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87

分节阅读 87(2 / 2)

惟功的话告一段落之后,张用诚走上前来,大声道:“每局一百一十二人,训练不合格者达一成者,只准喝汤和吃主食,有两成不达标者,只给两个馒头充饥,三成不达标者,只能喝水了。若连续三天有超过三成不达标,该局将负责一切卫生事务,不再轮班,一直到有下一个局顶替为止。若有人自觉无法达成,又不愿拖累别人,可以自行离开,除名完事”

宣示完毕后,张用诚看看各局,笑道:“今天所有各局都没有完成目标,一律取消午饭。”

所有人都是累了一上午,体力支出很大,每个人都是饥肠辘辘,听到张用诚的话,一时都是鼓噪起来。

惟功皱眉道:“再喧哗者,视同营啸”

周晋材等人都大喝道:“听到大人的话没有再敢喧哗,视同营啸”

营啸是大罪,只要以这个罪名抓起来,主将宣布将犯罪的部下处斩,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至此众人才明白,张惟功隐忍至今天,是要真正开始严肃军纪了。

“早该如此了。”郭增耀从地上拔了一根草茎,心烦意乱的道:“只是带累了俺们,俺可是饿的前心贴后心了”

他目露凶光,盯着那些不达标的舍人,低声道:“下午是技艺训练,谁他娘的再出妖蛾子给俺们添堵,叫俺们吃不成晚饭,还得给大家涮马桶,入你们娘的,老子非把他给掐巴死不可。”

相同的事也是发生在其余各队之中,各队的队官都是舍人们中的精英担任,在以前教官们不算太认真,大家都是在京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搞的太狠了,毕竟事不关已,大家不想凭白得罪人。

现在有了这样的惩罚措施,饿肚子就很难受了,还得扫地擦桌子整理内务,最要命的是洗涮厕所大家在家里哪做过这样的活计但现在营中所有的杂役都被清退了,除了厨子是请来的外人,连帮厨的都是这些舍人,用惟功的话说,将来上战场也指望从京城雇人去帮厨做饭不成军中总得有火兵,军官也得有懂得怎么管理火兵的,现在的训练,也就是为将来做准备。

道理是这样,但这样的惩罚措施,令所有人都十分害怕,看向那些落后者的眼神,都是瞬间变的十分凶狠狞恶

第一百二十五章分化

朱尚骏感觉自己快哭出来了,他虽然偷奸耍滑,但出的力气也是不小,此时也是饿的够呛了,一听说不能吃饭,他的沮丧不比谁低,但四周看向他的眼神却都是恶狠狠的耍滑的人不少,但谁都知道,朱尚骏是其中的一个组织者。

舍人营中,势力很多,肯定也有不少受到嘱托在营中捣乱的,或是自己就存心在此生事的也有,但各人都不及朱氏兄弟高调,因为他们的背后是抚宁侯朱岗这个侯爵中脾气又臭又硬的主子,权势大,心狠手辣,一般人也不敢惹抚宁侯府,这使得依附抚宁侯府的人也是趾高气扬,平时不知道收敛,到了这会子,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

“列位别瞧我呀”朱尚骏无奈道:“又不是我一个人。”

“废话少说。”马世龙也少有的阴狠道:“反正你下午再耍滑头,老子就向教官禀报,不能叫你一个人毁了咱们一个局。”

“就是,有什么恩怨自己想办法去,别拖累别人。”

“是骡子是马,自己出去溜去。”

俗话说是京油子卫嘴子,虽是大清的谚语,但京城中这些舍人们说话可是半句不饶人,各人都是噼里啪啦,将火力集中到几个带头人的身上。

“老子不干了成不”

当下便有百来人站起身来,脱掉身上的作训服,气鼓鼓的往外行去。

他们是混日子的,也没有受人主使,混的下去便混,混不下的,便是决意离开。

“很好,”惟功点头一笑,道:“压力之下,泥沙俱下,希望在九月前后,我们能把营中的沙沥给淘干净。”

十几天的时光匆匆过去,中秋那天,全营放了半天假,第二天仍然继续训练。

很快的,幼官营苦训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幼官营开始大批的革退人员,从定额的一千四百余人一下子涮到了不足九百人。

坐营官马文约带着几个从人到马军营这边查看过一次,步军的把总郭守敬也来过,看到马军训练的情形,都是大吃一惊,然后都是摇着头走了。

他们可不会赞同惟功,甚至一句夸奖的话也不敢说。

这样训练是可以得精兵,练的还是武官,将来都肯定是好将官,但涮下来这么多人,实在是得罪的人太多了,一个舍人身后就是一个家族,甚至是好几个家族,涮下几百人,得罪的人全部是武官或是勋贵。

马文约私下和人道:“这孩子将来会吃亏,最好的下场也是被赶出京城。”

郭守敬三十来岁,倒也是个想做事的,他带的是舍人营的步军,更适合惟功这样的训练方法,但他只是默不出声,根本不赞一词。

没有惟功这样的决心和背景,京营里盘根错节的关系,谁有胆子随意开革一人更何况是开革几百人

被革退的人家,更是风言风语,种种对惟功不利的消息,开始在朝野之间散布开来。

文官们则是看热闹的心情,除了一些利益相关者对惟功颇有非议外,更多的文官反而欣赏这个少年贵胃的敢作敢为,很多文官也是在心底真正的认同了惟功的能力和操守敢在京营有这么大的动作,一般的勋贵和武臣是没有这个魄力的,因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为了朝廷的公事得罪这么多人,这个少年真不简单。

事实也是如此,几十年后崇祯初年,文官大臣李邦华整顿过京营,也是辣手清理冗官冗兵,裁撤老弱,在短短时间内,京营恢复了一些实力,是正统之后难得的一次复苏的机会。

但在大量勋贵和武官的攻讦下,崇祯软耳根,没有对李邦华支持到底,结果李邦华黯然从协理京营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大明恢复京营,恢复内重外轻格局的最后一次机会也失去了。

张惟功此时的举措,虽然不如李邦华那样的综理全局,但处在他的位置上,也是十分难得了。

坊间种种,惟功没有功夫去理会,他只是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比起在京城中和光同尘混日子,练成一支精锐武官组成的班底,未来成为镇边大帅,掌握武力,甚至进而改变大明现在文重武轻的格局,这才是他心底真实的想法,任何势力和人物敢挡在他前进的路上,他都会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