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7(2 / 2)

赵景范顿时面红耳赤。

孙元起犹自不觉,径直说了下去:“最后一点,传教是你个人行为,不能利用孙某、景惠、行止等人的名义,以免搅动地方、惑乱百姓。这五点你能做到么”

赵景范恭谨地答道:“先生教诲,学生句句铭记在心,定当时刻遵从”

“孙某之前曾教了你一些理化知识,但你现在既然矢志传道,那些东西不过是你谋生的工具,以后迟早都要被丢弃的,我这个先生就有些名不副实了。而且你们基督教中是不是对师徒关系也有明确界定不如以后你我就以郎舅相称,莫要再提什么先生、学生了”说罢孙元起挥了挥手:“你先回我半山居的宿舍小住几日,等你父母情绪平息再回去不迟。”

赵景范一怔,良久才单膝跪下,随即换成双腿,恭恭敬敬地给孙元起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着说道:“学生赵景范叩谢先生拯救教诲厚恩”

孙元起不禁回忆起当初共同寄寓在马神庙、后海的那段时光,依稀看见十岁左右的赵景范正跟在自己后面拎着书包,有模有样地学着自己的步伐走路;他瘦小的个子正伏在课桌上,一笔一划地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想到此处,孙元起也有些黯然神伤。

第四四五章知君最是梁夫子

赵景范走后,孙元起一个人在经世镇上信步而行,秘书陈训恩和卫兵则远远地缀在后面。

孙元起走得漫无目的,思绪更是漫天飞舞,好像是在思考赵景范的抉择,又好像家事、国事、天下事同时奔赴眼底涌上心头,眉头紧锁再也解不开。仔细想时,却又发现自己好像没有在思考任何事情,甚至连自己是不是在想都有些模糊不清。

眼看天色逐渐昏黑,十月份京郊山间的晚风也颇有几分凉意,孙元起才从这种混沌状态中醒悟出来,发觉自己无意识间已经来到经世大学门口,叔祖孙家鼐老大人题写的校名石碑依旧横卧在草坪上,只是当初的鎏金已经完全褪去,只剩下暗黑的笔迹;周边来来往往的学生都行色匆匆,或是赶着去校外参加饭局,或是在外面刚吃完饭急忙赶回学校上晚自习。

越过校门走进校园,便看见对着校门的绿地上影影绰绰树立着无数石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镌刻捐款人姓名的功德碑,唯有正中间那个高耸的石幢是去年年初树立的“护校之役殉难将士纪念碑”,底座上刻满了在卫校之役牺牲将士的姓名、籍贯、职务。这些牺牲的将士绝大多数都是十多二十岁的青年,本该有更灿烂的人生,结果生命却在这里画下了休止符。

孙元起不禁想起宽慈仁爱却有刚正廉直的叔祖父孙家鼐老大人,他们那辈的传统士子心目中最大的理想,应该是在忠君孝父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生晋太傅,死谥文正”的奋斗目标。老大人科举高中状元,曾任光绪帝师。又在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以乡举重逢被赐封为太子太傅,达到并超过“生晋太傅”的人生辉煌。在此末世有此荣华,完全算得上是飞黄腾达、恩遇优渥,所以他在去世前唯一的挂念就是死后能否谥为文正。

可是那些死于护校之役的青年,当时究竟有什么理念支撑才敢于与数倍于己的清军殊死搏斗。最终献出自己年青的生命是出于使命,还是形势所迫或许在他们心中,也有一个崇高的信仰吧想到此处,孙元起对着纪念碑深深鞠了三躬。

就在孙元起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咦,这不是百熙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孙元起急忙转身:“任公校长天色已经昏黑,你怎么还有雅兴出来散步你身边的这位是”

来者正是现任经世大学副校长、中国政策研究院院长兼独立评论主编的梁启超。自从去年年初接手中国政策研究院和独立评论之后,梁启超积极组织人员调查分析中国各地区、各阶层实际情况,结合中西方已有经验,为政府提供政治、经济、教育、法律、财政、军事等方面的政策参考,同时对现阶段政府和社会的弊端提出尖锐批评。为国家改革做出辛勤的劳动其中也包括替孙元起这个穿越者背黑锅的重大历史使命。

梁启超的目光依然温暖深邃,眼睛流动的神采似乎在暗夜中也放出熠熠的光彩:“梁某身边的这位名叫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又曾留学德国,之前执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想来百熙一定听过他的大名吧”

孙元起连忙拱手作礼:“原来是章太炎先生誉为浙之二将。倾国倾城的蒋百里校长孙某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只是缘悭一面。谁知今天有缘相见,竟然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之处还请百里校长恕罪”

蒋百里和蒋尊簋都是浙江人,都从杭州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的前身肄业,都曾在日本成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且都精通军事,只不过一个是学步兵蒋百里、一个是学骑兵蒋尊簋,故而被章太炎誉为“浙之二将,倾国倾城”。当时,他们俩再加上蔡锷又被称为是“南方三杰”。

蒋百里也是躬身答礼:“方震见过孙总理浙之二将不过是太炎先生抬爱。百里实在愧不敢当。而且如今浙之二将都已泯然众人,怎么比得上孙总理的学生蒋介石总长、蒋雨岩旅长那才是名符其实的国之二蒋”

蒋百里在后世军界享有盛名,尤其是力压日本陆士同学夺得天皇佩剑、在国防论中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思想两件事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被称为“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蒋百里之所以能有偌大名声,究其根源。除了本身才智过人外,还在于他的交游显赫,有众多名人的抬爱与捧场。章太炎的夸奖只是其中之一。

在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