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医师 > 分节阅读 51

分节阅读 51(2 / 2)

冷冽摇了摇头笑道:“

这次看上的是一个硕士,不过人家可是在旧金山完成了七年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才的,水平比博士绝对不差”

在美国完成的住院医师培训

听了冷冽的话之后,刘明不由得眼前一亮。当年他曾在美国进修过两年时间,自然也知道那边住院医师培训的质量,顿时便有些心动了。

不过刘明还是没有马上点头,毕竟无论是从哪方面讲,美国和国内的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国外做得好,并不意味着一定能适应国内的工作。

而且,终究只有一个硕士学位,不符合最基本的硬件要求啊

仅仅就在十年前,附二院每年的新人还都以本科生为主,十年后的今天,除了少数要求低的科室之外,拥有一个博士学位是应聘正式医师的基本条件了。

看到院长有些犹豫不决,冷冽也不着急,不慌不忙的从公文袋中取出了一叠打印纸,站起来放在了刘明的桌子上。

“这些是什么东西”刘明一边翻看,一边有些纳闷儿的问道。

冷冽道:“全都是他的个人资料。包括在旧金山完成培训的情况,掌握的手术目录,旧金山医学中心神外主任对他的评价和推荐信。哦,对了,还有他发表的三篇nature的文章。”

“嗯,我先看看。”

刘明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这会儿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手上的资料上面了。

“咦”

微微一愣之后,刘明忽的抬起了头,眼中骤然闪烁着怀疑的光芒:“老冷,你刚才说什么nature三篇文章”

看着院长和自己当初一模一样的表情,在这一刻,冷冽突然间有了一种放声大笑的冲动

“是的院长,这小子去年在nature杂志的神经医学版上发表了三篇文章,全都是第一作者,而且都是原创的研究”强忍着心头的笑意,冷冽回答道。

“”

刘明拿着那一叠资料,惊讶的看着冷冽问道:“你确定”

“我确定”

冷冽认点了点头,非常肯定的说道:“我在官网上找到了那三篇文章,作者名字对,所在的单位也对而且这种事情,恐怕没有什么人敢作假吧”

“那倒是”

刘明点了点头,表示了赞同。确实,如果在这上面作假的话,这个田路也太笨了。

快速的翻看了一下田路发表的三篇文章,刘明眼中的惊讶之色越发的浓重了。虽然不是神经医学专业出身,平时也不怎么关注基础研究方面的新闻,田路研究的价值他还是大概看得懂的

待到刘明大致浏览了一边田路的资料之后,冷冽笑着问道:“怎么样院长,这个人我们神经外科能要吗”

“当然能要”

刘明条件反射般的答道:“这么优秀的人才,干嘛不要”

“好嘞”

冷冽马上就点了点头道:“既然您同意了,那我就放心了。”

“呃”

刘明微微一愣,随即马上反应过来,只好苦笑不得的摇了摇头道:“好你个老冷算了,既然你看准了,那就抓紧时间吧,可别让其他医院给抢走了。”

“不会”

冷冽极有信心的摇了摇头,马上接着说道:“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放过了”

第八十一章杂事

“喂,请问是哪位”

“哦,是你啊哈哈,好久不见了啊是啊,我回国了,以后准备在京都工作对,就是明天晚上,周六大家都有时间嘛好,等定好地方了给你打电话啊”

“好的,再见。”

笑呵呵的放下手中的电话,田路把打好的豆浆倒进杯子里,然后从橱柜里摸出糖罐,狠狠的加了两大勺。

“嘿好甜”

搅上一搅之后,田路轻轻的喝了一口,立刻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冯林这个单身汉很少做饭,厨房里各种各样的家伙什倒是应有尽有,中午左右无事,田路便给自己打了一壶豆浆。说来也怪,白豆浆田路实在是喝不下去,放很多糖的糖豆浆他却非常喜欢。也正因为这样,平时他几乎是不喝这玩意儿的。

不过,今天开心,不管了。

冯林家在十七楼,全朝南,视野开阔,阳光充足。田路坐在沙发上,吃着自己摊的鸡蛋饼,美美的喝着豆浆,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处在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

工作定了,下月一号就去医院报到。叶兰会坐今天晚上的火车来京都,在京都的其他三个同班同学,也约好了会在周五晚上聚一聚,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顺利,这不由得让田路心情非常的愉快。

吃过了午餐,正悠然自得的看着电视,手机铃声又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是冷冽的号码,田路连忙按通了接听键。

“小田,研究所那边联系好了,人家对你的研究也非常的有兴趣,回头我陪你去一趟具体谈谈吧”

电话那头的冷冽十分兴奋的说道。

这么快就联系好了

田路心中顿时大喜,连忙点头道:“冷老师,我随时都有空,今天过去都可以的”

“这恐怕不行,我下午还有手术要做的。”

冷冽一听,连忙拒绝道:“而且时间很不凑巧,他们主任明天也要要出国两周,今天去也不太合适。这样吧,等你正式上班,人家刚好也就了,到时候咱们找个日子过去好了。”

“那行”

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田路定了定神,点头应道。

随口又问了一下田路的房子等问题之后,冷冽就挂了电话,而田路这时候也没心思继续看电视了,干脆直接换上衣服,走出了小区。

依着田路不浪费时间的习惯,在和冷冽敲定工作的事情之后,立刻便请他帮忙联系京师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准备继续自己在基础上面的研究。

当然,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规模不大,无论是科研条件还是设备都很难满足田路的需要,这并不是问题。京师大学医学院的很多研究所都是可以对外开放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借用,或者租用他们的设备。再不济的话,甚至可以去租用京师大学本部,或者其他院校的设备。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一个基础的研究平台。田路自己能够有一个实验室,哪怕是非常小的实验室,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