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2 / 2)

望着包围马队的西夏守城官兵,赵孝锡将手中的国书举起道:“我等是受大理国主邀请,前来参加银川公主的征婚之事。尔等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在蔑视你们国主的威严吗”

同样不想把事情闹的太僵,赵孝锡很快就将国书拿了出来。伴随着赵孝锡说出的这番话,那些围观的西夏百姓,似乎也知道即将到来的公主征驸马之事。

得知这位守城将,故意以皇城人多为借口,让大理王世子一人入城。确实做的有些太过份,怎么说段誉是代表大理而来。这样做,无疑是在挑衅大理的国体尊严。

事关一国的荣誉,赵孝锡等人做出这番举动,也是可以理解的。连本国的百姓,都开始觉得守城官兵做错了。这些实施包围的守城官兵,又怎么轻举妄动呢

意识到事情越出控制,这位苏将军赶忙道:“赵将军,本将先前也是出于皇城安危的考虑,才做出阻拦之事。可你现在所作所为,是否太过无视本将军的威严了”

对于苏将军的狡辩,赵孝锡很平静的道:“不着急,想必这个时候,已经有人通知你们的国主陛下。如果他真觉得,可以出尔反尔,那我等立马就此离开。

从今往后,我大理与你西夏将不死不休。你区区一个守城将,官阶不过从六品。是谁给你这么大胆,敢做出这种影响两国友好的事情来我给过你机会,可你错过了”

如果这位苏将军胆子大一些,或许可直接下令格杀段誉等人。偏偏他明白,在皇城脚下动武,那怕能杀了段誉这些人,他最终也难逃一死,甚至还会连累家族。

眼下他所能期盼的,就是那位左相大人,能替他在国主面前美言几句。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遵照这位左相大人所传口信做出来的啊

想法虽然不错,可随着西夏的礼部尚书,匆匆的赶来。直接下令,解除苏将军的守城将一职,将其押入大牢等待审问,又亲自代表西夏欢迎段誉的到来。

从始至终,苏将军所期盼的左相大人,根本就没派任何人过来。苏将军立刻意识到,他看来真的被抛弃了。而等待他的命运,怕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讨回了面子的段誉,也清楚此事不宜闹的太大。很快朝这位一脸沮丧的守城将,不屑的哼了一声后,直接在这位礼部尚书的带领下,大摇大摆的入城

第三百零一章皇太后有请

本想找一下大理卫队的麻烦,却没成想让其得到更高礼仪的接待。相比其它王世子抵达,西夏只派出礼部的官员进行迎接,段誉却得到礼部尚书亲迎。

得知消息的左相,也感叹这个大理王世子,难道是自己的灾星不成。尽管目前皇室,还未处理守城将。可到时传出的风言风语,同样会对左相形象造成危害啊

跟左相同样生气的,还有刚刚花钱总算安抚住左相的宗赞。对于这位到来的大理王世子,宗赞无疑深感担心。原因很简单,段誉即有文采又有武功。

前来参与应征的王世子,都清楚迎合银川公主的爱好很重要。而银川公主喜欢文武双全的年青人,也是西夏王公贵族子弟共知的事情。

要说宗赞的武学,可能还拿的出手,跟鸠摩智也学过不少。但以鸠摩智对段誉武功的了解,除非是马战宗赞获胜机会大点,步战根本不是段誉的对手。

至于所谓的文采,银川公主自小跟西夏的博学大臣学文,深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宗赞对于这些中原所推崇的儒家文化,根本就很少涉及。

加上吐蕃与大理接壤,两国在边境也时有冲突。去年兰州大战之时,两国在边境也紧张了一段时间。若能在这里解决掉段誉,对吐蕃而言也是大功一件。

对于宗赞而言,段誉能死在吐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就算到时大理想提兵北上找西夏玩命,吐蕃也能坐山观虎斗,相机吞并大理或西夏,这买卖似乎怎么都不亏。

只是想法虽好,偏偏最终受伤的总是他。虽然这次的事情,并非他主动要求左相帮忙。可宗赞看到段誉的护卫队抵达迎宾驿站。还是显得愤愤不平。

那怕有西夏的礼部尚书在,那些吐蕃的侍卫,望着赵孝锡的眼神都冒着火光。对于这种仇恨的眼神,武卫们同样给予冷酷无情的眼神嘲讽。

待在一旁的礼部尚书,对国主将这些王世子,统一安排在这个迎宾驿站。也显得有些担心。可他同样深知,这些人不乱起来,西夏那有机会休生养息一下呢

带着谦和般的微笑道:“王子殿下,不知这座驿站你是否还满意”

段誉清楚这周边观望的,只怕都是其它几个国家的王世子侍从。对西夏这种安排,他确实挑不出理来。毕竟,别人都住这,他不住不就弱了大理的名头吗

很快笑道:“多谢尚书大人,此地很好。以后还请多照顾。”

礼部尚书笑道:“王子殿下亲置,我身为礼部大臣,自然应当给诸位远到而来的客人准备好一切。一路幸苦,本官就不多打扰,王子殿下还请先休息。

有什么需要,王子殿下可随时交待驿站的官员替你安排。具体何时开始参加应征,还需等国主的命令,还请王子殿下耐心等待。请恕下官告辞”

对这位带了路就直接闪路的礼部尚书。段誉也没多挽留,让巴天石代为送行后。带着赵孝锡一行人。就住进这幢特意收拾干净的驿站之内。

做为此次各国世子休息之所,西夏自然安排了官兵把守。只是这种把守,看上多更象是一种看守。只是这些官兵,都在门口站岗巡逻,驿站里面他们还是不进的。

除此之外,驿站里面也有礼部官员的存在。只是这些官员。大多都是一些品阶不高的官员,被安排到这里充当店小二一般的角色,传达一些各国王世子们的需要。

尽管这种驿站分配很讲究,大多都各占一角。可看到段誉一行人中,还有几个妙龄女子陪伴。不少王世子就会心一笑,想好如何泼脏水的主意。

既然是来应征西夏驸马,那就应该行为检点一些。虽然这些番邦王世子,不知道这些女人是何身份。却不影响他们造谣生事,坏了段誉在人品上的清誉。

很快随着这些王世子吩咐手下人,开始在大街上散播消息。大理王世子是位风流才子的美誉,很快传遍了西夏的大街小巷。甚至有些传言,还非常的不堪入目。

得知这个消息的段誉,也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勾心斗角的残酷。本想让人解释一下,却清楚木婉清她们的身份,还真不好对外公开。不然,他老子的清誉也将受损

老子犯的错,儿子承担后果。别人都坑爹,可段正淳这位老爹,却又坑了儿子一回。对于这种情况,木婉清等人也很后悔,为何要跟着段誉一起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