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2 / 2)

“再则,以何人为妻,均系执政之家事,我等外人又岂能横加指责”

夫人的表情倒是让杨度心下涌出对未来的希望,执政明、夫人贤,他朝中国何愁不强,正是因在报纸上看到对夫人的一些报道,他才会大胆来伦敦,若是夫人是个毫无见地的乡间村妇,他是绝不会来此的。

“以杨度看来,执政家人,实非外人所能指责,虽执政他许为中华之帝,夫人亦可能为中之后,帝王之家无家事,可现在执政是执政而非帝王度绝不愿插手其间”

杨度放下茶碗,叹了一口气说道。

“可今时之事,非杨度所愿见,虽杨度不愿过问执政家事,可小人鼠辈却以夫人之身份为器,于国内用执政宽容之量,肆意攻击,更于乡间蒙蔽愚人愚妇,以达其不可告人之目的,杨度看于眼间,急于心头,若执政他朝为帝,实是我中华千百年之难遇圣明之君,执政之磊落,自不会理从鼠辈之胁,然愚民虽愚却为执政所依、所信,更将国家之未来托于万民之中,万民之中愚人愚妇何等之多,若为鼠辈所用,杨度恐于国家前途不利。”

这会姬丽一听,眼神不禁一黯,这正是她所担心的,若是世间诸人皆反对以自己为后,到时相公又将如何处之难道要他为了自己放弃他理应得到的回报吗还是他为了权力而放弃自己不,他都不会如果世间之人真的以此逼他作出选择的话,闭上眼睛姬丽的脸上涌现出心痛之色,若是那一幕发生的话,她或许才是最大的罪人。

“若是,真的如杨先生所说,我我会放弃”

一句话,心间的痛楚只让姬丽满面尽是无尽的痛苦,她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泪水流下来,只是任着泪水在眼中打着转。

“夫人”

杨度站起身,深鞠一躬。

“夫人之贤,举世皆知夫人之量,亦令杨度汗颜”

鞠躬起身后,杨度却又继续说着。

“以夫人之贤,却为鼠辈所迫,离开执政,又岂是扬度所愿见杨度之所从南京来伦敦,正是为解今日之难题,全执政与夫人之情,又堵天天悠悠众口于无形”

说着杨度从随身的小行李箱中取出一本书,放到了桌上。目中带泪的姬丽看着那本书,眼中流露出些诧色,

“夫人,执政府成后,执政告民众书的中提及,新法未行之时,暂以旧律为准,今日虽执政先后颁布诸多政令,然我国仍旧沿用大清律令”

“清律条例中规定:“如可嗣之人系独子,而情属同父周亲,两情相愿者,取具阖族甘结,亦准其承继两房宗祧,独子采承两房之嗣,可以娶平妻。””

几个小时后,在斯特林庄园的客厅里,杨度喝着茶,而从伦敦城内赶来的孙宝琦、张浩两人则在一旁翻看着杨度带来的大清律。他们两人是奉夫人之命来到这里,参与到这件他们本不愿参与的“家事”之中。

“执政系为独子,世人皆知,可执政叔伯是否嗣却无人知晓是否需执政承祧,娶什么双妻”

孙宝琦思索半晌后抬头问道面前的杨度。

“执政系为独子父母双亡,有无叔伯,叔伯是否绝嗣,又企是愚民所知”

孙宝琦和张浩两人点点头,的确,执政自幼游历海外,他的宗族如何,恐怕也只有执政一人知晓。

“杨先生,我只有一个问题,你为何建议执政娶双妻,再则需知夫人已承白金汉公爵之位,如执政娶双妻,只怕会激起英人恶感,恐怕到时徒生不少麻烦”

张浩道着自己的担心,为何要执政娶双妻他有些不太明白,同样的更有些担心英国人的反应,毕竟夫人并不是普通的英国女子。

“英国于香港尚尊重大清律以大清律治港,怎么到了我们这就变了个样子,英国人的问题并不是问题,英国人有可能为了执政娶了一位平妻而发动战争吗即便是削爵恐怕也要斟酌一二。”

回答张浩的问题时,杨度显得非常自信,欧人最为现实,当年夫人嫁于执政英人还道丧尽了英人贵族体面,可现在呢却称这是英国贵族中百年来最为人称道爱情。

“我们所需要顾虑的并不是英国人的感受,而是国人的感受,那些心怀异见之人,以夫人身份为质,煽动愚民,愚民不可惧,但人言尚可畏,执政以独立承姚两房,娶以双妻,那他日执政登基为帝,即需册封双后,虽有英人为后,但尚有国人为后,如此一来,愚民之口自可堵之”

当他们三人在那里谈话时,姬丽的眼神显得有些黯淡,眉间带着些苦意,爱情自私的,可现在为了顾及国民的感受,自己却不得不同意杨度的建议,一夫两妻,心想着姬丽的心中总带着些无奈,在中国呆了几年,虽已经习惯了一妻多妾,但当事情轮到自己心中时,内心的苦涩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夫人,他日帝国誓必立宪,夫人需知取舍之道”

杨度之前的建议在姬丽的耳中回荡着,假以双妻以堵天下悠悠众口,另则取舍,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姬丽明白杨度的这个建议只是为了照顾国内民众的情感,同样得也是为了相公能够顺利的登上皇位。

“对于国民来说,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中国的皇后,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给他们一个中国皇后。”

“可将来大统之承又当如何解决”

孙宝琦描了眼夫人,开口问道另一个问题。

“自当以帝国宪法为准他日中国之事皆当以法律为准,大统之承,自有宪法做保”

说罢杨度伸开手,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

“届时帝国宪法之决,非万民所能干预,需知民情不扰法度,大统之承有宪法做保,自可安然无事,现今我等所虑之事,唯双妻娶纳而已。”

第254章破裂

坐落在黄浦江西岸外滩的哥特式的江海关于光绪十九年建成,清光绪十七年,因古庙式旧关署简陋不堪,道台聂缉和江海关税务司禀准大宪,拨款兴建新关署,费2年时间,光绪十九年冬天竣工,建成一座西方教堂式关署大楼,外部建筑和内部设备较考究,有转栏、石狮、钟楼、避雷针、暖气和宽畅地报关大厅。

如果说海关是国门的象征。那么自1854年上海江海关建立江关制度后,开启这扇国门的钥匙便落入洋人之手,这座耸立于外滩哥特式的江海关大楼见证了上海自开埠以后黄浦江畔的半个世纪的屈辱。正是在这里,咸丰九年洋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在这里建立,在以后的短短三四年内,江海关这套半殖民地海关制度,被迫迅速推向全中国1个通商口岸海关。从此中国失去了关权长达近半世纪之久

此时在江海关内的江海关税务司安格联总觉的右眼皮直跳,在中国民间常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想到这个说法,再想到今天南京政府与各国进行的关税谈判。他并不认为谈判可以取得什么进展,对于来到这个国家十六年后,对这个国家他可以说是再了解不过,可这种了解只是针对于过去的满清,而不是现在的满清。

“你们会怎么做呢”

安格联看着桌面上一个小时前,南京财政部下发的公文,公文是“海关暂行附加税办法”的通文,执行日期就是今天。

“不过只是施压罢了”

吸着雪茄烟,巴弟笑说道,相比于安格联对未来的一些担心,他甚至认为,在北平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