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2 / 2)

刘子秋很清楚,一统党项八部是拓跋木弥毕生的心愿,他请自己来商谈婚事是假,想要取得自己的支持是真。

尽管曾经和拓跋部势均力敌的细封部已经元气大伤,但刘子秋在党项八部中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如果没有刘子秋的支持,拓跋木弥一统党项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拓跋木弥是个聪明人,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正因为此,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再也不阻止女儿和刘子秋来往,甚至恨不得他们现在就成亲。

刘子秋虽然看透了拓跋木弥的心思,却还是笑道:“没问题,到时候我一定来。我会尽量说服各部首领,让他们支持你父亲。”

“阿哥,你真好。”拓跋千玉原来还担心刘子秋会找借口推脱,现在刘子秋不禁答应主持党项会盟,还主动提出说服各部首领,她心中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地,忍不住踮起脚尖,在刘子秋脸上亲了一口,然后飞快地跑进寨子里去了。

刘子秋呵呵一笑,也向寨子里走去。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那就是支持拓跋木弥一统党项,拓跋千玉自然也听得出来,这是急着去向拓跋木弥报喜。刘子秋之所以改变主意,当然有拓跋千玉的原因在里面,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的眼界已经比当初开阔多了。就算党项八部得以一统,其实力也无法同西海族相抗衡,在这里,西海族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何况刘子秋志在天下,并非只局限于西海荒原,党项统还是不统,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刘子秋的口头承诺,拓跋木弥一统党项八部的愿望至少实现了一半,心情自然大好,在酒宴上开怀畅饮,竟喝得酩酊大醉。刘子秋有了上次醉酒的经历,这次小心多了,暗运内力,抵消了大部分酒劲。拓跋元居却带着七八分酒意,搭着刘子秋的肩膀,说道:“论天下英雄,刘大人算一个。我拓跋元居也不甘落后”

第15章商队

韬光养晦的道理刘子秋还是懂的,他打了个哈哈,说道:“元居兄弟言过了,天下英雄何其多哉,刘某又算得了什么你可不敢小瞧了天下人。”

拓跋元居不以为然地说道:“其他地方我不管,在这西海郡,唯你我二人耳你我之间”

话没说完,拓跋元居竟已经趴在几案上睡着了,刘子秋无奈地摇了摇头。拓跋千玉和往利晴天这对姑嫂闻讯来到前面,安排下人将拓跋木弥父子扶到后面休息。

往利晴天叹了口气,轻声道:“子秋哥哥,元居他喝多了酒便喜欢胡言乱语,有什么得罪之处,你不要放在心上。”

刘子秋已经从拓跋元居的话里听出了一丝野心,甚至有公然向自己挑战的意思,但看到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姑娘挺着大肚子小心翼翼地打招呼,他却怎么也硬不起心肠,只得笑道:“这说哪里话,我和元居兄弟马上就是一家人了。”

拓跋木弥曾经野心勃勃要做西海的霸主,为些他曾经想过要借助大隋王朝的力量。随着这半年来,刘子秋在西海强势崛起,拓跋木弥已经逐渐失去了争雄之心,他现在的目标只是整合党项八部,做一个真正的党项王。但是随着这些年的潜移默化,尤其在这几次战争中,拓跋部非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得到了壮大,拓跋元居的野心便日益膨胀起来。

对拓跋木弥和拓跋元居的心思,拓跋千玉一清二楚。一边是父兄,一边是情郎,如果双方起了冲突,她夹在其中必会左右为难。想到这里,拓跋千玉忍不住抱着刘子秋说道:“阿哥,我怕。”

“千玉,有句话我要说清楚。”刘子秋虽然也喝了许多酒,却一分醉意都没有,他沉默了一会,正色说道,“万一有一天,我和你父兄之间发生战争,我不会手下留情。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还关系到追随我的那些将士的身家性命,希望你能够理解。”

看到拓跋千玉眼中已是泪光闪烁,刘子秋又说道:“不过,再怎么说他们也是你的父兄,如果我侥幸赢了,不管他们做过什么,我都会放他们一条生路。”

在西海,各部落之间也有联姻,这种联姻并不可靠,彼此之间仍然会发生冲突和战争,胜利的一方也绝不会手下留情,照样会按他们的规矩处死高过车轮的所有男子。拓跋千玉相信,如果他的父兄获胜,肯定不会像刘子秋这样大度。刘子秋能够做出这样的承诺,已经出乎拓跋千玉的意料了。

“阿哥,谢谢你。”拓跋千玉脸色一红,轻声说道,“阿哥,今晚我就给你。”

党项女子素来奔放,在出嫁之前和情郎发生点什么是常有的事情。但拓跋千玉是党项公主,能够被她看上眼的男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她崇尚汉家礼仪,轻易不肯做那些出格的事情。她今天主动提出来,是真的被刘子秋那番话打动了。

刘子秋哈哈笑道:“傻丫头,再有一个月我就来娶你回去,这几天你都等不及了”

这时,吉仁泰忽然在门外大声说道:“主公,商队回来了”

为了探听中原的消息,也为了让江南的亲人放心,刘子秋特意组织了一支四百人的庞大商队。这支商队离开威定城已经将近四个月了,却一直音信全无。突然听到商队回来的消息,刘子秋不由一阵振奋,大声说道:“通知大家集合,连夜赶回威定城”

拓跋千玉很享受靠在刘子秋怀里的感觉,但她也知道轻重缓急,毅然松开双手,轻轻咬了咬嘴唇,说道:“阿哥,你走吧。我在这里等着你来接我”

她却不知道,这一等竟等了两年时间。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子秋用力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就出了厅堂。他迫不及待想见到那支商队,想听到高秀儿的消息,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个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靓丽身影,只能将拓跋千玉先放在一边。

此刻,千里之外的长山村刘、李两家院中却气氛紧张,如临大敌。

从清晨开始,李靖的夫人张出尘肚子里便有了动静,特地从余杭城请来的最有名气的稳婆王氏便带着家中的婢女忙碌起来。可是到了晌午,孩子仍然没有生下来,隔壁的高秀儿却又突然见了红。王稳婆忙不过来,花云只得赶紧又去离此不远的盐官县,将县里的三位稳婆全请了过来。

侯苏苏、陈芳菱、四个稳婆、香草、凝霜凝露姐妹,还有许多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