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极欣慰地,又好生勉励了顾宪成几句,将他一路送出书房,这才回转了去。
顾宪成一路向外,连官袍也不换了,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一时都不知道自己脑海里在想些什么,他一路为官很顺,只有张居正秉国的后期受到了一些打压,但那也是小小挫折,根本还没有到被逼辞官的地步,这一次,算是一跤跌到底,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再爬起来
在大明为官,辞职并不是大事,很可能起复,但这种事没有发生之前,谁知道落在自己头上的是什么以高拱首辅帝师的身份,一跌下去,终生未能等到起复,最终虽然熬到张居正死,但自己也是没隔多久就离世了,顾宪成也想早日起复,但究竟是什么时候能够起复,那就是难说的很了。
在他出门的时候,王家的人将李甲也请了出来,此时顾宪成已经知道王锡爵专门把李甲请来是做什么的,一种难言的羞愧和恼怒情绪立刻涌上他的心头,令得他恨不得挥拳上去,把这李甲痛殴一顿才好。
可是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他只是冷冷看了李甲一眼,眼神中的阴冷之色令李甲也感觉十分不舒服,但李甲并没有退缩的意思,只是耸了耸肩,便是继续向前,将顾宪成抛在了身后。
“今日之事,来日,必将十倍还报”
阴影之中,顾宪成咬牙切齿,发出这般誓言。
数日之后。
“用诚,通知江南那边,动作可以放缓了。”
惟功看看手中的公文,看看侍立在一旁的张用诚,微笑着道:“福星号已经起作用,江南那边慌了,顾宪成已经提出辞官,王锡爵这个阁老亲自出面说和,我们也不好做的太过份,吩咐下去,除了顾家的货仍然不收之外,其余一切如常好了。”
这样的结局当然是在预料之内,张用诚等人闻言也并不意外,当下唐瑞年抢先一步答道:“这事情是我的首尾,由我去办就好了。”
“嗯,也可以。”
孙承宗在一边道:“顾宪成如果辞官的话,似乎也不必对他家太赶尽杀绝,舆论要紧”
“君子可欺之以方啊。”惟功感慨道:“恺阳你上一次的事之后,我还以为你性子变了,不过看来,你还是这样的至诚君子呢。”
孙承宗面色不变,坦然自若的道:“还是要请大人开释。”
“顾宪成辞官,其实只是小小挫跌,算不得什么。王锡爵等人故意摆足姿态,就是叫我们立刻收手,如果如他所愿,不多要一点利息,多求一些让步,将来我们再打经济战,他们便是不那么害怕了。既然打,就要把顾家给打残,顾宪成向来针对我,不把他家彻底打服了,以后谁还怕我们”
惟功笑语吟吟,但说出来的话却是诛心之至,将王锡爵等老狐狸的打算,尽数道出。
孙承宗虽然方正,但亦不是蠢人,一听之下,就知道惟功说的有理。
他站起身来,感觉一阵不安,现在的惟功,已经与此前又有不同。
在京师时,是一个一心向上,想治理好京师治安和卫生环境,想清理好京营,报效大明的有为的勋贵少年。
虽然有势力,有手腕,但还能叫人看的清楚。
到辽阳后,一路扶摇而上,从少年而青年,再到娶妻生子,手握大权多年,叫人感觉锋芒毕露,不敢冒犯。
而此番大战过后,惟功看似随和,动作随意,却是将锋芒隐藏入圆融之中,但一旦出手,便是雷霆而击,不象以前做事,还有一点儿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的感觉。
怪不得自己现在与总兵官相对时,总有一点如临大宾的感觉,甚至有一点儿畏惧之感,想到此节,孙承宗不觉凛然。
他站起身来,躬身道:“大人这阵子繁忙,有一件事,在下官心中多日了。”
惟功笑道:“恺阳这么郑重,出什么大事了”
“上一次大人行文回来,提前结束辽阳乱局,下官为了使辽阳各界再受一些挤压,使全城各方齐心而动,故而将大人命令压了下来。虽然后来结果很好,但下官此举还是违制了。就算下官有大人命令,坐镇辽阳,协理诸司事务,但无视直接命令,抗命不遵,还是要请大人重重责罚。”
“原来是此事。”
孙承宗谢罪时,宋尧愈和张用诚等人都是用关切的目光看过来,孙承宗此事,已经悬在众人心头多日,上一次颁旨时,惟功亲令孙承宗为苑马少卿兼兵备道,管理四平一带马政军政,虽然只是虚职,孙承宗并不用上任,但一下子就是到四品高职,足见惟功对他的信任和倚重。只是有这么一件事,很可能成为上位与属下之间的心结,此时孙承宗主动提出来,认错的态牙十分恭敬,无形之中,众人都松了口气。
第七百六十五章饮酒
宋尧愈看向孙承宗的眼神中,也是多了几分赞赏之意。
这个孙大胡子,年纪不大,似乎还没有到三十岁,跟随惟功到辽阳时也就二十来岁年纪,但已经中了秀才,并且游历过大同山西,在京师任教,见闻和学识都是一等一的。
在辽阳多年,协理民政军务,现在已经是中军部的负责人之一,是惟功身边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了。
“呵呵,恺阳你主动提起此事,这样很好。权变是权变,规矩是规矩,你虽立了功,是权变的功劳,但如果我不加以处罚,人人都临机权变,那么未必次次都能成功,而上xiati例就先破坏无余了。”惟功听着孙承宗请罪的话语,面色不变,淡淡而语,但话语直指重心,简捷有力。
孙承宗闻言,面色一变,原本心中隐隐有一点自傲和委屈的感觉,立刻就是荡然无存。
他立刻又躬身道:“请大人重重责罚。”
“罚俸半年,铸级一年,年内我辽阳镇军有什么战功下来,别人可受封赏,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