怕是让他将跟与其竞争的手足给杀了。至于那些放走的骑兵,没人会关心他们的生死。

尽管拓跋玉清楚,想当上部落的首领,他那些夺权的兄弟手足,就必须铲除。可拓跋玉有时也想,能否保留一下家族的血脉,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现在看到赵孝锡逼视的眼神,拓跋玉非常清楚,这是对方在让他表态。如果拓跋玉不答应,回归部落后铲除那些派兵伏击的兄弟,赵孝锡会亲自带兵讨伐拓跋部落。

鉴于这种情况,拓跋玉最终咬牙道:“请郡王殿下放下,玉会给他们一个交代的”

听到拓跋玉的这番回答,赵孝锡很快轻点头道:“好,本王看你表现。赵大,命令所有百骑长,随本王牵马带这些兄弟入城。晚上本王,亲自替他们送行”

又一次将拓跋玉放一边,赵孝锡很快牵着两匹驮着尸体的战马。表情严肃的,拉着驮尸的战马往城中走出。而赵大等军官,以相同的方式牵马携尸进城。

这种战死后的厚待,看的拓跋玉也是眼中惊叹不已。对于他们这些掌权者而言,就算再忙乎手下的士兵,也不会做出这种不符尊卑身份的事情来。

可在赵孝锡看来,这些阵亡的骑兵,是接受他的命令而来。如果没有他的命令,他们根本不会落到今日的下场。他有必要做点什么,弥补心中的愧欠

活着,他是这些阵亡骑兵的领袖兼兄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