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惠松了一口气,旋即怒冲冲问道:“这几日又没有叫练铳子,火器好好地放着,怎么会走火谁弄走火的”
那亲兵眼睛眨巴着,似有难言之隐,好半日才在兆惠的逼视下答道:“是中堂带来的那个少年亲贵。”
兆惠回头瞧瞧舒赫德,舒赫德少有地做了个鬼脸,兆惠又问道:“人都没事”得到确定回答后才说道:“不要声张。把管火器的带来,我要问话。”
管火器的自然吓得不轻,战战兢兢跪在地上连磕了几个头,结结巴巴把事情说清楚了。兆惠一听,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然而不好拿冰儿怎么样,只能拿这管火器的“作筏子”,怒骂道:“混帐这是何等东西,是拿来玩的么他不懂,你也不懂我瞧着你就是一心要讨爷们的好,心里哪还有军法在”
这话说得重了,吓得管火器的磕头如捣蒜般:“中堂大人中堂大人明鉴小的已经禀明了上差,说这不得批准不可以使用,那位小爷一定说是中堂大人准了的,小的一时大意,没想到要查勘合,是小的疏忽了。大人责罚,小的不敢不领,只是其间情弊,还望大人详查”
兆惠听这个人说话倒还清楚有条理,再说承平之日,使用火器也没有要勘合的道理,只怪自己没有对公主交代清楚。看看那人脸色发白,原也不过吓他一吓,并不欲真的动用军法,此时板着脸道:“疏忽也是重罪。暂且寄这颗人头在你脖子上。来人,带他到军帐后边,责二十军棍,以示薄惩。”那人只好自认倒霉,叩谢了不杀之恩,后面领责去了。
不一会儿,后面传来了白蜡木军棍打在肉上的声响,驻京的八旗军规矩森严,那挨打的大约是咬着牙,一声没吭,只是不一会儿喘息声就粗重得很了,兆惠望着外面出神,冷不防一个人闯了进来,也不见礼,只是咋咋呼呼道:“兆中堂,这事怪我,你不要打错了人”
兆惠不消回头,也知道是谁,但此时却拉不下脸面,回头拱拱手道:“军中自有法度,公主请不要干涉。”冰儿见他客气归客气,仍是板着脸,一副不准备讲情面的样子,急得咬着下嘴唇道:“你先停下来”
兆惠虽也听人说过这位公主行事不太讲法度,但此时见她说话全未思虑,直来直去的样子,倒是一愣,思忖着若是依了,自己以后怎么带兵若是不依,似乎又不是对上的礼制。这一愣间,冰儿已经急得跺脚,叫道:“罢了,我去叫他们停下,有什么罪责,我来承担就是了。”
兆惠见她真就要往外跑的样子,忙叫道:“慢着”倒是舒赫德心思转得快,说:“公主,军队里行杖,都是去衣的,您这不方便吧”
冰儿不由就收住了脚步,兆惠从身后已看到她两耳通红得几乎透明,低着头不做声。兆惠这才从容道:“军有军法,兆惠之前没有与公主说清楚,兆惠自当向皇上自劾领责。只是典守者也有他们的职责所在,今日打的是他,儆戒的是您。”冰儿从小都是散漫过来的,也不觉得规矩法则有什么重要的,但是兆惠的话听着有道理,不卑不亢,自己也不知道怎么驳回。听得后面喊数的也叫到了“二十”,知道自己再去也枉然了,只好回转身期期艾艾道:“我知道这回我犯错了,你别告诉皇上好不好”
兆惠顿时啼笑皆非,心里暗道:到底还是小儿女
但这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兆惠还是无巨细都要回奏,好在乾隆听了,也不过一笑,兆惠提着的心才算放下,又回奏练兵的事宜,乾隆点头道:“甚好。既然已经上手了,以后五公主就不去了,省的她尽惹麻烦。再给你们一个月,最迟明年开春,就派你和舒赫德领参赞衔,带这支先锋队伍开往金川,为傅恒添一支羽翼。这支劲旅,就赐名健锐营。”他顿了顿,道:“傅恒星夜兼程,昨日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到京,他已经到了打箭炉,地形视察已毕,正等时机开战。如今金川已经是飞雪的天气,王师困顿已久,也要稍作休整。”他指了指专程放在暖阁里的沙盘,与兆惠、舒赫德谈了自己的一番见地,两人心悦诚服地说道:“皇上圣明”
乾隆摇摇头道:“战机转瞬即逝,朕虽欲指挥,也不可能尽然。不过昨天已命侍卫封了遏必隆的战刀,赐讷亲自尽谢罪。”
兆惠、舒赫德不由一惊,讷亲进军机处在傅恒之前,原本一直排在班首,也是乾隆最器重的人,军机大臣回奏,按例是长跪回话,只有已经去世的鄂尔泰、数次请求休致的张廷玉,和这位首席军机大臣讷亲,常有赐跪垫,甚至赐座的。如今贻误军机,说杀也毫不犹豫,也不由叫人心凉。兆惠毕竟在君前侍奉的时间更长,深谙自孝贤皇后去世,乾隆心性大变,政局由松而紧,此时也不宜犹疑,于是叩头道“是”,舒赫德反应却慢了些,抬头望了望乾隆,似乎要求情,乾隆已经毫不客气说道:“朕谕旨已下。讷亲辜负朕恩,断无可恕之理。张广泗已经正法,他焉能独活”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求评
上次好容易看见增了一个评论,没想到是小广告。
苦逼的现在连小广告都木有了,连小广告都被删干净了。
难道还要求小广告
苦逼的分割线
又开始疯狂地忙碌了。更新又要不正常了。等文的人们不用天天来刷了。伤了你们我这里的神马“率”就更悲催了。
饮泣叩首。
我终于又更了。只是底下更新的速度仍然不能够保证。只能保证不坑吧。大家尽可以等养肥了来看。
、教导谆谆慈父心
冰儿在乾隆宣召兆惠、舒赫德谈完正事后,才见到了面,见面心里就是惴惴的,生怕今日瞎摆弄火器的事被追究起来,自己又要倒霉。进到瀛台涵元殿暖阁,乾隆正传膳,面前两张大大的八仙桌,摆着各式菜肴,旁边还有两张膳桌,放着火锅、粥饭、饽饽点心。太监们忙得有条不紊,俟乾隆点点头,把碗盖都揭了开来,碗里均放着一块银牌,是防着有毒用的,侍膳的太监轻声奏报了膳品中来自皇太后恩赏和各宫嫔妃恭进的菜肴,乾隆点点头,目光瞥向左手边一只碗,侍膳太监报道:“四喜鸭子一品。”然后用乌木镶银的筷子夹了一些放在乾隆面前的碟子里。乾隆举箸尝了尝,放下筷子,又瞟瞟右手边一只碗,侍膳太监报道:“山鸡片炒山药一品。”如前面一样搛菜到乾隆面前的碟子里。
乾隆吃了两口,瞥见冰儿歪着脑袋,一脸好奇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