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早已经准备好了李愔,终于在初三时动身,他们这一趟走的是海路,乘船直接到达辽东湾,然后从建安城那边登陆,再一起赶到安市城。不过他这一行的队伍却是极其庞大。
王府有近一千五百名护卫,本来李愔只想带走一半,但文心却坚决要他多带一些,最后决定带走一千名护卫,其中所有虎头军当然是必不可少,另外的两百名,都是护卫中表现出色的士卒担任。这一千人分成两队,分别由虎力和周龙带领,至于虎婶,则自愿留在府中保护文心这些女眷。
光这一千护卫,再加上运送的物资,其实也用不了几艘船,但是李愔这一行,却一下子出动了近千艘船只,几乎将整个登州城的外海都给铺满了,前面的船队走了半天,后面还有船队没有离港,可谓是极其壮观。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船,主要是因为整个登州城的捕奴队都出动了,因为就在半个月前,李愔向李世民请求的那件事,终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当然了,这件事虽然是李愔起头,但是长安城中的各大新兴贵族世家,却是推动这件事成功的主力,现在终于等到了分享美味的时刻了。
第七十一章推广酒精
李愔站在船头,看着前面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的平添了几分豪情,在他的身后,则是上千只捕奴船,登州近十万以捕奴贩奴为生的人,几乎都全都在这支船队中。之所以能有如此盛况,并不是李愔的号召力有多大,而是因为前方的辽东战场,正有一块巨大的美味蛋糕正等着他们去分割品尝。
当高句丽之战刚一打响,李愔就上书李世民,建议给大唐的商人发放通行证,允许他们到战场上购买战俘,至于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大唐本来就允许买卖奴隶,战俘更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二来战俘被俘获后,不但要花人手来看管,而且还要消耗极其珍贵的军粮,人数比较多的时候,还可能爆发动乱,基于以上两点考虑,让商人参与到战争中去,不但可以为军队提供一些商品,最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将战俘卖掉,不用为战俘伤脑筋。
李愔的条建议一到长安,不但引来无数的非议,同时更引来无数人的支持。反对的人主要都认为,战争事关国家兴衰,绝对不能儿戏,让一群商人也参与到战争中去,不但有失体统,而且还可能泄露军事机密,因此坚决反对,这些人主要是以孔颖达那帮正统儒生为主。
不过支持的人却更多,而且以李孝恭、程咬金等这些武将出身的贵族为首,他们死死抓住李愔提出来的两个好处,而且以战争专家的身份,无限将两个优点放大,同时仗着人多势众,把孔颖达这些儒生骂的哑口无言。最终经过数天的讨论,李世民终于同意了李愔的建议,允许先在登州试行一下,若是可行的话,以后会形成一条律法通行。
这个消息刚一传到登州,整个登州城的捕奴队和贩奴商人都沸腾了,现在登州的捕奴队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除了像虎鲨那样的本土捕奴队外,另外大部分都是外来的捕奴队,这些都是长安城各大世家派来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在,程咬金那些新兴贵族才会如此卖力的为李愔摇旗呐喊。
“殿下,这么多的商人到辽东,万一出了什么事的话,恐怕会引起朝中之人对您的围攻啊”与李愔的志得意满不同,站在李愔身后的陆青却是一脸的担心。他们既然是王府的捕奴队,自然也要参加这次行动,毕竟要养活这么大的一支船队,每天的花费可不是小数目,惜君那个管家婆自然要将他们充分利用起来。
“嘿嘿,陆青,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件事可不是我自己在做,你看看身后的捕奴船,大部分都代表着长安各个贵族世家的利益,同时战争上的大小将领,要么是那些贵族世家出身,要么就是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他们这些人在,就算是出了什么事,也会被人压下去,绝对传不到长安去的。”李愔笑的很得意,对于用利益将人与自己捆绑在一起的手段,他用的是越来越纯熟了。
陆青本来就是个智将,只是因为对长安的形势不了解,因此才有些担心,现在听到李愔的解释,他也立刻明白了这件事的形势,就像李愔说的那样,这件事关系到长安各世家贵族的利益,再加上战场内外都有人帮着,就算出了意外,自然会有人帮着掩盖过去,根本不用他们去操心。
李愔他们船队的行进速度并不快,而且自从抵达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都里镇后,一直有捕奴船队停下,因为这些船队已经在当地找到了合适的战俘来源,正在与驻扎在当地的唐军讨价还价,若是可以的话,一手交人一手交钱,这些卖的钱要上交一半,剩下的按战功分配给军中将士。
就这样一直到五天之后,李愔他们的船队差不多已经散去大半,然后李愔从建安城登陆,又走陆路到达了安市城下,现在虽然天气还十分寒冷,但去年冬天分散的唐军,却正在慢慢向安市城下汇集,其中李绩和牛进达两个行军大总管都在这里,他们一见到李愔,自然都十分高兴。
李绩就不用说了,李愔一向和李敬业的关系很好,去他府上都不知有多少回了,再加上李愔又一向是个没正形的,李绩也一向把他当成晚辈来看,因此这一见面,自然是倍感亲切。
至于牛进达,除了高兴之外,对李愔更多的还是感激,上次就是因为李愔的提醒,让他有机会一举大败吐蕃,成为大唐的顶尖武将之一,而这次更是因为李愔的后勤支持,才使得他率领的南线战场顺利之极,根本没费多大的力气,就与李绩相汇合,可以说是轻松之极。而且高句丽的战事一定之后,他凭借着此次灭高句丽之战,威名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估计在大唐的武将中,除了李靖、李孝恭等少数几人外,就要数他牛进达了。
李愔的到来虽然让两个大总管很高兴,不过军中一切从简,自然不会像在长安城那样大排筵宴,两人只是让军中的厨子整治了一桌简单的饭菜,然后陪着李愔入座。
“六郎,军中不比长安,你这个嘴叼之人,却是要委屈一下了”李绩拍着李愔的肩膀让他坐下,同时大笑着说道。李愔府上的美食无双,同时他的嘴巴也很叼,很少能有什么美食让他开口称赞的。
“呵呵,叔父客气了,晚辈虽然是个嘴叼之人,但却也是分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