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2 / 2)

“那么,海军大臣阁下,我建议将中国舰队暂时南撤到新加波。中国舰队有四艘君权级战列舰,太平洋舰队有两艘,可以重新组成远东舰队。到时候,或许远东舰队就能够击败和日本海军决一死战后的中国海军了”沃尔特克尔勋爵建议道。

“可以给中国舰队司令斐力曼特尔中将发电报,让他帅舰队南下吧由他担任远东舰队的司令官。在日本舰队抵达的时候,悄悄的跟上日本舰队,寻找机会。如果发现中国海军受创严重的话,可以趁机对中国海军发起进攻”海军大臣弗雷德里克威廉理查兹爵士说道。

“啊我们要对中国人不宣而战吗”沃尔特克尔勋爵惊讶的问道。根据太平洋同盟条约,英国和法国,不必第一时间对中国宣战的。不宣而战的话,恐怕会对英国的国际形象造成影响的。

“如果能够占到便宜,宣战还是没有宣战。都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我们能够取得胜利,我们就是正义的。最终我们获得了胜利,为大英帝国夺取了巨大的利益那么,我们就是大英帝国的功臣”海军大臣弗雷德里克威廉理查兹爵士说道不屑的说道。这个世界上,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况且,他也是留了余地的。如果日本海军对中国海军没有造成多大的损伤的话,那英国完全可以停止行动,不必过早的卷入到战争中去。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一旦英国舰队出现在战场上的话,很多事情就不是他现在能够决定的了。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个决定,使得英国远东舰队的数千士兵命丧太平洋。

德国柏林,德皇威廉二世和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也因为日本舰队回国的事而展开了讨论。

“陛下,随着日本舰队返回日本,这一次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很可能即将展开。接下来,就是中国和太平洋同盟之间的全面战争了。甚至英法两国都有可能加入到其中。虽然,中国已经比以前强大了很多,但是,独自面临世界上的五个强国的话,恐怕还是会吃不消的。如果英法两国不加入的话,中国或许还能够取得胜利。但如果英法两国加入的话,中国很可能会失败的。特别是海军方面,英国人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的威胁实在太大了。”提尔皮茨有些担心的说道。

“到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一把。公海舰队可以在北海上进行一场演习。不过,我希望海军部控制好规模,不要过度的刺激了英国。我们最好能够让英国派出一部分海军去远东和中国作战,但与此同时,又不会让中国输掉战争,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这样的话,对于德意志帝国是非常有好处的”威廉二世说道。国家和国家之间,向来都没有真正的朋友。中国一旦赢得战争的话,将成为远东唯一的强国,即便在世界上,恐怕也是排名前列的强国,德国必须得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是,陛下”提尔皮茨说道。尽管,这样做有些不道义,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把英国海军的实力尽可能多的消耗在远东,才能够减轻德国的压力。对于德国击败英国,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德国之所以会全力的扶持中国,在远东挑战英国的利益,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的。

日本的盟友美国和俄国,也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了。美国的西海岸舰队,已经动员了起来。尽管,原本美国是想要拖到他们的缅因级战列舰和伊利诺伊级战列舰服役后再开战的,但是现在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不过好在,他们的西海岸舰队对上中国太平洋舰队的话,还是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的。

俄国也开始了动员,只不过,他们要等到春天之后,才能够往远东地区派遣军队。

s:第一更到本月最后一天,求订阅,求月票

第三百五十章一路跟踪

感谢书友心海无泊、被被龙、大炮轰蚊子的月票

苏伊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公里105海里,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1859年动工,用了10年才得以完工。初步的计划是从三角洲沿着图梅拉河凿一条小运河和一条南支线运河通往苏伊士,一条北段至塞得港。这条运河为其他干旱地区提供了饮水,于1863年竣工。

马克思就把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

1859年运河公司以极低的工资雇用了成千上万埃及民工,强迫他们在苏伊士地峡热带沙漠地带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工地饮水十分缺乏,大批民工渴死。公司提供的伙食粗劣量少,一份饭甚至不够一个小孩充饥,多数民工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卫生条件十分恶劣,支气管炎、肝炎、肺并赤痢等疾病极为普遍,特别是瘟疫流行,夺去了大批民工生命。

1863年,伤寒席卷工地,许多民工猝然死去;1865年,工地爆发霍乱,大批民工死亡,以至连送病人去急救站的人都找不到,也无人去处置工地上死去的民工的尸体。为修建苏伊士运河,埃及12万民工为之献身,平均每千米就死亡7385人。

1875年,外债迫使帕夏said帕夏的继任者将运河的股份卖给了英国。1882年,英国骑兵进驻运河,1888年,君士坦丁堡大会公告运河为大不列颠帝国保护下的中立区,规定不论在和平还是在战争期间运河向所有国家的船只开放。此外公约还规定在运河水域里不得有任何敌对行动,并不得在其沿岸修建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