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623

分节阅读 623(2 / 2)

“这”

万历不防听见这话,一时竟是征住了。

良久之后,他才看着郑氏,沉声道:“你这话,是谁教你说的”

“臣妾从不见外臣,司礼的诸老公也不在我这里,这般事岂能听谁说只是皇上最近在臣妾这里见人,说事,臣妾听了不少,自己琢磨出来的。”

郑氏向来聪明,也有几分鬼灵精怪,如果说是听多了自己想,倒也确有可能。

万历疑心稍去,不过郑氏的话他还要消化一会儿,当下便站起身来,在殿中徘徊起来。

确实,在辽阳兴起之前,朝廷防的最厉害的还是李家和李成梁。李成梁和其部下多有不法之事,和蒙古的贸易,杀良冒功,谎报战功等事,朝中都知道的很清楚,不过连同张居正在内,不管是谁也没有奈何得了李成梁,最关键的就是辽阳其实是将领私兵,兵将都在将领自己掌握之中,招募家丁,朝廷居然要替他们出银子,这也是没奈何的事,北虏在达延汗后的六万户部,察哈尔部也就是插汉部移居蓟、辽之间放牧,实力渐强,土默特万户也就是俺答汗在嘉靖年间受抚,自此与明相安,虽有俺答之子都昆,黄台吉为祸,但并不强烈,朵颜更是渐渐渐成为大明藩篱,为蓟镇屏镇北方。但插汉部和泰宁各部,年年进袭,非得有辽镇这般强藩镇守不可,朝廷也是只能隐忍,甚至万历成年之后,对李家的事处置的也是十分谨慎,小心,唯恐逼反了李家。李成梁以八十高龄再任总兵,原因也就在于此。

现在万历已经十分忌惮辽阳,若是再扶植出一个辽阳,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一念及此,不管郑氏的话是谁教的,那都不要紧了。

“那你心中可有什么替代的人选”

万历一副正经发问的口吻,郑氏反而露出不敢答的神色,吐了吐舌头,笑道:“臣妾瞎琢磨还行,朝中用人的大政,事关军国要事,哪敢胡说呀。”

“说说也不妨的。”

“臣妾真的所知不多,边将之中,臣妾就知道当年有戚继光,马芳,李成梁三人,听说还有一个俞大猷,别的就真不知道了。”

这倒也是当时常人的见闻常态,俞、戚、李三人最著名,马芳亦是出了名的老将,除此四人外,国朝大将,闻名者少。

当然,后来者居上,现在张惟功的名声,已经完全盖过上述的嘉靖朝的名将了。

在惟功的辉煌之下,李如松都名声不显,更不必提那些普通的边将,郑氏不知,亦不足奇。

万历轻轻点头,不再说话,自下一切如常。

但半夜之时,皇帝却是睡不着了。

宁夏之事,实在要紧,弄不到可能大明西北都摇摇欲坠,辽阳的威胁还在以后,宁夏之事却近在眼前。

凌晨之时,万历终下决心,亲书手诏,着人送往内阁。

“张惟贤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首辅赵志皋面色凝重,看向阁中其余诸人。

沈一贯皱眉:“这可真是意外之至。”

许国苦笑:“然则,当如何”

内阁诸人,随着清算张居正,张四维死,申时行和王家屏,王锡爵先后去职,实权犹在,风骨却已经是大不如前。

这道手诏,匆匆写就,但在第一时间送至阁中,显见皇帝决心已经下定了。

自宁夏役起,内阁,兵部,户部,各衙门承旨而行,万历将战事总揽在自己手中,权力无丝毫下移,内阁真的成了一个秘书班子,这当口,明知张惟贤这个任命不宜,但不论是赵志皋或是许国,心中都已经没有反对的念头和信心了。

“拟旨明发吧。”

赵志皋叹道:“盼此人能真格平了乱,不要以为打仗是在京师中擅作威福那般容易就是了。”

“末将等恭喜提督总兵官”

一听说选定张惟贤为提督后,京营不少勋贵将领突然而至,上到副将下到把总,出身根脚过的去的,自忖能分一杯羹的,均是三五人约齐了来锦衣卫这边拜会,这日傍晚之前,总有百来将领,出出进进,脸上均是喜气洋洋。

张惟贤在午正时接到内阁明发的诏旨,按规矩,他将到宫门谢恩,并且开始预备营兵,点将出征。

国朝在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