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2 / 2)

乔安邦又转头对李逸风二人道:“李逸风、李居鹏,你们二人各率本部官兵立即向凤阳县城周围运动,封锁凤阳县城内日军的所有退路,准备围攻

还有一点,为了避免行踪暴露,各团所有卡车一律留下,全体官兵抄小路夜间急行军,务必在天亮之前到达指定位置。”

“是”李逸风、曹二、李居鹏三人同时挺身应道。

“行了,执行命令吧”乔安邦摆了摆手肃然示意道。

三人齐齐敬礼,旋即纷纷转身领命大步离去。

目送三人离去后,乔安邦刚想转身,站在一旁的装甲旅旅长张旭东开口问道:“总座,我们装甲旅什么时候行动”

“你们好好休息吧,等天亮之后,各团全部到达预定位置之后,在协助一师、二师进攻”乔安邦回答道。

“是”张旭东敬了一礼,旋即转身离去。

夜色倥偬,凤阳城里日军第13师团司令部灯火通明,师团长获州立兵中将和参谋长钿勇三郎大佐以及几位参谋副官还在围着地图商讨下一步的反击计划。

他们此时对于救国军数万大军渡过淮河的消息还浑然不知,所以还在筹划着等第26旅团重建完成后,再次向凤阳峡、天马峰一带进攻,以报一箭之仇。

参谋长钿勇三郎指着地图夸夸而谈道:“根据第58联队带回来的情报,支那人的总兵力应该是步兵三个团,三千余人,除此之外还有一支规模颇大的装甲部队。”抗日时期,国军一个团编制通常一千余号人,和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差不多。

“如果不是这支装甲部队,第116联队和58联队也绝对不会败得这么惨。”获州立兵咬牙切齿的恨声道。

“师团长说得对,如果支那人没有这支装甲部队,我们现在就可以向他们发起进攻,重新夺回天马峰和凤阳峡阵地,将他们全歼在淮河南岸。”钿勇三郎点头附和道。

“钿勇君,看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对付支那人装甲战车部队的办法了,不然就算等到第26旅团重建后,恐怕也难以取胜。”获州立兵眉头紧蹙道。

“将军,依卑职愚见,对付支那人的装甲战车,无外乎两种办法,第一依靠皇军航空部队进行轰炸,第二就是装备足够的反坦克枪和火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钿勇三郎想了想道。

“支那战车部队机动性差,加上其指挥官狡猾大大滴,航空兵想要一击必中,难如登天。”获州立兵叹了口气道:“看来只有向方面军司令部申请给我部多配备一些反坦克火炮了,此外立即将全师团所有的反坦克火炮以及20毫米反坦克枪集中起来,以便于对付支那人的装甲战车。”

“嗯,卑职明白”钿勇三郎点头应道。

“另外钿勇君,立即向方面军司令部发电请求柳川司令官天亮之后派遣航空兵侦查一下淮河北岸以及南岸支那军阵地的情况,最好能够搜索到支那装甲部队的藏身之地,摧毁它们”获州立兵道。

“哈伊”钿勇三郎再次点头应道,旋即挎着军刀转身离去。

凤阳峡、救国军一师的两个步兵团以及师部各直属部队纷纷下了山,绕道向凤阳县城东北方向运动而去。

与此同时,三师三个主力团以及师部直属部队也从天马峰一带出发,朝凤阳县城西南方向运动,早在一师和三师之前,曹二便率领二师兵分两路朝西泉镇以及二铺镇奔去,三个师、八个团借着夜色的掩护,纷纷开始了行动。

一张无形的死亡之网正悄悄的向获州立兵和他的第13师团头上笼罩而下,这一次如果救国军成功全歼了第13师团,那就可以再次创造一个奇迹,抗日战争以来首次消灭师团建制的日军,更能够粉碎日军华中日军北上与华北日军会合,将南北战场连成一片的战略企图。

s:更新晚了,多谢大秦英雄的打赏,恭贺足下成为本书堂主,堂主威武,大秦英雄威武

另外快到月底了,书评区还有五百书评悬赏积分没有发放,到了月底就要清零重算了,本来是一千多,我给所有打赏的人都加精送分了,现在大家有想要积分的可以到书评区随便留言,我会尽快发放。十二点还有一章。

第168章:包围凤阳

第168章:包围凤阳

第169章:进攻凤阳

第169章:进攻凤阳昨日第二更

凤阳至西泉镇的土公路上,二师师长曹二正率领部队趁夜疾行。

二师原有三个主力步兵团,加上师部直属通讯营、警卫营和一个炮兵团以及一个负责运输的汽车辎重团,总兵力一万余人左右。

但由于二师第三步兵团在出发前被乔安邦下令留在了根据地担任根据地的卫戍任务,所以二师少了一个主力团,不过现在乔安邦又将第一师的一团抽调了过来,二师的兵力也就恢复如初了。

因为这次需要分兵阻击鬼子,而且两路日军的兵力都有一个师团的规模,所以曹二便将整个二师包括师部直属警卫营、炮兵团一分为二,一路由一师一团团长封况率领,负责二铺镇的防御。

一路由曹二亲自率领进驻西泉镇,随军疾行,曹二不时站在路边的土坡上挥手催促部队:“快,加快行军”西泉镇距离凤阳县城足有二十余公里,如果加快行军速度,恐怕在天亮之前很难赶到,而且天亮之后主力部队就要围攻凤阳了,到时日军势必向周围友军求援,所以曹二必须尽快率部队赶到西泉镇一带,并且抢在日军援军到来之前修筑防御工事。

在曹二的催促下,数千将士不由得纷纷加快了脚步。现在支撑将士们作战的信念不再是只是保家卫国,守土卫疆等一些口号,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来自于华北广大沦陷区。

在沦陷区,他们亲眼目睹了日军一系列暴行,国土沦丧,同胞荼炭,整个华北大地哀鸿遍地,亿万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知识青年不顾路途遥远,怀着一腔热血千里迢迢赶到雉和集投笔从戎,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能够早一日驱逐日寇,收复失地,拯救亿万同胞,所以从此他们有了为之浴血奋战的目标和信仰,那就是保卫我中华之国土,捍卫我华夏之尊严,头可断,血可流,民族尊严不能辱。

所以,现在他们迫不及待的想与日寇交战,在战场上倾泻洗刷那压抑已久的屈辱和民族负罪感,作为一名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不能御低于国门之外,重现我汉唐雄风,复我中华汉人之尚武,他们枉读圣贤书。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宋末、当少帝投海殉国之时,江南之士相从殉国多达数十万,整个中国精英阶层随着宋忘而损失殆尽,所以才有了“后世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恸说法。

到了二十世纪,从今尊称华夏为天朝、宗主国的倭寇,竟然胆敢刀兵相加,兵祸以至,藐视我华夏为支那,所有华夏儿女岂不羞矣

我们的民族自称“汉”;我们的华人被叫“唐”人;我们的文化被称作“华夏”文明;我们的国家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央之国”“华夏”,何意也高贵而典雅,“中国”何意也天下之中心也,如此辉煌的伟名是谁为我们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