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当场拍板,奖励你一万块钱,委任你为物流中心代理副主任,你把这个点子给我落实了,理顺了,你就是物流中心副主任王主任很说了你不少好话,你不要辜负她的信任。
陈太忠这么做,就是要千金买马骨,让大家都动起来,有这么个典型事例,值得大力嘉奖,他认为,若自己是这个协防员,也能想到这个点子,但是他不是事情太多吗
至于说强调王主任的作用,那就是某人的一点私货了,他是要把王媛媛栽培为第二个小白的这还是他不知道潘家跟祝家的恩怨,要不然,他敢直接委任潘剑平为物流中心主任。
祝杰华那货,跟陈某人太像了,他欣赏归欣赏,但那货真要是第二个陈太忠,会不会那啥了第二个小白
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件事,他觉得搞这个协防员制度,还是很能解决北崇的人才危机的,一年多以前,潘剑平也不过就是一农民高中毕业也是农民。
但是在协防员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小潘同学对很多政府流程就熟悉了,也开拓了眼界搁给两年前的小潘,他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吗
这可能不是高级人才,但低级人才也是人才,所以他要千金买马骨,让大家都动起来。
他是买马骨,但是对潘剑平而言,这是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中心可是享受副局待遇的,不久的将来会升格为副局,他做为副主任,那就是股级干部了。
而祝杰华为难他二叔的时候,也才是小赵乡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主任,股级干部。
当然,关键的是,有了这个委任,他就彻底摆脱了临时编制的尴尬身份,正正经经地进入了体制,开始吃皇粮了。
更别说,陈书记还点明,他是王主任提拔的,这就是连靠山都有了别说祝杰华,刘区长都不好随意刁难他。
潘剑平实在太开心了,而在他被委任的第二天晚上,祝杰华找上门了,“小潘啊,你二叔那个事儿,我当初也没私心,你知道的,咱俩今天找他喝一顿话就说开了啊。”
当年其实就喝了一顿,话早说开了,但是有些疙瘩,真不是一顿酒就能解决的潘家就一直认为,祝家在难为自己。
而祝杰华的话,其实也不是很示弱,题外之意就是真要搞,我就奉陪。
要不说祝局长跟陈书记,真的很像:你搭上王媛媛,我也不怕你。
但是对潘剑平的二叔来说,祝杰华在自家侄儿升职的时候,再来找自己喝顿酒,这个面子就大了这是祝家知道错了。
其实这个事到底谁对谁错,都是无所谓的了,各有各的理,北崇人就是活一口气,祝家诚心道歉,这就是个皆大欢喜的场面。
潘剑平的二叔一场大醉,直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侄儿,“好好干,二叔支持你祝杰华点子多,你点子也不少,我知道,打小看你长大的。”
第4433章榜样
潘剑平不可能不好好干,陈书记和王主任对他寄予厚望,他就算累到吐血,也要扎起这个场面来。
而物流中心的主任,也是相当地配合,他不敢不配合,撇开这个建议的惊艳,只说陈书记大力支持,他就不敢出幺蛾子陈太忠现在对北崇的掌控能力,就有这么大。
而潘剑平也无意跟大主任争风,他一门心思就扑在物流管理上,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身后有两尊大神撑着,他只要做出成绩来,就埋没不了。
潘主任的提拔,在北崇也很引起了一些轰动,这是继王媛媛之后,北崇出现的第二个火箭干部,临编转正不说,还直接有了管理岗位。
王媛媛是大家比不了的,那是传说中陈书记的铺盖,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王主任跟陈书记之间没啥,王主任还是黄花大闺女,但是美女在男领导面前,有一定的性别优势。
可这个潘剑平,真是要啥没啥,不过是高中毕业而已,眼下居然能一飞冲天,那真的就是现实版的灰姑娘,大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而这丑小鸭变天鹅,不过是提了一个合理化建议,不少人见猎心喜你会提建议,我不会提吗
所以潘剑平的提拔,引发了北崇的一拨设想狂潮,这里面,尤其以协防员居多以前大家一样的嘛,你能行,我自然也行。
而这协防员有了想法,肯定是去找王媛媛王主任不但是直接领导,而且她并不贪占潘剑平的功劳,再加上传说中陈书记对她的信任不找王主任找谁
王主任的工作量因此大增,而且还真收到了一些不错的建议。
潘剑平的工作量也不小,中转的构架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就算有中心主任的支持,也是如此,货物交换运输,涉及到很多环节。
首先最重要的,是物流中心的资质,这一点北崇有,北崇具备为双方担保的能力,这是政府机构,但是北崇在担保的同时,也要强调对货运方知根知底,这个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其次就是货物的仓储,很多人运了货过来,说货放在你北崇了,几天之内,你得把货运到哪里,但是,我这个货怕雨,北崇得提供场地。
第三是回程车的时效性,我的货放在北崇了,一两天之内,你得把回程车的货给我配上吧这些把货抛在北崇的主儿,优先级要远高于那些回程捎货的车车配不满,车主都不会高兴。
还有就是,这配货总不可能是点对点,恒北章城到地北通达的货,在北崇卸了,可回程接了海角绕云的货,要运到利阳这中间还是有点路途的。
不过,一切都是在冲着好的方面发展,这就是值得的磨合嘛,慢慢来。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北崇的物流中心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大家都在说,这是潘剑平的功劳,潘主任说,离了区里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是。
物流中心的膨胀,从目前来看,是远未停止,区里甚至已经在着手搞二期了,这里也成为了北崇发展的一个亮点都有点小城镇的味道了。
那么这个粉色灯带,也该考虑处理了周边环境越来越红火,失足妇女也就越来越多,陈太忠头疼的正是这个。
祁泰山其实也挺讨厌那些小洗头房,他干的又是政法工作,不过从治安的角度看,他又不得不强调,“物流中心那里,外来人口太多了没了这个,怕是影响稳定。”
这是实话,物流中心自打开张以来,就是各种小冲突不断,大规模的群架也有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协防员才会在那里有常驻。
因为北崇政府的支持,现在那里虽然北崇人不算多,但牢牢地把持着局面,饶是如此,隔三差五也有人站出来挑衅。
现在要是少了泻火的地方,怕是更要热闹。
“但是这马上三节了,”陈太忠一摊手,“来的人肯定不少,太影响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