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担心日本人的抗议,如果他们要抗议,咱们打捞三舰的主炮时,就应该已经抗议过了,而且打捞队的保密工作做的也不错,附近的海面都封锁了,过去日本人的心思不在这个上面,现在,他们的心思同样不在这个上面,过去他们担心俄国人,现在他们担心我们在国外购买军舰”
“长官,英国人是不是拒绝了我们的要求”
叶祖圭点了点头,曾经自己希望通过致远级的暴光让各国意识到旧式军舰的落后,以期能购得旧舰,但日本驻英大使却拿出英日同盟条约要求的英国履行盟友意务,不能向中国出口战舰加强中国海军,而致远的暴光,却让英国人觉得现在中国海军正跃跃欲试成为远东主导海上力量,自然对向中国海军出口军舰就没有什么兴趣。
“费舍尔将军帮了很大的忙,六艘1898年至1900年服役的轻巡洋舰,虽说老旧,但也可堪使用,不过战舰或者装甲巡洋舰是别想了,所以,咱们要把重点放在德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向咱们出售军舰,尤其是前者”
第143章决定
第143章决定求月票求定阅
“日本俄罗斯和谈今日与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大厦正式举行”
随着报童的喧喊声,在街道上行走着的人们纷纷拿驻足,或是买报,或是与他人合看一一张报纸,眉宇间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丝忧虑。
而在帝国咨议院外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帝国新任内阁即将开始进行本年度的特别军务会议,而在咨议院外的街心花园中,随时能看到享受着阳光的市民。
对于这些市民来说,他们或许忧虑未来,但似乎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他们看来,帝国一定会取得胜利,就像之前一样。
“难道又要打仗了吗”
一位怀抱着婴儿的,看着那帝国咨议院突然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帝国咨议院内在讨论什么恐怕讨论的还是特别军费开支问题,现在的帝国咨议院,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一部分权力。
“这银子,肯定是要花了,可”
走在皇宫花园内的陈默然苦笑着对身边的侍从武官说道。
“哎,海军又不是光买舰,就能解决问题的。”
侍从武官无奈地笑了笑,倒也没说什么,他同样也明白,陛下一直在努力做着太多的事情。在他缔造这个帝国时,他接手的烂摊子实在是太多了。
走到政务楼一楼的作战地图室后,面对着自己行礼的帝国海军官员匆匆地还了礼,就座在皇帝的座位上,环视着众人,陈默然开口说道。
“时间不是十分充裕,大家尽快吧。”
身为海军大臣的叶祖圭首先站了起来,对着皇帝鞠了一躬,然后说道。
“陛下,各位大臣,各位元帅、将军。今天我们讨论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两天前现在德国已经同意,向我国出售五艘维切尔斯巴赫级战舰,希望陛下能够立即批准海军购买这五艘维切尔斯巴赫级战舰”
陈默然点了点头,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帝国存在的基础就是这个帝国的武装力量,现在既然面对挑战,就更需要加强海军的军备建设,在思绪还没有完全收回来,同意叶祖圭的要求的时候,就听刘冠雄站了起来,一边反对道。
“陛下,我个人并不赞同购买维切尔斯巴赫级战舰。”
实际上过去的两天中,海军之所以没能做出决定,根本原因就在于海军内部对于维切尔斯巴赫级战舰的争论,这型战舰很难满足海军现在需要,甚至于在海军军备会议上,刘冠雄等人直接称它为“垃圾般的战舰”。
“陛下,我们需要战舰”
在加以反驳时,叶祖圭的语中略带些许不满。
陈默然并没有说什么,在开会之前,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现在海军部内的争执实际就是海军部与一线主官的争执,海军部认为能买到总好过买不到,而一线主官则认为与其买这种弱小的战舰,甚至还不如不买。
见陛下保持着沉默,刘冠雄继续说道。
“陛下,如今我们面临着来自日本的严重威胁,我们的情报显示,现在日本正在集中全部力量对军舰加以维修,预计4个月后,我们即便是成功打捞三艘战舰,与日本相比,仍是6比9,装甲巡洋舰为0比9,实力上的绝对悬殊,导致我们赢得海战的可能甚微。所以卑职认为现在我们如外购战舰,必须要尽可能的购买足够先进的战舰,而不是老旧的、火力低下的战舰。”
而叶祖圭立即接着说道。
“陛下,根据海军舰政处的计算,同时征询德国相当机构和船厂意见,我们认为或许级有着火力等方面不足,但是却可以将其240毫米主炮,更换为254毫米主炮,以便实现同镇海级采用统一口径大炮,卑职和海军参谋部认为就目前来看,反倒更为合适,我们的炮手更习惯于10英寸舰炮”
而萨镇冰则立刻说道。
“陛下,我本人并不赞同这一点。”
说着他又转身面对叶祖圭说道。
“的确,从炮重、炮尾体积等各个方面加以计算,维切尔斯巴赫级战舰的主炮塔换用阿姆斯特郎10英寸舰炮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可以将副炮更换为我军更习惯的6英寸舰炮,而且改装非常有限,或许我海军习惯10英寸舰炮和6英寸舰炮,但,我们的敌人却非常强大,我们不得不用数量有限的10英寸舰炮,去抵挡日本的12英寸舰炮的攻击,战舰数量上处于劣势、火力上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想不到,我们有什么可能赢得海战。”
而叶祖圭却颇为无奈地说道。
“陛下,我们会尽力谋求改变目前对我们不利的态势,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可能从英国购买战舰,我们也曾同美国、法国、甚至意大利、俄罗斯接触过,但各方都因自身海军力量薄弱而予以拒绝,现在只有德国,明确表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