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阁下,1859年的时候,贵国和法国不也曾到大沽口同满清进行“外交交涉”吗军事力量是外交交涉的后盾,在这一点上,中华帝国非常感谢贵国以及其它任何一个强国所给予的教导,在国际外交上,中华帝国只是一个年青的学生,但是他必将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外交原则进行自主外交”
在施肇基回答时,他不时的用“外交”、“后盾”、“实力”去提醒着格雷,现在英国根本就没有任何力量阻止中国,而他所谓的外交原则,不过只是“实力外交”的说辞罢了,可即便如此,他仍然继续说道。
“请大臣阁下相信,作为不列颠的盟友,我们非常乐意,在任何时期、任何地点,同英国展开有建设性的合作,至于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利益,我想即便是在奥斯曼帝国拒绝交涉之后,在军队不得不采取武力维护中华帝国的尊严,惩戒奥斯曼帝国的时候,我们仍将维护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利益,这一点请阁下放心,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殖民地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外交”、“后盾”、“实力”、“基本外交原则”
施肇基回答只让格雷一阵哑然,作为英国外交大臣,他清楚的知道,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整个欧洲的灯光都在熄灭”,在欧洲文明陷入战火的时候,像中国这样的新进强国,他们急欲向世界展露他们的爪牙,几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一开始,在格雷看来,德属中非、德属太平洋领地应该勉强可以填饱中国人的胃口,如果英国再作出适当的让步,或许便可以把中国牢牢的绑在英国的战车上,为此,英国默认了他们对两地的占领。
甚至在中国同德国展开私下的谈判时,英国曾向中国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英国支持荷属婆罗洲自治领的独立,以此来确保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而不是被德国“重新分割世界”的许诺所y。
重新分割世界势力范围
对于任何一个后进国家而言,这都是充满诱惑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而言,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对于英国而言,中国倒向德国将是会一场噩梦,这不仅仅意味着世界六分之一人口加入同盟国,同样也意味着吨位排名第五的中国海军将会在太平洋、印其甚至大西洋袭击英国的商船、殖民地,而最为可怕的是,受困于德国海军的牵制,英国甚至不可能派出舰队拦截中国舰队。
同时,中国陆军会向英属缅甸、马亚亚、印度进攻,随后,在舰队的护送下,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军队将会出现在有着“不列颠湖”之称的印度洋,他们会出现在非洲,会占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占领苏伊士运河,接着他们会进入地中海。
而最终这一切将会导致另一个噩梦的出现,一直摇摆不定的意大利会倒向同盟国,向英国和法国宣战,随后中国军队会出现在意大利半岛,数以百万的中国军队会从意大利向法国发起进攻,最终,中国陆军会在法国同德国军队会师。
至于英国曾抱以希望的俄罗斯战场,也会因中国倒向同盟国而发生崩溃,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军队会沿着中亚大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俄罗斯发起进攻,面对数以百万甚至千万中国军队,那些俄罗斯的“会说话的牲口”根本就不可能阻挡他们的进攻,最终,英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已经完全崩溃的局面整个欧亚非大陆,只剩下了同盟国和他们的盟友,而那时,作为中立国的美国会作出明智的选择,他们会停止向英国提供贷款,没有任何银行家会愿意向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灭亡的国家提供贷款。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也许在不列颠的附近海域皇家海军需要面对德国、中国、意大利、奥匈四国海军组成的联合舰队,在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后,皇家海军的骄傲将会沉入冰冷的大海,英国的历史将会在那一场海战之后终结。
当然这是最坏的局面,作为英国的外交大臣,格雷当然明白,在这些事件发生了一半的时候,对于伦敦而言,它会主动寻求媾和的可能,英国会毫不犹豫的把殖民地交给中国人、德国人,然后利用殖民地作为武器,挑拨同盟国,最终促成同盟国的瓦解,或许英国会失去殖民地,但是不列颠却会生存下来。
也正因如此,英国才会对中国百般忍耐,才会在很多问题上作出让步。格雷不怀疑,无论是眼前的施肇基或是南京的那位中国皇帝以及官员们都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得寸进尺的,不断的挑战着英国的底线,试图用英国的底线为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阻止他们,一定要阻止他们
在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在格雷的心间叫喊着,不断的提醒着他,英国已经不能再做出让步了,可理智却清楚的告诉他,英国必须要学会妥协
也许
在格雷陷入沉思的时候,施肇基反而是轻松自得的端起茶杯喝起了茶,茶是大吉岭的红茶,品着茶的时候,施肇基不禁想起有一次在南京,一个朋友看到南京竟然有大吉岭红茶出售时,曾咬牙切齿的说着,有一天一定带兵把大吉岭的茶园都烧了,在很多人看来,茶叶,应该只有中国才有,真的是太短视了,即便是有一天,中国直到了和英国不得不决裂的地步,两国大打出手后,而中国打到印度,那么应该像英国人一样,把印度变成中国的农产品供应地才是,说出那样的话,根本就是没有一线长远眼光。
想到这个问题,联系到英国人治理殖民地的成功,施肇基禁不住想起现的中国,在获得了德属中非以及德属新几内亚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殖民地的国家,同时,中国还要面临以前从未碰到的问题,保卫一个新的分散的帝国,同时着手开发这个帝国,以便消化经济“胜利果实”,已经成为现在中国不能避免也不可能回避战略和行政问题。但是,中国却缺乏欧洲列强的殖民经验和行政管理能力,在德属新几内亚,或许这个问题并不明显,但是在德属中非,那里还有几百万黑人。
中国唯一拥有的“治理殖民地”的经验来自朝鲜,而在朝鲜尽管袁世凯治理的非常成功,但是却犯了利用军队强制推行同样严厉的军事统治的错误,朝鲜不同于他国,中国对朝鲜拥有的上千年的宗主权,使得朝鲜人并不排斥中国的统治,而且朝鲜是作为行省纳入中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朝鲜人是与中国平等的,只有少数朝鲜精英阶层反对朝鲜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所以军事统治的核心在于利用高压政策瓦解朝鲜的精英阶层的反对,但是如果将朝鲜的经验推广到德属东非,这种统治只会令民众疏远中国,甚至为其它列强所用,最终原本创造财富的殖民地,甚至有可能变成祸乱的根源。
殖民地管理,中国不仅需要向英国这样的世界上最老牌的也是最大的殖民国家学习,更需要向德国人学习,德国的科学殖民主义或许才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对象,心下思考着这个问题,施肇基显得有些走神,可是他的这种走神看在格雷的眼中,却有了其它的意思。
“为什么会走神呢”
施肇基的心不在焉看在格雷的眼中,却让他的心下升出一丝警惕,作为一个职业外交官,他知道面前的施肇基并不是满清时代的那些外交官,现在的中国外交官大都也是职业外交官,他们是绝不会犯下像满清官员那样的错误,在这种场合同样也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