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美国的舆论却会因此进一步恶化,而且现在看来,指往中国人撤出德属新几内亚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个时候,更需要英国做点什么,中国占领德属新几内亚不仅会对美国造成冲周,同样会对英国的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造成冲击,甚至造成的冲击将远甚于中国占领德国东非,对贵国在非洲殖民地以及自治领造成的冲击”
芮施恩的话只让朱尔典一笑,他看着这位美国大使。
“我个人认为,假如,可以迫使中国同意在德属东非、德属新几内亚作出实质性的让步是不现实的,但是想迫使其同意不在两地设立海军要塞应该是可行的,或许现在英国的力量将完全陷于欧洲,但是我想假如英国和美国共同向中国提出这个要求的话,中国将不得不慎重考虑我们两国提出的要求”
朱尔典提出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意见,事实上,在接到伦敦的电令之后,他就认为可能性几乎为零,一边是已经占领的地区,一边是无法形成实际性威胁的口头交涉,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选择前者,更何况对这么一个渴望海外殖民地的国家。
“但是,伦敦会同意这个建议吗”
第20章日不落帝国的算盘
第20章日不落帝国的算盘
日不落帝国是指照耀在部分领土上的太阳落下而另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一段论述。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但是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这绝不是杰文斯的炫耀,他说的是事实,事实上,自特拉加法战役之后的百年之中,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如英国一般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挑战“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没有任何人可以撼动英国作为这个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的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永远不会遭受挑战,事实上,在欧洲大陆、在北美,总是不断涌现出挑战者,有的挑战者最终成为了英国的“朋友”,而有的挑战者则成为了英国的敌人。
英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而对于欧洲的后进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他们的梦寐以求的,为了让自己的旗帜能够享受那太阳永落下的荣耀,总会有人站出来,去挑战英国,从工业经济竞争作为开始,再到军备竞赛,最后,那就是战争。
现在,此时,特拉加法海战之后的第109个年头,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被颠覆了,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正试图用武力挑战不列颠的秩序。
战争已经打响,在伦敦,这座不列颠治下和平的发源地,日不落帝国的心脏,此时,正洋溢着爱国激情,英国卷入了战争,英国正卷入了自特拉加法海战后,真正影响国家命脉的战争,面对来自德国挑战,英国断然选择了应战。
“英国军队即无钟表,也无日历英国曾经用20年的时间来战胜拿破仑在这一场战争之中,需要多久,战争就进行多久,英国会战斗到底,直到彻底击败我们的敌人”
财政大臣劳合乔治的话表明了面对挑战,英国的决心。
“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唐宁街16号的首相办公室内,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首相用手指神经质地轻轻敲着他面前的书桌。此时他显得疲惫而烦恼,在说话时,他抬头看着眼前的海军大臣丘吉尔。
“我并不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其它的什么选择,”
丘吉尔肯定的说道。
“至少现在没有”
“你真正的意思是现在的情况真的如此绝望吗”
“要知道,中国的人口几乎是英国、法国、俄国人口的两倍,他们本土的资源非常丰富,虽然没有石油,但是他们在荷兰人的南方自治领却拥有采油权,并且拥有驻军,可以随时掌南方自治领,从而获得每年一千万吨石油的产出,而且通过九年的发展,已经工业化的中国完全可以提供战争所需要的任何武器,从致远舰舰到飞机,任何一种战场上所需要的武器”
“我们再看看中国皇帝信件吧。”
这时,第一海军大臣费舍尔却突然开口说道,他是在战争爆发后,被丘吉尔请出重新出任第一海军大臣,海军大臣,现在更是主持着整个海军的战备。
要伦敦众所周知,费舍尔是英国的亲华派,四年前他从第一海军大臣的职务上卸任后,便前往中国访问,在中国一呆就是三年,可以说,中国海军的进步,与费舍尔在任期间的多次“假公济私”不无关系。
中国皇帝的信,是中国大使馆转交的,事实上是中国发来的电报,随后由大使馆文官书写,电报的内容则对其在德属东非、德属新几内战军事行动进行了解释。
“尊敬阿斯奎斯首相。
中国建立现代之军事力量在于保卫国家免受外国侵略,过去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强大的军力,国家和民族方能保持尊严,国民方能得享安乐,而建立强大之军事力,不仅需要军力上的强大,更需要综合实力的强大,方有强大之军队,正因如此,我们向德国学习陆军,向英国学习海军,向美国学习法律,众所周知,在中国帝国建元后,德意志帝国是第一个平等待我的欧洲强国,后中德曾因两国需要签署同盟条约,而德国更给予中国大量帮助,九年间,超过十五万中国学生留学德国,近三万名德国专家于中国政府、企业工作,正在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国得已实现国家的现代变革,政府得以建成负责任之政府、企业得已成为现代之企业,可以说,没有德国,就没有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信中的内容,只让所有人一惊,没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现实却是中国对这么一个对其国家有“恩”的国家下手了。
“可以说,在中国国内存在广泛的亲德力量,可以肯定一点是,假如没有朕与内阁诸士的拖延、婉劝,中德同盟条约续约早已被国会通过,而此时中国早已为德国之同盟,向法国、俄罗斯以及英国宣战”
当秘书官念到这一句话时,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非常复杂,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中国国内存在的亲德派,这是一个在德国的帮助下实现工业化,并进而成为文明国家一员的国家,的确,正如这位皇帝所说的那样,在如此深厚的亲德情绪下,中国会成为德国的同盟一点也不稀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