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352

分节阅读 352(2 / 2)

“怎么样,元辅还不大好么”

惟功见张简修两眼通红,心也是猛然一沉。

“是不大好。”张简修道:“已经又数次便血,这倒不要紧,要紧的就是脾胃太弱,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都吐,现在看来,撑不了几天了。”

“已经交六月。”两人一边往里行,惟功一边道:“盛夏之时,阳气颇盛,可能对元辅这样的病情,有所帮助。”

“但愿如此,承你吉言。”

张居正现在的情形,哪怕是张简修也不能随随便便带人进来。惟功要来的消息,他也不能事前透露,以防走漏消息,对张居正和惟功都不大好。

现在惟功是从皇宫中出来,已经奏报了皇帝知道,这就不要紧了。

在张简修进去内室向张居正请示的时候,惟功坐在张家的小客厅中,默默等候着。

小客厅中除了几个长随仆役模样的人之外,就是他一个人了。

往常在这种时候,厅中坐满了人,从一品大吏到三四品的中层官员,要么绯袍玉带,要么大小科花的公服,展脚幞头在烛影之下晃动着。人们的脸部表情都是十分快活,说话的声音宏亮有力,叫人感觉特别舒服,甚至有一些七梁梁冠的大人物,也是毕恭毕敬的坐在这里,以侯伯之尊,等着元辅的召见。

客人在一个小客厅是坐不下的,张府这样的花厅,就有五六个之多。

公侯伯分成一堆,武臣大将分成一堆,文官中也分为京官和外官,六部官和科道清流,也是要区别开来。

平均每一天,在相府等着接见的,多则近百人,少也有数十人之多。

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京官员就有一万多人,在外的官员有四五万人,这还只是文官,武职官员,估计在十万人左右。

够资格来张居府的相府等候召见的当然不是全部,不过有的外省州县官员,在引见皇帝之后,到相府请元辅面授机宜的,也是大有人在。

而有一些冲要府道,还有一些在开展条鞭法或是清丈度田的地方有需要提点的州县,张居正也确实是要予以接见,当面叮嘱一些重要的事宜。

所以相府之中,熙熙攘攘,几成闹市。

有一些龌龊官儿,明明没有事情要请示,亦不够资格与张居正往来,但就是每日来相府报道,若是有一天和张居正打个照面,得到一言半语,第二日便是逢人就吹嘘,今日元辅对本官青眼相加,特别揽入小书房,谈了很久,留饭之后又再送出云云。

这般的官儿,每日在厅中也能见着好多,总之不论是不是见着,刮风下雨亦来报道,趋炎附势之态,令人不耻,但官场俗态,在所难免。

仅从此点来看,惟功当初每次过来拜见,几乎一来就见,很少等候,面见叮嘱,循循善诱,张居正虽不是他的老师,却仍然能叫惟功在内心以师而视之,原因就在于此。

“请吧。”

这一次的等候,算是惟功在张府等待时间最久的一回了。

足足两刻功夫过后,张简修才折返回来,做了一个延请的手式。在两人行走的时候,他苦笑着道:“家父刚刚又便血一次,所以耽搁了。”

“是,我明白。”

惟功只有付诸沉默,一代政治大家,被梁启超称为有明一代,政治家惟有张居正一人的绝顶人物,在接见自己这个小辈之前,突然便血,自然要清洗洁净,再来接见,只是这种狼狈和绝望,设身替张居正想想,也是足够绝望。

而他,也是有足够的伤感。

张居正这一次也没有在往常办事的书房中接见他,那个在书案后俯案疾书,面色严峻,只有微笑时眼神中才有一点暖意的强势人物,此时已经坐不得了,在一间密不通风的静室之中,张居正斜躺在一张檀木制制的拔步床上,额上搭着一块毛巾,正静静的看向大步行来的张惟功。

在这一刻,曾经事实上统治这个帝国的绝顶人物,眼神之中,竟只有深深的嫉妒神采了。

第512章遗折

“拜见元辅。”

惟功抢前一步,跪下向张居正请安。

看到张居正的神情和相貌,还有被褥底下的身形,惟功心里明白,这位元辅大人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虽不能说是弥留,但亦命不久矣。

他的眼窝底下,有一道深深的印痕,眉宇之中,是徘徊着不祥的死气惟功已经久历战场,见多生死,在张居正的脸上,他看出来不祥之兆是十分明显,这位元辅大人,命在顷刻,最多不过十日八日。

“起来,惟功起来。”

张居正看了惟功半日,最终眼中的嫉妒之色,转为不甘。

他苦笑道:“从你身上,看到的蓬勃活力,真是令人嫉妒,不过,老夫想想也曾经有过你这样的年纪,倒也就释然了。”

惟功答道:“小辈也有如元辅这般的一天,天地大道就是如此,凡人终究无法超脱,不外如是。”

在场的张简修等人,闻言脸上都是变色,张居正脸上神色也是数次变幻,不过终于还是长叹一声,呵呵一笑,对惟功说道:“你还是不改少年积习”

“晚辈做人,最要紧的还是一个诚字。”

“这也很难得了。”

张居正兴致被挑动似的,兴致勃勃的道:“也不止诚,还有仁,当然,也有武,智。”

“您对晚辈太过奖了。”

“不,这不算过奖”张居正看着惟功,惟功也坦然看着他,良久之后,张居正方又道:“我倒是认为,大明未来几十年的气运,最要紧的是在皇上身上,然后就是在你身上。”

“元辅”

“大明的财赋,我好歹梳理出一些成就来”张居正的脸上,露出十足的骄傲色彩。这是他为首辅这十年来最大的成就,从一穷二白,库中如洗,连百官俸禄都发不出来的尴尬境地,到现在库藏充盈,如果按目前的消耗来看,三十年都用不远他现在聚集在太常库和太仓之中的财富,连内库也是十分充足,按现在的每年的开支,可能数十年内,不必担忧再回到那种财政濒临破产的窘迫境地了。

“数十年内,可无饥馑矣”

张居正的话,惟功一点也不赞同,身为后来者,他可是知道万历三大征的消耗有多大。光是一个壬辰倭乱,消耗的白银就有八百万两,其余的军需物资应该倍之,光是这一次战事,就将辽东地方的财力人力消耗一空,将大明中枢最后的一点财力消耗一空。

如果不是日本人将大明拖到如此疲弊的地步,当老奴兴起时,以万历在这等事的天资,也不会在萨尔浒一役之后,完全没有大举兴师的打算没钱,没力气,明军只能添油,从来没有真正聚集过九边大军,行雷霆一击,看似一个庞大的拥有百万以上常备兵力的大帝国,但每次与后金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