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仙 > 分节阅读 2385

分节阅读 2385(2 / 2)

“吃点沙子有助于消化,”旁边一个老汉笑眯眯地接口,“有白米饭吃就不错了,几颗沙子算啥搁在老年间,官府了不得放棒子面出来。”

他很容易知足,但是陈太忠不答应,他侧头看一眼林继龙,“这做饭的米哪儿来的是镇上买的吗”

“这怎么可能”林书记苦笑着一摊双手,“这都是救灾物资,是上面拨下来的,很多救灾的拨款,最终都是以物资形式来体现。”

救灾首先要强调物资,这个逻辑是没有错的,因为在很多灾区,就算有钱都未必买得到东西,更会出现五块钱一瓶矿泉水,十块钱一桶方便面的情况。

但是林继龙这话,多少就有点歪嘴的意思了,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回扣之类的行为,所以上级部门扣下钱不拨,代下面采购的现象很普遍我们是担心你们买东西不方便,你们缺什么,尽管说吧。

陈太忠一听,就明白这话的所指了,一时间禁不住大怒,对他来说,银钱过手,有人想剥一层皮这很正常,这种事儿就算想杜绝也杜绝不了。

但是你拿上好处了,好歹也把事儿给办得漂亮一点啊,陈区长恼火的是这一点,说不得他冷哼一声,“老石,给我查一下,今天吃的饭,是谁提供的”

陈区长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他目前就端个饭盆,蹲在帐篷门口吃饭,身边除了林书记就全是村民,不过小贾村石村长也是蹲在不远处端个饭盆吃。

听到区长发话,他端着饭盆站起身就走,离开之后不久返了回来,“陈区长,我问了,这一批大米,是区民政局送来的,普遍存在沙子较多的问题。”

陈太忠默默地点点头,将饭盆放到一边,摸出手机拨个号,“葛区长,我现在在小贾村,民政局近期是否向这里提供过一批大米好的,我就在这里等你的答案。”

约莫半个小时之后,葛区长的电话打了过来,说民政局一周前确实向小贾村运去了十吨大米,“这批大米估计够小贾村人两个月食用,有什么问题吗”

“饭里全是沙子,”陈太忠叹口气,“每一口米饭我都能吃到沙子,这缺德的,用的还是白沙子,看也看不出来,这件事你必须处理好了,给小贾村村民一个交待。”

“米饭里有沙子”葛宝玲下意识地重复一遍,然后马上表态,“好的,我立刻就查,一定查出问题的根源来。”

挂了电话之后,葛区长才轻声地嘟囔一句,“救灾的粮食,你能指望好到哪儿去”

葛宝玲分管民政局不是一天两天了,真的太清楚这些因果了,就是那些老村民说的话了,救灾的东西,你就别指望有多高级,能起到起码的效果,那就足够了。

别说掺沙子的大米,连药品都可以是过期的,棉被里是破旧棉絮而不是棉花。

有时候上面领导关注、或者群众好心,弄一点相对不错的东西过来,也难逃掉包的厄运,整箱整箱的康师傅变成了康帅傅或者是过了期的康师傅。

第3659章掺砂子下

这些现状,葛宝玲全知道,但是既然被陈区长抓了现行,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都在河边走,倒霉莫过撞枪口。

而这事情的始作俑者,也是很好查,小贾村的清水、米面油和蔬菜肉蛋的供应,基本上全来自于区里,葛区长先期拨了五十万下去,要民政局自行采买。

市里也拨了一些粮油过来,但主要拨的还是日常用品,雨伞雨衣什么的,瓜果蔬菜这些也要市里提供,未免就有点舍近求远,徒增费用。

葛区长略略一问就知道,这个大米的采购,是民政局长廖跃进亲自安排的,按说十吨大米左右不过两万余元,可民政局穷得太久了,堂堂一个局长,居然把这点钱也看在眼里。

葛宝玲毫不犹豫地就给廖局长打个电话,“廖跃进,你给小贾村买的是什么大米今天陈区长过去吃饭了,他说感觉像是在吃炒黄豆。”

“这不可能吧”毫不犹豫地,廖局长先表示震惊,以示他的无辜。

“你别跟我说这个,跟陈区长说去吧,”葛宝玲冷冷一哼,“区里拨给你们钱买救灾物品,不是让你们买掺了白砾石的大米的这点小钱也看在眼里,你能再有点出息吗”

这大米里头掺沙子,是整个恒北南部都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章城市,那里有几条河,就盛产这种细白的、大米大小的石子,大家管这个叫白砾石。

这石子从河里捞起来,筛选两遍就能留下颗粒适中的,掺在大米里面,不细细地看根本看不出来,一吨石子才几十块钱,一吨大米得多少钱

正是因为如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恒北南部出产的大米,疯狂地掺杂这种石头,甚至影响到了整个恒北大米的口碑,后来迫于压力,省里狠狠地打击了几次,才将这股歪风邪气打压了下去。

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也没有完全杜绝,小贾村的村民知道的不多,村里吃的粮食大多都是自家产的,但是葛宝玲这种基层干部,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点钱你葛区长自然看不到眼里,廖局长听得心里就是一声冷哼,区里拨了五十万给民政局,但是大头的肉蛋类食品,是从葛区长你的关系那里走的,我要是不计较这点小钱,那就啥钱都没有

不过他还是有点想不通,区里怎么会计较这点东西,所谓灾民是最没有人权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你要啥没啥,能活下来全靠政府补贴和慈善救济,还敢挑三拣四

掺了石子的大米,也总比谷糠和棒子面强吧吃得慢一点嚼得细一点,可不也就把石头捡出来了

搞民政工作的人,有一种惯性思维,对那些待救济的民众,他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施舍,再破的东西也不怕没人要就像城市里那些民工食堂和大学生食堂一般,嫌我们做得不好你们可以下馆子去嘛。

所以廖局长觉得,自己是非常的冤枉,于是他干笑一声,“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特意交待了的,要买新米,不能买陈米。”

“你清楚不清楚,不要跟我说,”葛宝玲见这货现在都还拎不清,也是有点恼了,“现在的问题是陈区长吃到沙子了,你要是不打算给我个解释,我也会给区长一个解释。”

“这点事真的很严重吗”廖局长听到葛区长的口气,也不敢再油腔滑调了,于是小心翼翼地发问。

“非常严重,陈区长还等着我给他答案呢,”葛宝玲淡淡地回答一句,等了一等之后,发现那厮居然没什么反应,她登时就冷冷地发话,“你要是没有什么可解释的,那我现在就跟区长汇报了。”

廖局长犹豫了两秒钟,轻喟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