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同柏手势一停:“端王这么向着她,我们岂非没办法了”
蓝同樱想了会儿,道:“别急,你可听说近来京内的传言了”
蓝同柏蹭了蹭她的脚,道:“就是千金之子坐明堂,避水离火方得当那个已经是街知巷闻了。”
蓝同樱手一挣,在他脸上踢了一下:“正经些,你可知是什么意思”
蓝同柏略停手:“没头没脑地,怎么猜莫非妹妹想到了”
蓝同樱哼道:“千金之子,明堂,金冠玉带你以为是说谁照我看,八九分却是说的王爷了,至于其他的,避水离火,像是在说什么征兆,亦或者什么人总之这京内,没什么事儿是偶然出现的,必然有原因在内。”
蓝同柏说道:“为什么会有关于王爷的流言”
蓝同樱手扶着下颌:“至于是谁穿的我不知道,我只觉得,这好像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
“哥哥,你记得那个小贱人是来自哪里么”
“渀佛是渝州。”
“哈哈哈”蓝同樱笑起来,几分得意,“渝州可不正好带着一个水,我倒觉得这不是什么巧合,现在只需要把跟她相关的火找出来”
蓝同柏笑道:“真不愧是妹妹,竟这么快想通了,那小贱人怎么也是想不到的”
蓝同樱脸色却又一沉,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找人把卫宸赌钱,以前曾经因此打死人命的事传扬出去哼,就算不能闹大,也要人尽皆知总归对她没有好处。”
蓝同柏道:“我都听妹妹的,这次保管办的妥妥当当。”
微微一笑,重低了头,脱了蓝同樱的白袜,看着底下那莹白小巧的玉足,顿时双眼发亮,低头亲了上去。
隔几日,京内果真传遍了端王将要迎娶的侧妃卫明媚的长兄赌博成性,打死人命的新闻。
一瞬间民间议论纷纷,大肆贬斥卫宸不说,连累对明媚也有些非议。
但幸好端王府自有人出面澄清,说王爷亲自发落了卫宸,才让流言渐渐地平息下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宫里太后召了几次端王,虽不知说些什么,但端王出宫之后,脸色就很是不好。
宫里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已经暗中传出消息,说太后召见端王,正是为了侧妃之事据说太后很不喜欢卫明媚,几次要端王解除婚约。
这一次因只是宫内流传的皇族秘闻,因此并不像是前一件一样传扬的漫天风雨,只在高门大族之间流传。
可是两件之间却并非完全没有关系,不管太后要端王取消婚约的最大原因是什么,但前一阵子那沸沸扬扬关于卫宸的流言,必然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两件大事都传到了景府之中,对于前一件传言跟后一件秘闻,所有人反应不一:有为明媚和景家担忧的,有暗中幸灾乐祸的,有漠不关心隔岸观火的
但是对明媚来说,一切如常。
对于这接踵而至的两件显然对她都有害无利的消息,明媚的反应却很平淡。甚至连景老夫人都特意把她召唤过去,温声安抚,生怕她为这些事胡思乱想,明媚却反过来劝慰老夫人。
这日,端王命人传景正卿入府,相见落座。
自从太子之事,景正卿俨然便成了端王的心腹,出入频频,也跟端王府各位厮混的极熟。
端王看着他的脸,望着他光华内敛的模样,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微笑问道:“近来府上如何”
景正卿道:“向来安好,也没什么事儿。”
“身子呢伤可都好了”仔细看看脸颊,却见疤痕已经是极淡了。
景正卿恭敬回道:“多谢王爷,已经全然无恙了,要多谢王爷送的药膏。”
当初那罐子还没用完,端王就又派人给了他一盒,后来从太医院得知,真真是一盒价值千金,甚至有些稀有的药草,就连千金也难得的。
可见端王盛情拳拳。
而对景正卿来说,若非是因对明媚势在必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欺骗端王的,因最近跟端王越发相熟,也知道他是个极好的人品,令人倾慕。
端王沉吟片刻,道:“本王当二郎是忘年之交,有些事便也不拐弯抹角了,二郎耳目聪灵,大概也听说了最近的事了吧。”
景正卿见他直接开口,便也不再回避,说道:“王爷说的可是近来有人说太后不喜欢我表妹甚至有意让王爷解除婚约我想这不过是一些闲人随口乱传的最近京内也着实有些不安定,前一阵还不知是谁,乱传卫宸的事,我瞧着像是有人故意给明媚和景府头上抹黑。”
端王一听,叹了口气,便道:“你说得没有错,可卫宸的事,或许是有人暗中抹黑,但是太后这件事”
景正卿惊道:“莫非这是真的”
端王点了点头,看他一眼,颇觉得有些对不住,说道:“不错,太后连连召我入宫,就是为了这件事。”
景正卿问道:“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好端端地”
端王道:“可记得前两天我跟你说过的那几句流传的谣言”
“千金之子,避水离火”
“不错,症结就在这两句上,”端王皱眉,忧心忡忡,“太后召我入宫,说她也听了这几句传言,而且也解开了。”
景正卿一本正经:“还请王爷指教。”
端王望着景正卿认真双眸,便道:“太后说,这水中火正是我命中大忌,而避水离火的意思她竟然说唉,你也知道,明媚来自渝州,故而这水,便说的是渝州的渝,而火你可知道,明媚小时候的小名叫什么”
景正卿色变:“下官并不知道,难道竟跟火有关”
端王闭了闭双眸,叹息道:“也不知太后从哪里找来当初在卫家的一个奶母,原来明媚小时候,卫凌曾跟她起了个乳名,就叫小火儿。”
景正卿露出震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