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255

分节阅读 255(2 / 2)

“大人这话,属下不大明白。”

刚刚惟功对张用诚的态度就有些问题,现在又突兀问话,众人之中,与张用诚关系很好的陶希忠和钱文海等人,都是紧张起来。

“我没有别的意思。”惟功微笑道:“顺字行是我一手创立,以前没舍人营前,我就是顺字行,顺字行就是我。现在,一步步从舍人营走到辽阳镇,顺字行是我的,财物都是畅足供应,现在么,得做一个切割你们明白了没有”

“是,我们明白。”

顺字行给辽阳镇的帮助当然是隐性的,只有上次废立风波时,顺字行紧急用马车将舍人营从散居全城的状态集结在了一起,不过这些没有多少人说什么,毕竟在那种状态下,事急从权,惟功用自己商行的车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最要紧的,还是舍人营主力移镇,否则的话,惟功又是勋贵,又有利润惊人的商行,加上舍人营的一群虎狼,不要说申时行了,就是皇帝,张居正等一干大佬,怕是没有人能放心。

到得辽镇,顺字行的情报支持和钱财上的支持当然也是一直没有停止过,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往后的发展,最少在屯田等各方面,当以军镇的名义进行,顺字行的生意,与辽阳镇无关,这就是惟功所谓的切割。

“我懂了。”张用诚肃容道:“属下愿留军中,顺字行请大人择良材掌管。”

张用诚此前负责通事局,军令诸务都由他负责,侍从室成立后,他才少了不少庶务的压力,就算这样,肩膀上的担子也不轻,毕竟他是顺字行的大掌柜,顺字行的事情,他也要操心不少。

“顺字行的业务要扩展很多,未来几年之内,会有爆炸般的发展。”惟功以指叩桌,沉思良久之后,方道:“至于选代替你的人,一则缓急难寻,外人中可能会有比你强的,但忠诚上谁能和你比我的意思,你只负责协调工作,将顺字行的业务,分成几个大区,每个区选一个区域的大掌柜,你只负责在最上层建立财务核算,业务督查,内务,纪律整肃等协调工作,这样你的担子要小很多”说到这,他看向所有人,问道:“你们看怎么样”

除了后来输诚的郭守约和王柱,在场的全部是顺字行出身,也曾经干过小伙计,大伙计,二柜,大掌柜,后来顺字行发展大了,虽然还叫掌柜,不过惟功渐渐引入经理和分部门的现代公司制度,顺字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但原本的这些元老级的却都是已经离开了。

周思进在这上头心思用的多,接话道:“黄广裕,李彦青,麻云,这几个是极出色的,还有张思根和任磊几个,栽培一下,都不坏”

他说的这些个,都已经是大柜级别,这几年在惟功的刻意栽培下,确实是崭露头角,在此之前一直还由张用诚等人管着,如果照惟功说的新办法,分区之后,他们掌总,底下还有各部门的二柜协理,应该也能够顶的下来,甚至扩大规模,大大发展,也并不困难。

“我要问一下用诚。”惟功先对周思进说的人选表示赞同,这些人其实名字都是他取的,其中的优秀之士,能力他是心知肚明。他向张用诚道:“最近的几件事,要用银子的地方很多,在我的谋划之中,顺字行也要投入巨大,你和我要交个底,至迟到年底,顺字行一共能替我腾挪出多少银子来”

顺字行除了京城的物流业务之外,更是远到蓟镇和宣府,辽镇,南到保定,天津,但更西北的大同和延绥各镇,更往南的山东,河南,这些地方就闯不过去了。

在大明,生意不是生意,是权和势,能到宣府是马帅的脸面,到辽镇是先和祖家搭的桥,在蓟镇,是和吴氏兄弟的交往还有戚继光的面子,在保定和天津这里原本就是京城勋贵圈的外延。

现在惟功的核心势力已经抵达辽阳,顺字行势力往辽南和辽中辽东一带延伸是必然之事,倒是辽西这一块,祖家李家势力根深蒂固,顺字行也就继续做做转运生意也就罢了。

“咱们顺字行现在京里有九家分店,往宣府一路是三家,蓟镇是五家,天津一家,保定一家,辽镇这里是三家,一共是二十二个分店。”

提起顺字行的一切,张用诚是信口而谈,没有半分滞碍,说明一切都已经烂熟于心。

“每店用掌柜一人,二柜三到五人,护卫、仓库、发货、收货、制造、人力、庶务等一共十一个部门,分柜各一,然后是各部门的大小伙计,每店从二百人到五百人不等,其中崇文门店人数最多,光是制造部门就有近五百人,护卫也有两个局二百来人。”

用人多,代表收益就多,崇文门店为什么有这么多伙计,

是因为赵士桢在那里主持建造,光是马车一项,就是日夜不停的建造,在明后年,预计不仅要造顺字行自用的大型客用和货用马车,还开始建造小型的自用马车,分为平民与豪奢若干档次,这也是很来钱的地方,至于人货物流,京师里已经没有了脚行,所有的粮食生意也是由顺字行包干,这都是利润极大的地方,加上转运东北土货至京和保定等地,也是利润颇丰。

只是南货生意,还有当铺,钱庄,银号,当初与张四维彼此各让一步,这些生意,顺字行的规模始终不大。

不过后来晋党又阴了惟功一把,过去的协议,大可不算。

退一步来说,就算协议还在,也不过是用来撕毁罢了。

“现在是四月,去年的财报大家想来还有印象万历八年一年,全部分店收入是一百二十万两白银,这是除去所有的伙计工钱,赏银,营造费用的纯利。今年来说,四个月下来,已经有五十万,超过去年是板上钉钉之事。不过,现在库中的存银,却只有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这个数字,随时可用。到年底,才会有超过百万之谱。”

第三百七十章争抢

第371节第三百七十章争抢

“差这么多”

“当然差这么多”张用诚面色不变,继续道:“在场各位,去年平均拿的赏银是一千到两千之间,各司把总以下到局副百总以上,一年总在百两以上。另外置装费,武器、战马,还有大人贴补的盐菜银子,你们猜就是多少”

不消人接口,张用诚就直接道:“光是盐菜银子一项,一般的边军以一堡四百多人计,一年是一千两出头,我们一个局一年的盐菜银子是一万多两。嗯,五百来号人,一年就是吃这么多你们可真够能吃的。”

众人尽皆绝倒,然后大笑起来。

当初舍人营一个局是一百二十五人,然后各局还有直属部门,四个局为一司,每司定额当然就超过五百人了,这和戚继光一个司才不到九百人的编制大为不同。

这也是为了方便骑兵编成,一个局就等于一个骑兵连,四个局等于两个骑兵中队,以四个骑兵中队可以编成一个骑兵团,也就是两个千总部,正好就是一个营中外的兵力编制,其实在明朝到清季中叶之前,有很多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交战面阵的展开,队形的控制,战场上的微调等等,到明末时,还得加上火力的输出运用。一直到清,西方在火器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除了队列和输出之外,白刃格斗,士兵的训练,相辅相成,一直是渠道上升。

明军却是走了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