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在某一天的上午,有一队国子监中的学子外出游玩,刚好走到兕子出家的道观时,忽然遇到了暴雨,因此他们就到观中暂避,结果见到一身道袍的兕子,当下让他们是惊为天人,有几个轻佻的学子甚至当场做诗,婉转的向兕子表达了爱慕之情。
可惜这却惹恼了兕子,竟然把他们给赶了出去,当下这帮学子被大雨淋的是狼狈不堪。不过其中有一个名叫上官庭之的年轻士子,却是真的对兕子动了真情,被赶出道观后竟然也不躲雨,就这么呆呆的站在大门外也不走,后来还是其它的女道士可怜他,给了他一身蓑衣才没有被淋出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位上官庭之是每天必到,开始兕子以为对方和以前的追求者一样,根本没放在心上,也没打算见对方,但是这个上官庭之还真是个痴情种子,道观不让他进,他就坐在道观外面的一棵松树下等,而且等的时候也不闲着,要么抚琴要么练字,灵感来的时候还会写几首情诗送进观里。
后来上官庭之还从道观中的一位女道士口中,得知兕子是来为母亲祈福的,本来他还想打听一下兕子是哪家的小姐,可惜对方却死也不肯说。
不过在得知兕子是来祈福的消息后,上官庭之立刻做出改变,虽然还是每天都到,但却不再求见,而是坐在道观外的松树下抄写道藏,以此来替兕子向她的母亲祈福,而且一抄就是几个月。
也算是上官庭之的运气好,自从他开始抄写道藏后,长孙皇后的病情真的慢慢好转起来,结果这让兕子十分高兴,同时也对上官庭之不再那么冷淡,偶而也会邀请对方到观中一坐。
在真正的与兕子接触后,上官庭之对兕子的爱慕有增无减,只是他一介书生,脸皮也比较薄,因此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口,平时只能用一些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说起来上官庭之的家世一般,才学也不是特别出众,相貌倒是十分俊美,但兕子却也不是那种浅薄的女子,而且上官庭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达不到兕子之前的择偶要求。
但感情的事谁都说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兕子心中对上官庭之竟然真的出现了那么一丝心动,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曰久生情。
甚至长孙皇后的病都好了,她也没有离开道观,而是依旧以一个女冠的身份与上官庭之接触,而且直到现在,那个上官庭之都还不知道兕子的真正身份。只不过上官庭之的祖宗三代,却都已经被李世民查了个清清楚楚。
李愔从杨妃那里得知上官庭之的身份时,却是苦笑一声,感叹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杨妃拐带丑丑
上官庭之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名叫上官弘,在前隋时任江都宫副监,后来在江都之乱时,和李愔的外公杨广一起被杀,而他的父亲当时才九岁,被人藏了起来才幸免于难。
说起上官庭之的父亲,却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连李愔也知道这个人,只不过上官庭之的父亲出名是在李治在位时,现在却还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这个人就是上官仪。
说起上官仪,就不得不说武媚娘,在后世的历史上,上官仪担任过李治时期的宰相,因为公然上书要求废除武媚娘的皇后之位,结果被许敬宗陷害谋反,最后被处死,直到后来中宗时才被平反。另外上官仪还有一个更有名气的孙女,她就是武周朝大名鼎鼎的“女相”上官婉儿。
上官仪才华横溢,创造了一种“上官体”的制式诗,虽然没有后世的李白影响大,但却也是初唐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诗人。而且在刚刚二十岁时,就考中了进士,这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现在上官仪官任秘书郞,别看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但却相当于李世民身边的秘书,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李世民之所以一直没有提拔上官仪,就是有心要将这个人留给李治,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上官仪的器重。
上官庭之就是上官仪的嫡长子,今年才十八岁,而且他一心向学,家中虽然给他张罗了几门亲事,但却都被上官庭之拒绝了。没想到在道观中与兕子偶然邂逅,竟然让他对兕子是一见钟情,甚至连学业也抛到一边,天天在道观外面守着,结果总算是用自己的一片痴心,换来兕子的一丝心动,也许再接触一段时间,兕子会接纳对方也说不定。
“母妃,上官仪这个我见过几次,知道对方的才学和人品都没有问题,而且曰后还会得到重用,另外上官家的出身虽然低了些,但是只要兕子喜欢,倒也没有关系,不过关键是上官庭之本人的品姓如何,千万不要是个浮夸之辈啊”李愔最后又向杨妃问道。
杨妃听后则是白了李愔一眼道:“这还用你说,你父皇不但查清了上官家的祖宗三代,而且重点还查清了上官庭之从小大到的所作所为,说起来这个年轻人的才学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但却也算不错,品姓也没有问题,这点倒是和他的父亲很像,若是兕子真的能看上对方,倒也算是一桩良配。”
听到这里,李愔总算放下心来,兕子是自己最宠爱的妹妹,当然要找个好男人嫁出去。不过说实话,想到兕子要嫁人时,却让李愔心中有些酸酸的,就好像是被人夺走了一件心爱之物似的。不过女子总是要嫁人的,而且不但兕子,曰后丑丑也是要嫁人的,到时他身为父亲,估计心中更不好受,但也没有办法,否则总不能让女儿一辈子陪着自己吧
“如果兕子真的嫁给那个上官庭之的话,以后他们的女儿绝对不能叫婉儿,这件事我得提醒一下兕子”李愔低声咕哝了一声道。
“六郎你说什么呢”杨妃没听清李愔的话,有些疑惑的问道。
“噢,没什么,兕子也的确是到了嫁人的时候了,等到了她成婚的那天,无论如何我都要赶回去参加她的婚礼。”李愔笑呵呵的说道,同时眼睛中也露出一种思念之色,他已经近十年没有回过长安了,有时候真的很想再回去看一看。
“这可是你说的,我回去一定要告诉兕子,到时你要是敢失约的话,看兕子不跑来台湾找你的麻烦”杨妃也是开口笑道。以前李愔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根本没时间回长安。现在大齐已经建立,发展也走上正轨,但是李愔也成为一国的皇帝,以他的身份,再想回大唐的话,就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
“嘿嘿,我哪敢骗兕子,说起来丑丑他们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台湾长大,好多都没有见过父皇,这实在是我的疏忽,所以也该带他们回去一趟了,至少也要让他们知道长安城是什么样子。”李愔说到最后,也不禁有些感慨。无论他在海外发展成什么样子,中原永远是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