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577

分节阅读 577(2 / 2)

“太后为什么潜心向佛还不是想潞王想的”郑氏盯着万历,恨声道:“皇儿一旦之国,自此天人两隔,不论是我过寿还是得病离世,这儿子均不得在身边左右,给他一座金山又如何,他能在我和你身前尽孝么这一层来说,还真不如生在读书人家里,富贵荣华也有,也不必受这么多的拘束”

这一层来说,宋明两朝的君王都有羡慕读书世家的说法,确实也有其道理在。朱常洵长大之国以后,不仅不能回京,父母生老病死也与他无关,而且也不能出城,封国在哪个城池,自他入城那日之后就是死后被送到城外安葬,不仅不能出城,同城的亲郡王也不得随意见面,其实是连王府亦不大能出,实质上就是一个高等囚徒。

地方政务,亲王照例不能过问,只有朔、望和冬至,春节等固定的日子和大节庆时,地方官员会朝见亲王,在亲王带领下朝拜京师天子,算是地方亲王的一种政治责任。

除此之外,地方官员还可以约束亲郡王,出现不法之事,一个巡抚就能封闭王府,一个知府就能进府查抄了。

郑氏对这些都知之甚详,一想到乖巧伶俐的儿子成年后要遭遇这些,便是心如刀绞。其实李太后当日也是这般心思,当母亲的想到儿子之国以后的遭遇,恐怕没有不动容的。

亲王说是皇帝之下最尊贵的显爵,不过困于王府,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不象普通人家,好歹能走动个亲戚,读书人更是能游山玩水,乐在其中,王府的亲王,说难听点,也就是养了头肥猪在里头。

明朝的宗室制度,实在是中国有封建以来最差的一个,没有更差了。

万历当年赶走自己弟弟,潞王之国出京时李太后和潞王都哭的不成体统,但万历却是高兴的差点叫宫人放烟花焰火来看他实在是太高兴,但现在想到自己儿子也要之国,万历却也是忍不住于心不忍,甚至忧愁起来。

其实人君也有父子之情,因为和郑氏的关系一直是伉俪情深,历史上的万历对着实疼爱福王,一直拖到这儿子成年很久,父子仍然是一天两见面,天家再无情,父子至亲朝夕相处也有情了,倒是他对长子朱常洛一直不甚欢喜,太子不仅拖了多年才讲学,讲了几天就停课,然后一直没有人管,太子在东宫也过的十分艰难,这会子他倒是完全没有父子之情了。

“唉,祖制难违啊。”

“什么祖制,不是有个祖宗还废了皇后也没见大臣闹个不休,废了皇后立了我,皇儿不就是嫡长子了”

“这事情可一不可再”

“那皇上的意思就是看着吾儿流放于外不管了”

郑氏张牙舞爪,差点就要扑上来抓万历个满脸花。

她说的还是成化年间的事,当时的皇后姓吴,年轻气盛,万贵妃不尊敬皇后,皇后居然教训了她,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万氏一哭诉,宪宗皇帝便下了决心废后这事情在明朝历史上也是很逆天的,万贵妃可谓后世大明宫中嫔妃的楷模人物,可惜万历没有自己老祖宗的那种决心,这事情想也不敢想。

看着状若疯魔的郑氏,万历鬼迷心窍的道:“你也不要急,吾看常洵白白壮壮,常洛面黄肌瘦,未必就是永年之像,这个常洛要是有什么,常洵不就是长子了么”

这话说出来,万历也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脆的。

哪有当爹的这么说亲儿子的常洛再不好,生下来时自己也是欢喜的要命,诏告天下嫡皇长子降生,以当时的心情恨不得立刻就立常洛为皇太子,只是当时自己年轻,而且襁褓中封太子对小孩子也不好,当时的医疗情况就算是天家有太医院伺候着,皇子公子的夭折率也是十分之高,小孩子福禄太过也不好,这样才拖了下来。

不曾想过几年之后,倒是巴不得这儿子早点死了。

万历心里有些后悔,郑氏却并不以这话为满足,她今日撕破脸皮大闹就是要万历一句话,绝不准他册立皇太子。

若是现在册立了,以大明从未有过废立之事的传统,再想翻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

“皇上,臣妾今日只要你说一句话,长哥儿出阁讲书可以,册立一事,绝不允行。”

“不可。”万历很无奈的道:“皇后已经得了承诺,并且可以向外朝透露,这话叫吾如何收回来”

“就说长哥儿还年幼,太早册立不好。”

“可你不想想吾是什么年纪册立的”

朱常洛已经快十岁了,这个年纪册立皇太子的大明君皇已经有好几个,万历干脆是这个年纪当了皇帝,说是太子太小,说服得了谁

这当口万历看见一个御前牌子走上前来,因呆着脸道:“不见朕在和贵妃说话,鬼鬼祟祟上来做什么”

也亏是御前牌子都是受宠信的,若是一般小太监以万历现在的心情,怕是直接叫拖下去打死也未可知。

“奴婢当真该死,惊扰了皇爷。”御前牌子赶紧答道:“是锦衣卫都督张惟贤在外求见,说是皇上早前说了,叫他午后过来请见。”

“哦,”万历果然想起有这么一回事,而且还能借机摆脱郑氏,当下便应道:“叫他在外殿等着,朕这便过去。”

第八百四十一章记帐

郑氏虽然受宠,不过只限于宫中内廷,对外朝的事还摸不着门道,也不敢对外朝之事指手划脚,更不敢耽搁皇帝见大臣。

只是张惟贤她却远远见过好多次,知道是皇帝的心腹,当今锦衣卫的掌印,另外张惟贤的夫人经常入宫,以命妇的身份参拜皇后和郑贵妃等妃嫔,礼数很周到,送的礼也很丰厚,这使郑氏感觉张惟贤是一个懂事的人。

若是平常时候,听说外臣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