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明远楼那边来一群浩浩荡荡的官员。原来是,大宗师顾言正式就位了。
各考官也要上前拜见。
远远就有礼事唱名的声音传来。
“巡绰官到位。拜,起”
“誊录官到位。拜,起”
“受卷官到位。拜,起”
“弥封官到位。拜,起”
“对读官到位。拜,起”
周楠听得大开眼界,不禁想,巡查、密封卷子、誊录、核对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落实到人头,这明朝的科举制度还真是完善啊,真真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至少在乡试以上如此。
“监试官顺天府尹行礼。”
“提调官顺天府学政行礼”这是段提学。
此二人都是朝廷大员,自然不用下拜。
突然,三声响鞭,脆生生如同在人耳边炸响:“开卷”
周楠身体一紧,冷汗瞬间流了出来,终于到考试的时候,可我能中吗
这科题目都出自论语全京城的考生都在这本书上用功,退一万步说,就算恩师猜中题目又如何人家也可以猜,实际上,大家现在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若论起真本事,自己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怎么竞争得过这个时代的精英
如果中不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没有进士功名,即便有徐阶和裕王府李妃这样的后台,自己这辈子只能当杂流官到老,前程有限得紧。最麻烦的,还有很大的可能被嘉靖弄去当他的女婿。
想想嘉善公主的模样,周楠心中就发毛。
这泥马还真是被逼到绝路了。
很快,题目纸就发下来,整个贡院响起“哗哗”的翻动纸片的声音,接着又是霍霍的墨锭和砚台在摩擦。
周楠也领到了卷子,是时文七篇。其中四经题三道,是必答,也是本期考试关键中的关键。做好了,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中举人。打个比方,如果按照一百分计算,四经题所占的分值至少是八十分。至于其他科目,只要你格式上不出问题,基本都会过关。
五经每经四题。要求应考者选其所习之一种经考之,称为本经。
周楠心中突然发虚,就先去看五经题中自己选修的春秋,一看,都很简单,这才松了一口气。
看完春秋题,他这才咬牙拿起四书的题目纸,一看,几乎骂出声来:麻辣隔壁的,我怎么这么蠢
那三道题目霍然是君子之道费而隐、今夫山和其愚不可及也。除了最后一题出自论语前两道题分别选自大学和中庸。
谁说顾言必从论语出题的出来,我绝对不打你。
而且,前两道题竟然和陈矩所买的完全一样。
陈矩的题,竟然是真的。
而我恰好又做过。
意外,相当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