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东侧,临近东宫的一处精巧宫殿,这座宫殿名叫晋阳宫,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是兕子居住的地方。本来这座宫殿名叫含秀宫,后来兕子住在这里后,就被李世民改名为晋阳宫,由此可见李世民对兕子的宠爱。
晋阳宫内,兕子在回来之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寝宫里,爬在床上哭了好长时间,最后更是哭累的,竟然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宫中的侍女听到公主的哭声,也不敢上前打扰,等到兕子醒来时,已经是夜半时分。
醒来的兕子揉了揉有些红肿的双眼,再次想到父亲病重的事,不禁感到鼻子一酸,眼泪再次滴落下来,不过她知道事情已经这样了,自己再怎么哭也没用,因此很快止住眼泪。
兕子这时感到肚子很饿,算起来除了早餐外,她的午餐和晚餐都没有吃,但是兕子却没有一点的胃口,只是坐起来喝了杯热茶,然后想到父皇一直念念不忘的希望自己完婚的事。
想到自己的婚事,兕子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上官庭之,那个虽然看起来十分普通,而且与父亲、兄长没有任何相似的男子,虽然上官庭之与兕子之前为自己定下的择偶标准完全不同,但是对方却实实在在的打动了她的心,这点连兕子自己也无法否认。
摇晃的烛影中,兕子走到自己的梳妆台前,然后将上面的一个檀木盒子打开,里面放着满满一盒子的杂物,其中大部分都是上官庭之写给她的诗句,另外也有一些表达情谊的书信,甚至还有一些对方送给她的小礼物,兕子都十分珍重的放在这里,每当心情烦闷时,她都会打开盒子,然后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欣赏,这样会让她的心情很快好起来。
今天兕子心情悲痛,但却没有用这个办法让自己心情好起来,因为她知道根本没用,毕竟这关系到父亲的生死,不是男女之情可以冲淡的。
不过兕子看着盒子里的东西时,脑子中还是不自禁的想到她和上官庭之相处时的情景,这让她的嘴角也浮现几分甜蜜的笑容。不过很快兕子就叹息一声,然后目光复杂的看着盒子里的东西,过了好长时间,兕子忽然轻声自语道:“虽然这种感觉很好,但是时候结束这种若即若离的感情了,上官庭之,我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一位公主做自己的妻子”
也就在兕子自语的同一时间,长安城东市正南的一座府邸内宅,一个英俊的年轻人独自坐在月下的凉亭中,手中拿着一支折扇,打开的扇面上,画着一位秀丽无比的少女,若是仔细观看的话,就会发现画上少女的神韵与兕子一般无二,而在少女的旁边,则题着一行小字。
“明达真人赠友庭之”年轻人轻声将上面题着的小字念出,脸上的神色中满是痴情,但是语气中却带有几分痛苦。
这位年轻人自然就是上官庭之,他与兕子在道观中偶遇相识,当时兕子扮做女冠,道号为明达真人,明达是兕子的字,也就是她的闺名,除了李世民这些长辈和李愔这些兄弟姐妹外,外人很少有人知道兕子的名字,上官庭之自然也不可能从这个名字猜到什么。
“明达啊明达,你一连失踪月余,无论我怎么找都找不到,道观中的人也不肯相告,难道你真的已经厌倦了与我的相处,所以才用这种不告而别的方式,再也不与我见面了吗”上官庭之脸上的痛苦之色更甚,甚至拿起桌子上的酒壶,一连痛饮数口才停了下来。
上官庭之之所以如此痛苦,说起来也怪兕子。当初李世民从马上摔下来,接到消息的兕子立刻从道观赶回宫中,惊慌之下根本没想到与上官庭之告别,后来更是担心李世民的身体,也没心情再与对方联系,结果只知道去道观与兕子相会的上官庭之一下子失去了兕子的消息,所以才让他产生误会,以为兕子再也不想见他了。
只不过上官庭之的确是个痴情种子,哪怕是感觉自己被兕子抛弃了,却还是痴心不改,今天晚上他感到心情烦燥,也同样睡不着,所以就来到院子中,打算散散心,但是无意之间看到手中的折扇,结果一下子让他想到了兕子。
上官庭之手中的折扇是兕子送给他的礼物,而且上面还有兕子亲笔画的自画像。说起来一个女子将自己的画像送给一个男子,几乎就相当于两人定情了。上官庭之同样也这样认为,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对兕子的失踪感到更加伤心。
想到当初自己与兕子相处时的快乐,上官庭之却感到愈加的难过,甚至连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都忘了,边喝酒眼泪一边流个不停,最后酒水和泪水一同灌进口中,混合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
最后不胜酒力的上官庭之直接醉倒在凉亭中,口中却是兀自呼唤着“明达明达”
第七百二十四章公主驾到
春末夏初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当从东方升起的娇阳散发出火热的光芒时,醉卧在凉亭中的上官庭之扶着涨痛的额头,睁开迷茫的双眼看了看面前狼藉的桌面,然后又回想了一下昨天喝酒的情景,当下也是再次长叹了口气。
不过紧接着上官庭之的脸色一变,抬头看了看已经升起老高的太阳,大叫一声“糟糕”,跳起来冲进房里,以最快的速度洗漱了一下,然后套上衣衫就开始向门外狂奔。
大门外已经有仆人为他准备好了马匹,上官庭之飞身上马,然后匆匆忙忙的向自己工作的大唐曰报赶去,在经过一个路口时,看到有个包子摊,上官庭之喝了一晚上的酒,现地肚子里又空又难受,所以就让摊主给自己包了几个包子,放在随身的包里,准备当做早餐。
上官庭之本来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在去年时,他从国子监休学,然后应聘到了大唐曰报中,成为一名最初级的报社先生,这样不但可以更好的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增长自己的见识,同时也可以磨练自己的文笔与学问,等到科举开始时,他们也可以照样参加科举。
其实不少像上官庭之这样的读书人,都会在科举的间隔期选择进入报社工作,因为报社工作不但可以增长阅历,同样也能接触更多的人,为自己打下一些关系网。而且若是能报道出一则轰动的新闻,更能引来很多人的关注,这对他们曰后的科举之路来说,可以扫平许多的障碍。
上官庭之骑着马紧赶慢赶,最后还是迟了一步,当他赶到大唐曰报的报馆时,他那位古板的上司已经满脸怒火的站在签到处,另外还有几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同事低着头站在那里,看样子也是迟到被抓。
看到这种情况,上官庭之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