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渡厄一句话搪塞过去,聂秋便突然觉得屁股一沉,那巨鹰突然急速下落。落入了那二十七星峰中央一座最高峰之上
“这里边是我泥犁宗的光明顶了”
巨鹰落下,唐渡厄提这黄竹手杖便从鹰背上走了下来。聂秋则只顾着看着那光明顶的周围,难以掩饰心中的惊骇
漫天仙雾萦绕之中,光明顶之上果真是光芒万丈,流光溢彩之中。便看到了那光明顶之上,有金楼仙鼎,云雾之中朱红的楼阁好似繁星一般点缀山峰。
流光溢彩之中,却能看到不少白鹤掠过长空,留下一串影子,却并未落在那光明顶上,而是绕飞了一圈之后,便朝着另外西南的一座山峰掠去。
那里青松中央,红墙碧瓦,阁楼映影。远处看气势恢宏,阁楼红墙,曲径通幽,仙气飘渺,铺成万里云海,只留下几座山尖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露出了偷来,却是让人望眼欲穿,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感来。
当
当
巨鹰载着聂秋和唐渡厄一起,朝着云雾中飞去。
而聂秋却依依不舍的回过头来,又看了一眼那光明顶,却突然有一种恍惚感涌上心头。
放在一年之前,他怎敢想象自己能够站在天下最强的七个宗门之一的泥犁宗门下能够站在这十方山的光明顶上,将那一万年前辉煌的万妖之城踩在脚下
第一百零九章长安的蜘蛛
巨鹰在光明顶上来回饶了一圈,聂秋依依不舍的回过头看着那身后那躲藏在云雾之后,渐渐模糊,最终消失不见的光明顶。
“别看了,看不见了。”一旁差传来唐渡厄的声音,这老头平日里的声音听上去倒是中气十足,绕是在天上,那唐渡厄的声音也并未被这周围的风吹散。
“光明顶是老祖的法坛,十方山一共二十七星峰,共有七大长老,每个长老各司掌管一座星峰。往日没有什么要事,一般不会有人登上那光明顶。”唐渡厄说着,好似在和聂秋解释,为何巨鹰不落在那光明顶,而是直飞到了千岁寒峰上面。
不过多时,他便操控着巨鹰落在了那光明顶西南的一座山峰上面。
“这便是千岁寒峰顶了。”唐渡厄的话音落地,那巨鹰已经眨了一下眼睛,待聂秋他们从鹰背上跳下来之后,这巨鹰便低了低头,好似在想唐渡厄行礼一般,随后再次腾空而起。
“恭迎师尊法驾”
刚落地,便听到周围有人上前。聂秋一看,却是一个少年郎,和聂秋年岁差不多一般大小,十七八岁,皮肤白皙,头顶白色纶巾,但那张脸却生的棱角分明,一双剑眉之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唐渡厄轻轻的点了点头,勉强回应了一句。
当唐渡厄和这年轻人站在一起的时候,聂秋这才看到,眼前的这个少年身上,隐隐的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威严气势。尤其是和那唐渡厄站在一起的时候,这一股气势更为浓烈。给旁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千秋,这是你们的小师弟聂秋。你带他熟悉一下我千岁寒峰的规矩。这些日子你多加照顾一些。”
这应该就是师兄了吧聂秋心想着,却也感叹,自己这师傅唐渡厄,不愧是泥犁宗的刑堂长老,三句话两句离不开规矩
这十方山,泥犁宗,本就是天下七大仙宗。若是没有了规矩,也成不了如今的气候。而这千岁寒峰本就是泥犁宗的刑堂所在,唐渡厄掌管一峰,贵为刑堂长老,这规矩自然要从自家弟子当中做起。
可想而知,唐渡厄的弟子必然会想着唐渡厄一般,将那泥犁宗的戒律视作天条一般
这也难怪,这个叫千秋的师兄,为何眉宇间散发着一股逼人的气势。感情是和自己师父唐渡厄呆的久了,也被感染了。
聂秋一边想着,却也不仅多加猜想,这师傅回山,其他弟子不见踪影,偏偏见到这么一个弟子,难不成这个千秋师兄就是这唐渡厄的大弟子,自己的大师兄
“是,师傅。”这个被唐渡厄叫做千秋的少年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聂秋。
聂秋略显局促,却也最终抬起头来,腰杆绷直的冲着那少年道:“请多关照,师兄”
那名叫千秋的少年,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便对聂秋说道:“小师弟无需拘泥,我是齐国人士,姓苗,叫我苗师兄便好。”
“是,苗师兄。”聂秋点了点头,表现的倒是不卑不亢,但却尊敬有加。不免的让那苗千秋多看了聂秋几眼,二人年纪相仿,只是这苗师兄,隐隐的便比自己更有一股气势
聂秋距离他很近,但却和师傅唐渡厄一样,觉察不到这苗千秋身上有任何修为造诣。只是能够隐隐的感觉到自己的丹田识海之中,那金色的舍利子微微颤动。觉察的道这苗千秋身上一股隐隐冷若冰霜一般的气息在流转。
真气。
聂秋眯着眼睛,心中感叹,这等真气没有刻意的去隐藏,但是却隐隐的浮在苗千秋的身体周围,虽然不及自己师父唐渡厄那般雄浑,但隐隐的却冷若冰刀,没有两三年的苦修,绝修不出这等真气。
看着苗千秋,聂秋站在一旁,这才知道,这泥犁宗,这十方山,这千岁寒峰,比起朔州城俨然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自己真是当了十七年的枯井青蛙,不知道这天下竟然如此之大,自己这师兄只不过比自己大个半岁,竟然有如此精纯的真气,而自己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淬体境,聂秋不免的心里一阵羡慕嫉妒恨。
正当聂秋神游的时候,一旁的唐渡厄缓步的朝着那千岁寒峰顶的内堂走去。
要说这千岁寒峰顶,虽然没有修在那雪线之上,但却气候寒冷,堪称滴水成冰。很难想象得到,这等苦寒之地是怎么住人的。
但虽说如此,但千岁寒峰顶之上,却是花朵盛开。
跟着唐渡厄和那苗千秋一路前行,走向这峰顶的深处。亭台楼阁,碧瓦清水,却是好似皇家园林一般气派精致。
旁的有那火红色的红叶树,根部盘根错节,扎根在那泥土之中,将整个千岁寒峰顶点缀的姹紫嫣红,分外惹眼。
峰顶南北两旁是二十间厢房,均是冲着南方,一整排阳光肆无忌惮的投射进了那厢房之中,看的让人心暖。而那厢房的中央是那刑堂法坛的所在。
大堂之内,六根圆柱环立,供奉泥犁宗七位祖师角落燃着沉香木,聂秋仔细去闻,却是闻到了一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