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0(2 / 2)

“首长,你这可是冤枉我了,我一直也没有当坏人呀。”冯思哲看着郑直的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而非是那种工作性质的微笑,他也就跟着笑了起来,连带在说话的时候称呼也改了。

。。。。。。。。。。。。

做为国务院副总理之一,有许多事情要亲自处理。郑直同志在汤车县也就是呆了那么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乘回到了哈尔省,在没有和田龙山等人打招呼的情况之下,他就直接乘机回了京都。

郑直同志真可为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着向同知道了消息向田龙上汇报的时候,人家己经回到京都了。面对着郑直这么快就离开了,且还是如此的迅速甚至连招呼都没有打,田龙山与向同都感觉到了事情的发展方向似乎于己不利了。

郑直回到京都之后就去见了秦向华总书记,汇报了他在汤车县了解到的第一情况。

“嗯,郑直同志的工作效率很快嘛。”看着眼前的这些资料,秦向华点了点头。

“秦书记,这不是我快,而是那边什么都准备好了,我就是走一个过程罢了。”郑直笑着解释着,这一趟差他原来以来很复杂呢,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难解决,在这件事情上谁有理谁无理显而易见了。

“哦,走过程,呵呵,我看不能这样讲,这件事情就是真的走过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我让其它的同志去,那就未毕会有这样的效果了。”秦向华可不认可郑直的话,如果这一次不是他去,而是换成普通的中央干部,那向同与冯思哲是不是真的会买帐,是不是可以这么快就把事情了解清楚,怕就真不一定了。

郑直清楚秦向华同志的意思,为此他是笑了笑。没办法,很多同志都是这样,看人下菜碟,就因为他是副总理,还是中央zz局委员,国务委员,所以他去大家都会给面子的。这也可以讲成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功劳上,不是他郑直出了多大的力,而是他的身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那好吧,即然你己经具体的了解这其中的问题,那你现在应该可以说一说,你的态度了吧。”秦向华大概的看了一下这些文件,然后就把目光定格在了郑直的身上,这也是他一直等待着的机会,那就是郑直的态度,或也可以说他身后那些人的态度问题。

就冯思哲在汤车县的一举一动,看起来都是小问题,事情的起因不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副科级干部身上,而事情牵连到最高层次也就仅仅是一市的市委书记,正厅级干部罢了。当然,这样的干部放在一市自然是了不起的,可是在中央这些大员看来,就变的很普通了,甚至普通到他们丝毫的不放在心上。

要说这样的一件事情,应该是不会起什么波澜的,可偏偏事情是冯思哲查出来的,而且他还要以一人之力最多说也就是以督察室之力去翻整个一级党委的案,这样一来,事情虽小,可影响力就大了,这可是关系到组织是不是会做错事的重大原则上来,如此一来,关注的人自然就多。

而在事情发生到现在,己经有很多人对这件事情通过不同的方式表了态,比如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态度就己经很明朗了。

保守派当然是不支持冯思哲现在的所做所为了,在他们看来,谁错组织不会错,要么就是你领会错了组织的意思,要么就是你根本不了解组织的意思,反正组织是最正确的,不管何时都不会错。

凭着这份支持,冯思哲想找组织上的麻烦,那自然就不会得到保守派的支持了。怎么说汤车县党委也算是一级党组织了吧,即然是常委会上做出的决定,那就应该不会有错了,错的只能是不理解这个会议决定的某些个个人,比如说是冯思哲同志。

以上就是保守派的意见,相反的改革派确是给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意见,那就是他们支持冯思哲的所做所为。

这件事情本身谁有问题谁有错误其实是一目了解的,唯一让大家忌惮的无非就是组织是不是真的会做错事罢了。而在改革派看来,组织说到底也是由人组成的,甚至最后可以直接的归结为某一个人就可以代表组织了,那即然是人做的事情,就不可能说一点错误也没有。尤其是在汤车县的事情上,明显的县委书记李品行代表的就是县组织了,即如此,李品行错误了,那岂不就等同于说是汤车县党组织错了嘛。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包老的支持求月票

即然错了,就要改,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嘛,这可是党内常说的一句话呀。79阅

这样一来,改革派还是支持冯思哲的。实际上这些年来,因为某个人的错误而最终归结为组织的错误,这己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所谓的是组织的决定,才会一错再错,大错而特错,甚至很多错误造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对于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增长都起到了很不好的反作用。为此改革派一些人士早就想过要解决这个问题了,如今正好的冯思哲办了一个这样的案子,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讨论组织是不是会错误的机会。所以他们是大力的支持冯思哲,为的就是希望可以让这件事情有一个定论。况且如果赢了,自然对国对民都是好事,就算是败了,那也就是冯思哲一个人败了,而和改革派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面对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秦向华同志当然就有些郁闷了。做为总书记,一把手,他除了要想办法发展国家之外,还要做的就是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工作要负总责任。可是冯思哲捅出来的事情竟然让党内两大派有了相左的意见,甚至他都可以闻到战争来临前的硝烟气味了。而为了稳定,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样以两全之美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让各方都满意,让大局重新的稳定下来。

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除非是一公和一母。当然了,看现在中央的形势,一公一母是不可能了,而如果想让两方不发生什么影响团结的大事情,那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其中的一方强大起来,强大到另一方并不敢与之争峰,也许只有这样,胜负立见,才能避免一些不团结的事情发生了。

这样一来,想增加一方的实力,那就需要更多人参与起来,表明态度,如此秦向华才找了郑直,希望他可以代表他身后的派系做出决定,只要他肯于支持其中的一方,让这一方迅速的强大起来,让另一方畏手畏脚,那这件事情也就有了解决的可能性了。

郑直当然也清楚,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很重要的。当然了,在来之前他就想过了这件事情,为此还特意的向一些老着长们汇报了这件事情,可让他烦闷的就是老首长们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支持哪一方的都有,也不能有一个完整的态度,如此一来,他就不得不为难了。

如果硬是要表态,那郑直不管是支持哪一方,势必的都会得罪到另一方,这个结果可不是他想要的。为此在面对着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不得不一犹豫而再犹豫了。

看着郑直并没有马上回答,秦向华就猜到了在这件事情上来说,老革命派,也就是老干部派的意见并不是统一的。这样一来的话,也就是说他不能马上的得到答案了,“唉,好吧,我看郑直同志在回去好好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