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464

分节阅读 464(2 / 2)

等将他送到后方野战医院,自有一些提神培元的东西来帮助伤兵恢复,此时就只能靠精神力和意志了。

李从哲没有顾得上和众人一起陪山娃子说笑,他知道再过一小会儿就有担架送山娃子到后方,几天之后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小子的性命就算是他一手救了出来。但此时,仍然还有相当大的风险,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这种感觉对一个军医来说并不算好,所以李从哲闷头做事,将剩下的几个伤兵也一并处理了。

等他再直起腰来时早就已经过了午时,炮兵和护卫的战兵已经按小队围成一圈,后方的炊事兵送了蒸菜饼上来,各人拿着饼就着清水,大口大口的吃的十分香甜。

山娃子已经被抬下去了,只留下一摊显眼刺目的血迹,李从哲看着远方的战场,情形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满地的甲仗和尸体,只是收捡的辅兵人数增加了,看着象一群群的蚂蚁在奔忙,他突然瘫坐在地上,感觉全身一软,顿时泪流满面。

第六百七十四章休整

“好了,全队下马,先喂马水,料,解鞍,然后自己吃行粮,喝水”

经过大半天的苦战和追击,在黄昏之前,李达终于下令休整了。

他的腰背仍然十分挺直,嗓门也依然哄亮,追击了足有四十里地出来后,普通的龙骑兵们都疲惫的要死,恨不得立刻躺在地上不动,但李达还是精力充沛的样子,带着一群军情和参谋司的随军人员,跃马到了一个高丘,四处打量观察地形。

再往前三四百里就是翁牛特部传统的放牧地,也是泰宁部的核心所在,很多人看到李达的动作都是若有所思,不知道上头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李达的模样,估计是要继续打下去。

李达其实也是疲惫的欲仙欲死,但强烈的进取心和报效的愿望驱使他做了一个主官应尽的责任,观察地形,判断是否有威胁,确定宿营地,派出警戒轮值,派出哨骑往前方四周侦视一切做完之后,他才坐在护兵拿出来的小马扎上,脱下沉重的军靴,叫两脚和酸痛的双腿放松一下。

尽管他是副营官,吃的也是最普通的行粮,好在辽阳镇的行粮足够丰富了,李达吃的是鱼干配蒸透了的米饭,他吃饭十分快捷,几乎是不到半刻功夫就把一斤米饭和配菜的鱼干吃完,再解开水壶,咕噜咕噜几大口喝了半壶,这才长出口气,大声道:“痛快。”

接着便是检视营地,龙骑兵们虽然疲惫欲死,还是按军令先照顾好自己的战马,然后才开始吃饭,李达好歹是主官,战马自然有人帮他照顾,此时穿上军靴在四处巡视,视力以及之处,到处都可见几十匹一群的战马在低头吃草,马儿已经卸了鞍,饮了水,附近没有水源,涮洗只能免了,不过看马儿们的样子,倒也舒服。

对骑兵们来说,战马就是第二生命,甚至有时候比自己还要重要的多,照顾好战马,就等于多了一条性命,李达第一看的就是马,看到每一匹马都被妥善照顾之后,他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四周骑兵们以小队围成一圈吃饭,战场纪律没有平时在军营里严格,大家说笑的声响不免有些大,看到李达过来,就赶紧又小声下去。

“你们只管说笑,”李达见状一挥手道:“打了一天仗,也打了一天的胜仗,你们当然有这个资格。”

说笑声又大起来,一个胆大的调皮军官向李达道:“千总官,这一次打了这么大胜仗,你老怕是要扶正了。”

“是啊,我们要喝酒。”

“还要喝花酒才是。”

众人有人带头,都是哄笑起来。

李达呵呵一笑,背着手道:“老子刚刚算了算,我们破第一阵和卷了北虏中阵,破阵头功不在重甲骑兵营之下,就算按以前的规矩算斩首,我们龙骑兵最少得弄四五千级斩首,也是一场泼天大功了。扶正么,老子说了不算,总兵官大人自有考量,他就是叫老子当个马夫,老子也是心甘情愿的。”

佟士禄要官要钱的事引发了一场风波,此后辽阳镇在军法执行上向来十分严格,心怀怨望倒不一定有事,但肯定会被打入另册,口出怨言就是实打实的触犯军法了,而且李达确实身受重恩,恩情和法度这两点拿捏好了,底下自然效命,就是李达自己,身边得力的军官多少都受过他的恩惠,这一层倒是为上位者都应该有的觉悟和手腕。

辽阳现在计功已经不算斩首了,而是更复杂的迭进累加的体系,先锋,破阵,登城,包括后勤无碍,军情准确等等,要是光从斩首计功,难道参谋人员和后勤人员也去斩首没有斩首就得干一辈子低层所以计功早就有所变化,由中军部的军令司统一计算,时间久了,各营将领大约也明白是怎么计算的,李达自己一算,也知道升迁就在眼前了。

至于首级计功,实在是大明没有能力在战场和平时做精细化的管理,哪怕是军队也不成,对辽阳来说,倒是毫无问题。

“这一次斩首真多啊,估计得有过万。”

“不止呢,光是我们就有几千收获,还有第四营,中阵第一营第二营打的也不差,粘住了敌人,最后甲骑一突和我们一包,过万肯定是不止的。”

“我朝对北虏历次大战,肯定是我们斩首为最了。”

“我看当年中山王和太宗皇帝也不如我们了。”

“这等武勋,李成梁算什么”

“辽镇,哼,也就只能捣巢,趁敌空虚,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尾巴后头打虾兵蟹将的主意,哪象我们,以少击多,在北虏的地盘上有这么多斩获。”

“太宗皇帝一次领几十万兵,北虏早就跑了,是以斩首不及我们,永乐年间,我大明倒还算是强啊。”

“强什么,奴儿干都司就是在永乐年间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