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7(2 / 2)

不过,一直以来,桂太郎却能巧妙的安抚着这几位元老重臣,在伊藤博文遇刺之后,这四个主子变成三个主子,而桂太郎仍然能安抚这三位元老重臣。而到了这个时候,事情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他伺候三个主子,而是三个主子去安抚他,内里究竟是什么原因,所有人都明白。

必须要有人为将来的媾和承担责任,上一次是伊藤去承担了,为此他付出了生命为代价,而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日本会失去更多,这个时候,无论是首相或是内阁都是不宜撤换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承担这个责任。

被国民指责为“无能”的桂太郎同样想辞职了事,可他却辞不了职,同样的,这也包括他的内阁,在这个时候,三个主子捆绑着桂太郎,而桂太郎同样也捆绑着自己的内阁。

日本只能去议和,从而确保日本的存在,尽管表面上,日本举国上下看似进行着备战,可是事实上,无论是元老重臣或是内阁要员以及政府官员、陆海军高官,都明白这个事实是无可改变的。

尽管桂太郎想辞职,不愿意再出任这个首相,但是在面对三位元老重臣的时候,他依然还是相当谨慎的。

10月16日,当他在接到驻英公使林董的电报后,在第一时间就赶到元老重臣山县有朋,向山县报告中国政府提出的议和方案。尽管美国意识到问题更早,但是相比于比美国的讨论,英国反而是迅速向日本提交了议和方案,在英国政府看来,这个没有一丝现实意义的议和方案,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讨论。

山县有朋认真的看了由电报译写的公文之后,沉默了很长时间,而在他沉默的过程之中杜太郎,可以清楚的看到山县的脸色非常复杂,他的神情时而凝重,时而嘲讽,时而又带着一丝悲色。

“他在想什么”

桂太郎在心里自问一声,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答案,山县就是这么一个人,或许他是一个军人,是一个武士,但是他的心思却比很多政客更为复杂,也许,只有死去的伊藤才能猜出他在想什么。

而在沉默良久之后,山县有鹏抬起头,看着桂太郎一脸狐疑的说道,

“在人的记忆之中,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苛刻的,甚至是旨在灭亡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提出如此苛刻的议和方案。”

在伊藤去世之后,尽管尚有三位元老重臣存世,但是在这三位元老重臣之中,影响力最大的只有山县,这位陆军元帅,尤其是在海军尽覆之后,更能体现出他的价值来。

桂太郎用力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这份议和方案根本就是一件所难以理解的事情,所以他也无从正确的回答山县的问题。

山县有鹏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也没有期待桂太郎能回答自己什么问题。刚才应该只是他在那自言自语而已。

“不过,这到底是中国人的试探,还是说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一丝议和的意愿呢”

尽管嘴上喊着“在这场关系日本存亡的战争,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必须要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战斗到底。日本国民必须要下定决心以二千五百年来天赐的世代相传的皇室为中心,男女老少团结一致,誓死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但是事实上,他同样也明白,现在的日本已经失去了最后一点本钱,唯一的本钱在朝鲜,那是用来抵挡中国海军失败后,中国陆动陆军部队进攻朝鲜,从而赢得陆地优势,最终双方媾和结束,又将形成一个不败不负的局面。

为了避免这种“不败不负的尴尬”,陆军出动了几乎所有的精锐力量以及所有的火炮,沿中朝边界布属工事,过去日本人不知道什么是工事,可是这一次却学着旅顺和中国人的野战工事,构建出一条看似有些神似的“坚固防线”,理论上可以阻挡一百万中国军队持续半年的进攻。

可是现在,集中在朝鲜的近五十万军队,却成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败笔,在联合舰队战败之后,他们即不能突破对岸中国军队的防线,又不能运回日本,以保卫日本本土,而在另一方面,本土的陆地防御又几乎为零。

“不好说,也许他们是在试探,也许是为了维护英美德三国的面子,以不可接受之苛刻条件拒绝议和”

桂太郎回了一个等于不说的回答。

“那么中国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十分可疑,在山县有朋看来,中国人极为善长阴谋,他们比日本更擅长阴谋诡计,而这一次,任何判断失败,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现在的日本不能承受任何判断失误造成的后果。

“这个,我们很难猜测,现在中国倒底在想些什么”

桂太郎在说话的时候,他的心底一叹,现在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参谋本部,都在推测着中国人的下一步行动,不仅他们在推测着,就连整个日本都在猜测着,可是中国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于反常。

现在任何人都明白,只要中国人表示愿意回到谈判桌前,而且他们提出一个相对“温和”的媾和方案,日本会感激涕零的走到谈判桌前,然后象征性的争论一段时间,这也算是给国民一个交待,最后,挽回一丁点损失,日本就会爽快的在和约上签字。

而事实上,日本也一直在等待着这份媾和方案,也曾对英美两国的介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即便是再苛刻,也不会比春帆楼还要苛刻吧”

桂太郎曾经如此想到,可是当他真的看到这份由中国提出的媾和要求之后,他差点没中跳起来,这那里是媾和,分明就是想要通过条约让日本灭亡

在来见山县有朋之前,他已经考虑了几个小时,一直在思考着是什么原因,迫使中国提出这么一个条件,可最后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桂君,记得去年,美法两国家游说我们同露国举行谈判吗”

再看一眼那份媾和条件,山县有朋开口问道。

“当然”

杜太郎点头说道,怎么会不记得,自己当时也曾与起草过。

“那是在奉天战役之后,我们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可是为了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