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1 / 2)

都是仰着头。见来人是个不认识的年青陌生人门房懒得抬眼皮子。只有在塞了一大锋银子之后,才懒洋洋地起身接过名刺,进了院子前去汇报。

荣庆此次邀请袁世凯,除了联络感情之外,还有向他问计的意思。前文已经提到,去年荣庆曾提出立宪时机尚未完全成熟,需从长计议的主张,深得慈禧太后欢心。结果过完年没多久,先是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周馥联衔奏请于十二年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两个月之后慈禧太后召见湖南巡抚端方,端方也奏请预备立宪。据说,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在戎戌变法时,端方曾积极参与其中,可他是旗人而且是旗人中难得的人才,所以慈禧并没有怎么严厉惩处他。此次见面,慈禧便戏谑地问道:“当年你们要求兴办的新政,现今都已经实行,你看还有什么遗漏没办的么”言下之意,老佛爷我也是个开通民主的变法派,你们当年要是不闹腾,咱们何至于闹得这田地

端方既然是人才,自然就有人才的脾气,当即回敬道:“尚未立宪。”意思是说您现在推行的办学堂、废科举、修铁路、建工厂等新政,不过都是细枝末节,关键的君主立宪你根本还没迈步呢

慈禧并非我们后世想象的那样,天天听戏、游园、打太监,好吃、好喝、虐宫女,相反,她在处理繁忙政务的余暇,也经常阅读翻译的西方报纸、看一些外国的书籍,自然知道立宪就是走向民主。所以脸上刷地就变了颜色厉色责问道:“立宪对我大清有何好处”

端方正色答道:“立宪可以使得皇上世袭罔替“慈禧怒极反笑:“哀家今儿个总算长了见识,原来皇上也有世袭罔替的“从魏晋时代开始中国的世袭制度一般分为“世袭罔替“和“普通世袭“两种。普通世袭,就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低一级的爵位。而世袭罔替,则是世袭次数无限并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因此,各个朝代对于世袭罔替的爵位都不轻易授受。到了宋代,世袭罔替基本被取消。在明代,皇族封爵为世袭罔替。至于清代世袭同替的爵位主要是铁帽子王。

也就是说,“世袭罔替“一般说的是臣下:而作为上天之子的皇帝乃是天赐皇权,本来就是万世不移的,何来“世袭罔替“一说

不过,居然连旗人都这么说,对慈禧太后触动还是非常大。如今孙医生在日本正闹风闹雨,国内也是典情汹汹,为了安抚民心,慈禧随后便派载泽、端方、戴鸿慈、尚其亨、李盛锋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准备政治改革。

派五大臣出洋考察不要紧,这可急坏了一旁看热闹的荣庆: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去年还让我宣传不宜立宪,今年怎么就改弦更张了呢难道,我被边缘化啦

荣庆素来佩服和自己年纪一般大的袁世凯,这回见他进京,连忙请到家里小聚,想探探他口风,好揣度一下宫里头的意思。俗话说,酒为情博士,茶是色媒人。两人见面,先回忆一下过去的峥嵘岁月,然后边喝茶边研讨八大胡同的风花雪月,马上就轮到中午酒桌上互诉衷肠了,忽然有家人送来一张拜帖。好比准备颠鸾倒凤之际手机狂响一般,真是让人扫兴

荣庆拿过来一看,原来是那个洋进士、野翰林,自己本来就不待见他,如今又跑来大煞风景,恼怒之下,正准备说“不见”。,谁知道这翰林拜帖上面的字硕大无朋,袁世凯逮眼望见,不觉惊奇道:“咦,这就是经世大学那个孙元起吧”。

荣庆连忙把“不见”。两字咽回肚里,脸上堆着笑问道:“怎么,慰亭兄认识他”。

袁世凯摇摇头:“听洋人说,此人乃是格致学一代宗师,愚兄倒是想见见,不过一直缘惶一面。”。

荣庆笑道:“那今天就让慰亭兄见上一见看看究竟是“相见争如不见,呢还是“闻名不如见面,”。说罢,连忙吩咐家人将孙元起请进来。

孙元起在厅外就看见屋里坐着两个人,心中想道:坐在主位的,毫无疑问就是荣庆荣尚书了:而边上客位所坐那人想来必是袁世凯无疑。

两人见孙元起进屋,也起身相迎。在拱手问礼的瞬间,孙元起打量了这两人一下:荣庆面容严整,想来是个持正守旧之人。虽然荣庆也算的上容貌堂堂,可他站在那里,却显得渺小许多,光彩全被边上那人所掩盖。所以孙元起更多的是审视这位“对不起“中国人民”。的窃国大盗。

袁世凯是个一米五几的矮胖子,五短身材,颈粗腿短。传说中他是“西山十戾”。之一的蛤蟆精转世,看这身材,确实比拟得很到位。可是人矮,不代表气场小红朝太宗也是个矮子,可是人家到哪儿都镇得住场面的。面前这人也是这样。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王霸之气”。孙元起相信,面前这个人身上便大量蕴含。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联句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二十三岁就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i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三十出头的时候就让晚清重臣李漓章写下“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手下聚集徐世昌、段棋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锦、张勋、段芝贵、唐绍仪、李纯等一大批清末民初的杰出人物

寒瞎已毕,各自坐定。荣庆和孙元起没什么交集,孙元起跟荣庆也没什么好谈的,说了“今天天气哈哈哈”。之后,相对无言,只等着分分钟后荣尚书端茶送客,自己便溜之大吉。

谁成想袁宫保却对于西方科学兴致浓厚,拉着孙元起问东问西,一时半刻脱不开身。荣庆虽然心中有事却不好在袁世凯谈兴正浓的时候硬把孙元起赶出去,只有假装洗耳恭听的样子。

看着荣尚书不时飘过来的眼镖孙元起心中暗道一声“苦也”。:估计荣庆和袁大头准备谈些私密事,结果被自己搅黄了,如果自己还不识趣地赶快溜号,以后的小鞋可就有得穿了

正准备起身告辞,袁世凯忽然问道:“百熙你在西洋多年,你说说,君主立宪在我大清行得通么”。

这一问,让边上喝茶看热闹的荣庆大吃一惊心中暗道:“看来,这袁慰亭早就知道我的意图啊”。孙元起也愣住了:咱们不是谈科学么怎么扯到政治上来啦

见两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孙元起只好含糊地答道:“晚生从小学习理化,对于政治实在是一窍不通,不好乱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