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 / 2)

不知何时,这俩人似乎交换了角色,小时候都是宋玉整日数落桑田而纪声言在一旁劝架,如今倒是换了个位置。

纪声言没说话,宋玉接着道,“桑田过了这个节就二十了,虽然没出嫁,但也该行及笄礼了。”

大祁的女子多是在十五岁插笄,十五岁意味着可以嫁人了,发型也要有所改变。而那些到了二十还没出嫁的姑娘也是要行及笄礼的,不过她们的及笄礼不那么正式罢了。

“毕竟不是喜事,我给桑田盘个头发,插上一根簪子,这礼就算成了吧。”宋玉深深叹了口气,自己这闺女啊,厨艺不行,针线活儿也不行,性子还那么刁钻要强,二十岁这婚事还没着落,宋玉想起这闺女就脑袋疼。

纪声言也意识到问题了,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嗯,这事也别大办了。等你生下这胎,就给桑田张罗张罗婚事吧,你放话出去,这嫁妆一定丰厚,我就不信还没人上门提亲”

宋玉揉了揉太阳穴,“我给她张罗半天她不想嫁怎么办你也知道她那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她闺女别的优点没有,就两样,一是样貌还算出挑,二是精明能干,是个理家赚钱的人物。这么多年上门提亲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都被桑田自己推了,虽然商户人家没有那么讲究,但哪有一个女儿家不尊父母之命亲自见客把婚事推了的得、闺女这辈子注定是和贤名无缘了,久而久之,连个上门提亲的人都没有了。

“她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纪声言怒道,“哪能由着她的性子胡来她有今日还不是你惯得”

宋玉心想,哪是她惯得,明明是小时候纪声言惯得,如今脾气秉性改不了了倒来怪她了。

纪桑田侧耳在檐下听着,此时天已经全黑了,挂在天幕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正是合家团圆举杯赏月之时。她揉揉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却依然无法平复自己的情绪。

呵,终于要走到逼婚这一步了么还恰恰是要在宋玉生育之后给她张罗,这不就是有了第二个孩子做寄托就把她一脚踢开么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成了这个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她知道纪声言还对七年前那事耿耿于怀,可是她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事,无愧天地良心,她一没栽赃二没陷害,怎么就入不了纪声言的眼了更何况,她所作所为也不全是为了自己,如今众人将她视为洪水猛兽,她的苦又去哪里诉

她把眼泪咽回去,若无其事的进屋,“爹爹,娘亲如今身子也重了,我想着要不要去买个丫鬟回来帮衬着家里做活儿”

家里生意还没到忙不过来的程度,纪声言说,“你这又是何意自己要撒手不管事了”

桑田毕恭毕敬答,“女儿年纪大了,也该专心于女儿家的针工厨艺收收心了,生意上的事女儿也会慢慢放手,毕竟女儿早晚要出嫁的,不可能一直看顾铺子的生意。”

宋玉在一旁叹气,这父女俩啊,何时才是个头

作者有话要说:

、吴荣,胎气,决定。

二十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如果在二十一世纪,正是应该在大学校园里慢步悠闲的美好时光。对于纪桑田而言,她的人生应该刚刚开始才对。可是在这古代,她就成了街坊四邻口中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真是弄的她哭笑不得。

关于嫁人的问题她还没有想过,连个情投意合的人都没有却要谈婚论嫁这事也太怪异了。毕竟芯不是个土着人,要她遵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真笑话。她从来不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别人越要操办她的人生她越是反抗,虽然她已经将纪声言和宋玉当作自己的爹娘,可即使是爹娘,她也不听他们的。

她虽然偷听到纪声言和宋玉的对话,知道他们又要张罗自己的婚事,但也并不担心。她不从,她爹娘肯定不会来硬的,虽然她现在和纪声言关系紧张,但谅他并不敢得罪自己。不说别的,就说他们这铺子,如今离开了她自然是不行的。

虽说纪声言如今也算是个制砚行家,在赏砚识材方面颇有门道,但创造力方面还是欠缺。

家里的砚台生意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那些讲究的书生秀才不知在何处寻得上好砚材,便亲自设计花样图案交给纪声言打磨雕琢。另一种是纪桑田定的砚材,由她设计图样花纹交给纪声言制作,完工后放在铺子货架上零售。而前者是少数,后者才是铺子的主要盈利来源。

如果没有她纪桑田,铺子永远不会有新样式的砚台,她自信纪声言现在离不开她。

她之后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跑到城里的奴隶市场挑了一个丫鬟。

这丫鬟只有八岁,圆脸小眼,体型颇为圆润,整个人看去绝不是让人赏心悦目的类型。不过这丫头爱笑,待卖的丫鬟站成一排等着纪桑田挑选,其余丫鬟们均低头承温顺状,只有这丫头敢抬头对桑田笑。

还别说,笑起来倒是挺讨人喜欢的。

桑田一眼就相中了她,让她庆幸的是这丫头正好是最便宜的。那人贩子说,这丫头口吃,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吃的又多,再卖不出去就要把她扔了。

想想也是,来这里买丫鬟的都是大户人家,自然挑那口条伶俐,长的讨巧的充门面,而桑田买丫鬟是叫她回去干活的,这丫头一看就壮实,是个干活儿人。

“今后我就叫你杏儿”

那丫头喜笑颜开,脏脏的手一下勾住桑田袖子,桑田忍着皱眉头的冲动把她带回了家。

“真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桑田问她。

“不不不是”杏儿艰难的吐出几个字,桑田看她可怜,安慰她道,“回头带你去看看大夫,说不定还能治好。”

“治不好”杏儿急了。

这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