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2 / 2)

寺内大将顿时两眼一亮,再次站到了地图前。

冈部中将跟着站到地图前,伸手划过陇海线及平汉线,道:“大将阁下请看,支那政府采取的完全是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术,所有的重兵集团全部部署在山西、平汉铁路北段,长江沿岸以及徐州附近地区,徐州地区的支那主力一旦撤退,武汉北边顿时就门户洞开了,陇海线东段以及平汉线南段几乎就没有支那正规军驻防。”

“哟西。”寺内大将颇为心动道,“冈部君,你的设想很有价值,皇军的机械化兵团若是沿着陇海线、平汉线进军,最多十天就能兵临武汉城下,而此时,从徐州战场撤退的支那主力只怕还在大别山中打转吧”

武汉行营,蒋委员长官邸。

国军总参谋长兼军令部长何应钦上将行色匆匆进了蒋委员长办公室,道:“委座,刚刚收到第五战区急报,第五战区主力三十八个师已经成功突出日军重围,途中并未遭受日军之重兵集团,现战区主力已进至蒙城西北二十公里外的涡阳。”

“哦”蒋委员长闻言顿时起身,道,“已经突出来了”

“是的。”何上将道,“除了宝山旅,战区主力已经全部突围。”

蒋委员长又道:“于学忠、孙连仲还有李品仙这三路人马呢”

“卑职正要向委座汇报呢。”何上将忙道,“于学忠所部已经进驻盱胎、泗洪一线,孙连仲所部也已经进至蒙阴、新泰附近,两路人马的损失都不大,正与日军之追击兵团对峙,不过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已经被日军击溃,仅有两个师突出重围。”

听到李品仙集团军已经被大部击溃,蒋委员长却长舒了口气。

事实上,徐州会战能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已经是侥天之幸了,蒋委员长原以为聚集在徐州的六十二个师怎么也该折损大半的兵力,最终能有二十个师退守武汉就相当不错了,可现在,这六十二个师却大部保存了下来。

“徐州呢宝山旅可有什么消息”

第五战区的国军主力已经大部突围,蒋委员长又开始担心起岳维汉来了,话说徐州战区的国军主力之所以能够大部保全,当以岳维汉的功劳最大,蒋委员长从未像现在这般感激岳维汉,却也从未像现在这般忌惮岳维汉。

岳维汉不仅战术策划无人能及,其战略眼光也同样高人一等

蒋委员长为什么喜欢桂系军阀中的白副总长,却讨厌李上将,原因就是白副总长只善战术策划而缺乏战略眼光,而李上将却极具战略眼光,一个小小的广西省在李上将的苦心经营下,竟然隐隐有了与中央相抗衡的能力

还有延安那位,蒋委员长之所以如此忌惮于他,甚至不惜背负“不抵抗”的骂名也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就是因为延安那位是个真正的战略大家,此人在战略上的远见卓识甚至要远远胜过李宗忍,这样的人物,何止是绝才惊艳

现在,这份黑名单却又要加上一个新的名字了岳维汉

第三卷徐州会战第132章首战用我

第132章首战用我

徐州,宝山旅驻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宝山旅的防御工事已经基本完成,各团各营不仅修筑了坚固的地面工事,也挖出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尤其是赵欣怡领导的特务队,动员了足足两万义务劳工,更是极大地加快了地道工事的挖掘速度。

至5月4日,徐州城下已经挖出了一座地下城

此时,岳维汉正在参谋长刘毅的陪同下巡视东门外徐州火车站的地道工事。

刘毅边走边向岳维汉介绍道:“旅座你看,火车站的地道工事完全是按照您的标准来挖掘的,有多处通道与地面相通,底下不仅有交通线、军火库、粮库、休息区、伙房,甚至还有厕所,这完全就是一座地下城堡”

岳维汉道:“火车站紧邻黄河,挖掘地道时没碰上塌方吧”

刘毅忙道:“没有,徐州虽然紧邻黄河,可含水层很深,得至少往下挖十米才有地下水渗透出来,又怎么会塌方”

岳维汉又道:“没遇上管涌吧”

“还真遇上了。”刘毅道,“不过很快就自个堵住了,所以问题不大。”

事实上,黄河河床的渗水性的确很差。既便偶有管涌出现也很容易自己堵死。

这是因为黄河水的泥沙含量太高,历史上国军掘开黄河大堤时,连续几次都失败了,因为溢出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很快又将缺口重新填上了,直到最后,国军才在花园口掘堤成功,一下水淹了黄淮地区四十几县。

巡视完地道,岳维汉和刘毅刚刚上到地面,迎面就遇上了特战队长刘铁柱。

刘铁柱赶紧挺身立正,喘息道:“旅座,小鬼子来了”

“哦”岳维汉顿时目光一凝,沉声道,“鬼子在什么位置”

刘铁柱道:“铜山、萧县、郑集、杨楼还有贾汪庄都发现了大量日军,每个方向的日军少说也在两个旅团以上”

岳维汉当即回头向唐大山道:“立即通知各团、各直属营主官前来旅部开会”

说罢,岳维汉又向刘毅道:“走,回旅部”

匆匆返回旅部,岳维汉、刘毅还有刘铁柱就直奔作战室而来,刘毅一下拉开北侧墙上的帷幄,顿时露出了悬挂墙上的大幅军用地图来,刘铁柱赶紧拿起铅笔,将铜山、萧县、郑集还有杨楼以及贾汪庄的位置标了出来。

“报告”少校参谋柳忻忽然大步入内,挺身立正道,“长官部急电”

岳维汉头也不回地道:“念”

柳忻少校当即展开电文念道:“宝山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