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仙 > 分节阅读 2353

分节阅读 2353(2 / 2)

下一刻,陈太忠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隋彪回来了,带回来一个一千五百万的项目杀虫剂厂。

所以隋书记很兴奋地打电话给他,要他过去谈一谈,“投资意向是基本定了,但是选址、优惠措施这些呢,陈区长你得帮我把一把关。”

“班长你这老北崇了,还用我把关”陈区长谦虚一下,觉得对方诚意十足,倒也不怕走一趟区党委。

陈太忠对杀虫剂这行业不了解,不过他大致想一下,政府应该考虑的也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毒害性,一个是环境污染。

来到区党委一谈,果不其然,投资商直接就承认了,生产过程中有点微毒散发,但绝对是可以监控的,也是无伤大雅的周边隔离一下就没问题了。

这个承认,直接让陈太忠警惕心倍增,在他的认识当中,投资商一般不会自曝其短,等投资落定了,关系也就走到位了,什么微毒的那算个事儿吗

投资商唯一可虑的,是能不能搞定当地的政府官员,搞得定的话,有点污染算什么搞不定的话,污染就更不算什么了人家直接就夺了你的产业,污染依旧,只是换了主人。

在商谈之初,有人就自承有点污染,这个表现,不是很科学吖。

陈太忠再一问,就明白了,杀虫剂厂原本就没打算建在闹市,周边都是山也无所谓,只要能保障了水源即可。

“排出的废水污染严重吗”这时候,陈区长就顾不得给隋书记留面子了,他必须要问个明白。

“一点点污染,那肯定难免了,”投资商不经意地回答,他振振有词地说,“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铁则,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国家都是这样比如说二十年前的塞纳河,人掉下去还没被淹死,就被毒死了,但是现在,那里可以钓鱼了。”

“你去塞纳河钓过鱼”陈太忠神情怪异地看着对方。

“没钓过鱼,”投资商见他这副模样,也不敢随意夸口,只能含糊地表示一句,“巴黎倒是去过几次,看到过河边有人钓鱼。”

“我在巴黎的办事处,距离塞纳河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陈太忠笑着摇摇头,“塞纳河最近是好一点了,但是钓上来的鱼,没人敢吃。”

看到对方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他才冷冷地笑一笑,“所以你也不用跟我绕弯子了,直接说吧,废水污染很严重吗”

“太忠,”隋彪哼一声,他有点受不了啦,这是他费尽心机引回来的项目,你一个劲儿的置疑,这是什么意思啊“有污染,咱们可以想办法控制嘛,现在的大气候,说的不是污染是发展广北那么多铁厂,天都成了灰的了,也没有领导说他们不对。”

“建厂可以,污染也可以,”陈太忠终于明确表态,他不是食古不化的圣人,这年头真的是没有污染就没有发展,“你跟我交个底,污染得有个去处不说明白,别想我支持你。”

“厂子要建在清阳河边,”投资商也受不了这夯货的刺激,于是主动表示,“废水可以直接排下去,而且排废水之前我们也要上污水处理设备的。”

“嘿,”陈太忠听得哼一声,又看一眼隋彪,“海角那边呲牙,算谁的”

清阳河的下游就是海角省,灌溉着海角的几十万亩田地,上游要是有毒水下来,那是少不得官司打了,还是跨省的官司。

“几十里地下去,有毒的也没毒了,”隋彪轻描淡写地答一句,这也是基层官员才能得出的认知,虽然不讲理,但是很贴切,流动的河水毒性再大,流上百八十公里的,也就该沉淀的沉淀,该降解的降解了。

“直排清阳河的话,这个项目我反对,”陈太忠一拍桌子,“武水这一段,还打算建风景区呢,这个项目一上,让大家看什么看死鱼”

第3610章缓慢加速下

“等风景区建好了,再抓环保也不迟嘛,”隋彪还是要争取一下,毕竟这是他找来的项目,他语重心长地发话,“太忠,北崇真的穷得太久了。”

“换条河,我就真不管了,这几十里地,毒都沉淀在北崇了,”陈太忠摇摇头,“老隋你啥话也别说,谁敢建厂,我就敢查谁,找天王老子来都没用。”

这话就说得太狠了,投资商听得心里也发怵,本来就是灰色地带的买卖,在当地得不到强有力支持的话,那还不如不干一旦投资下去,被人夺了产业咋办

“那我们再考虑一下吧,”投资商掩面而走。

看到自己多天的心血就这么随风而去,隋彪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他这个党委一把手,找个经济项目,容易吗他铁青着脸看着陈太忠,“这下你满意了”

“我又没说不让你上,”见他生气,陈太忠反倒是乐了,“我只是说,不同意废水排进清阳河,你把废水解决了,也不也就没问题了”

“那又得建在小赵乡了”隋彪怪怪地看他一眼,你喜欢王媛媛,也没必要这么上杆子帮忙吧“那里电厂的除污能力很强。”

“小赵不合适,”陈太忠摇摇头,“那里的山少地多,再建几个厂子,征地就要征到耕地了,污染也容易对耕地产生影响,闪金也不合适,那里要种苎麻,我看西王庄乡可以考虑。”

“这个倒是,”隋彪听他这么说,气儿就出得差不多了,他又指导一下政府工作,“我看可以考虑把小赵、闪金和西王庄打造成一个工业圈,多偏向西王庄一点。”

“西王庄乡的石料生产,本身就要产生不少污水,”陈太忠点点头,认可对方的说法,“那里耕地也有限,可以优先考虑发展工业。”

这一刻的和睦真是太难得了,北崇的党政一把手,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区里的发展,你一言我一语,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

凭良心说,隋彪对北崇的建设也是很上心的,以前是没机会说,现在看陈太忠也是从善如流,他索性将自己的一些设想说了出来。

“城市建设还是要晚点搞,”陈区长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设想,“我的想法是,要不就不搞,要搞就要往大里搞,街区不但要统一规划,线缆管道等全部入地,不走填埋,走地下隧道,要是条件许可,咱们还可以把旧的北崇城建起来,也是一个景观。”

“这得花多少钱”隋彪听得吓一大跳,这个工程量可就太大了,“没有七八个亿,根本下不来。”

“建委正在测算资金,估计能控制在九个亿以下,主要的费用,还是在拆迁和回迁上,”陈太忠笑着点点头,“所以现在不着急搞什么城建,修修补补的就行了。”

“北崇总共还不到二十万人,”隋彪无奈地摇摇头,“你这平均到人头上都五千了,要是只算城区内的人口,平均到每个人头上,能达到两万块。”

“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投资大一点不算什么,而且这些钱,大部分还是让咱北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