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仙 > 分节阅读 2921

分节阅读 2921(2 / 2)

他说的也是真事,癌症这个东西,到了晚期真的很难控制,所谓兵败如山倒,疗养院里的那点仙气,并不能保证每个入住的患者,都能起死回生。

要真是每个人去了那里,就全部沉疴尽去,那么这个疗养院,现在就都不是“特供”的问题了,肯定直接军管了。

黄汉祥嘿然不语,好半天之后,新闻播报的片头曲响起,他才恍如回了神一般,吩咐一句,“给我弄套别墅,赵大头那种的两套吧。”

“我手上就三套空的别墅了,”陈太忠苦笑一声,“给您留两套好说,可只给省里留一套您也知道,杜毅跟我不对付。”

我倒是忘了,小陈这个成绩,还是作为交流干部取得的,黄汉祥心里的感慨,就又多了一些,好不容易换了个省委书记,又是杜毅。

于是他缓缓点头,“杜毅这货,真的很不地道,你现在是在跑法治工作先进吧”

“是,进了复选,应该没问题了,”陈太忠点点头,然后又一怔,“您也知道”

“多稀罕呢,”黄汉祥白他一眼,阴京华在司法部就有关系,办事可能不太方便,打听点消息,那算个事儿吗“我都知道,是蒙艺帮你打招呼了,这个事儿,杜毅拦了一下,你未必知道他没说你不行,只说不清楚,这就够你喝一壶。”

别说杜毅拦了一下,就说蒙艺打招呼,我也不知道啊,陈太忠一时间就怔在了那里齐晋生这消息网络,级别真的有点低。

而蒙老大跟他说话的时候,也没说起这一层来,连那帕里也没有片言只语的提醒丫估计是不知情,这一刻,他真是有点感慨莫名,蒙老大待我,确实不薄。

见他怔住了,黄汉祥轻叹一声,“知道谁好谁不好了吧杜毅在,你没戏一两年内,收拾好你的摊子,来中央吧,给你个副司长,二十七岁的副司长,全国独一份儿。”

第4469章婉拒

黄汉祥是真心赏识陈太忠,尤其是今天晚上,他通过事件回放,充分意识到了小陈的能力撇开他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只说现实里看得到的,也没谁能强过小陈。

黄家的影响想持续下去,黄老三的将来,也需要各种人才帮扶。

而且他认定,北崇那里,也确实再没有小陈的发展空间了,再往上了不得副市长,但那是恒北,是客场啊。

倒不如在这个时候,把陈太忠吸收到京城,一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二也能将其彻底转化为自家的力量不要再跟蒙艺之流勾勾搭搭了。

进京吗陈太忠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来,他倒是不排斥进步,但是哥们儿当年,也是拒绝了蒙艺要求进省里的邀请而今就要进京

不过说句实话,他真没想到,在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县区评选上,杜毅悄无声息地使了一个绊子。

一直以来,他认为自己跟杜毅虽然不合,但恩怨应该留在天南了,带来恒北真的有点可笑在这里,你和我都是外地人,尤其是这里不是黄家传统地盘,你需要操心的事儿多着呢,没必要在意我。

而杜书记的表现,也确实是这样,来恒北之后,根本不过问北崇的事儿,连阳州的事,他都很少过问老杜的心思,在打造几个经济强市上。

事实上,阳州的底子,实在是太差了,目前也就是北崇比较耀眼,同时带起了几个县区,可这差距不是一天两天追得上的。

搁给一般人看,想发展阳州,不但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必须要借北崇的势,因为很多东西,北崇区就是现成的,比如说物流中心,又比如说大批的大棚养殖户,再比如说,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建筑工人。

打个比方说,就连农业厅想发展移动大棚,都要从北崇现学经验,甚至连地形勘测,都要用到北崇的熟练工人。

这种情况下,让杜毅考虑发展阳州,那根本不现实,投资大不说,还要依托陈太忠这个对头,太不可能了。

真是没想到,老杜心眼这么小,陈太忠摇摇头,收回思绪。

想到自己真的不打算再干几年了,他沉吟一下发话,“进步我当然喜欢了,不过油页岩项目马上要下来了,我走得太快的话,让别人糟蹋了我的心血,这就没意思了。”

“你呀,”黄汉祥笑着摇摇头,又叹一口气,小陈这是变相地推辞起码不是很欣喜地接受,不过此刻,他也生不起气来。

小陈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搞建设是很有一套的,也很擅长折腾,难得的是,又是如此的年轻,哪怕身后没有什么后台,只凭这折腾劲儿,将来混个省部级也不是问题。

哪怕是被人打压,最差的结果,也能成为一个地市的土皇帝这样的地级市,如果能让陈太忠经营十来年,没准就够资格冲击副省级城市了。

“北崇是我投入感情和精力最多的地方,”陈太忠叹口气,像是在解释什么,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以前我以为,凤凰科委就是我最惦记的地方,所以没跟着蒙书记离开,现在才知道,北崇更让我放不下。”

“那就善始善终吧,”黄汉祥点点头,这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撇开小家伙跟蒙艺勾勾搭搭的因素,他也愿意看到,小陈干满一届之后,能让北崇大变样,这是再扎实不过的业绩了。

当然,他也明白,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无法斩断小陈和蒙艺的联系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不能容忍的,跟黄家斗得你死我活的很多主儿,其实都是熟人。

“再有两年,我北崇要冲全国十强县区,”陈太忠信心满满地回答,“再把制度建设抓起来,这发展就挡不住了。”

“制度建设”黄汉祥不以为然地嘿一声,“打造个铁板一块的班子,更现实一点。”

“人总是要有理想的,”陈太忠不以为然地回答。

“所以我说,年轻真好,”黄汉祥哈地笑一声,又点点头,“其实我挺高兴你这样做。”

“二伯,我北崇想搞个机场,”陈太忠见他高兴,就又提个要求,“好批吗”

“你不用想了,摊子不可能这么大,”黄汉祥摇摇头,“建机场的事儿,留给下一任吧,跑机场立项下来,你基本也就到点了。”

我可以自己上马项目,陈太忠很想这么说一句,现在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立项先上马的项目,真的不要太多。

不过再想一想,现在的资金确实有点紧张,关键是借了博睿的钱,那是要还的,机场一上,没准还得让下一任还钱。

还是看发展的程度吧,陈太忠其实挺希望区里再出现几个潘剑平一般的人物潘主任做了一道小学数学题,物流中心的发展就大提速。

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