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峡、救一师的两个步兵团以及师部各直属部队纷纷下了山,绕道向凤阳县城东北方向运动而去。
与此同时,三师三个主力团以及师部直属部队也从天马峰一带出发,朝凤阳县城西南方向运动,早在一师和三师之前,曹二便率领二师兵分两路朝西泉镇以及二铺镇奔去,三个师、八个团借着夜色的掩护,纷纷开始了行动。
一张无形的死亡之网正悄悄的向获州立兵和他的第13师团头上笼罩而下,这一次如果救成功全歼了第13师团,那就可以再次创造一个奇迹,抗日战争以来首次消灭师团建制的日军,更能够粉碎日军华中日军北上与华北日军会合,将南北战场连成一片的战略企图。
s:更新晚了,多谢大秦英雄的打赏,恭贺足下成为本书堂主,堂主威武,大秦英雄威武
另外快到月底了,书评区还有五百书评悬赏积分没有发放,到了月底就要清零重算了,本来是一千多,我给所有打赏的人都加精送分了,现在大家有想要积分的可以到书评区随便留言,我会尽快发放。十二点还有一章。
第168章:包围凤阳
第168章:包围凤阳
第169章:进攻凤阳
第169章:进攻凤阳昨日第二更
凤阳至西泉镇的土公路上,二师师长曹二正率领部队趁夜疾行。
二师原有三个主力步兵团,加上师部直属通讯营、警卫营和一个炮兵团以及一个负责运输的汽车辎重团,总兵力一万余人左右。
但由于二师第三步兵团在出发前被乔安邦下令留在了根据地担任根据地的卫戍任务,所以二师少了一个主力团,不过现在乔安邦又将第一师的一团抽调了过来,二师的兵力也就恢复如初了。
因为这次需要分兵阻击鬼子,而且两路日军的兵力都有一个师团的规模,所以曹二便将整个二师包括师部直属警卫营、炮兵团一分为二,一路由一师一团团长封况率领,负责二铺镇的防御。
一路由曹二亲自率领进驻西泉镇,随军疾行,曹二不时站在路边的土坡上挥手催促部队:“快,加快行军”西泉镇距离凤阳县城足有二十余公里,如果加快行军速度,恐怕在天亮之前很难赶到,而且天亮之后主力部队就要围攻凤阳了,到时日军势必向周围友军求援,所以曹二必须尽快率部队赶到西泉镇一带,并且抢在日军援军到来之前修筑防御工事。
在曹二的催促下,数千将士不由得纷纷加快了脚步。现在支撑将士们作战的信念不再是只是保家卫国,守土卫疆等一些口号,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来自于华北广大沦陷区。
在沦陷区,他们亲眼目睹了日军一系列暴行,国土沦丧,同胞荼炭,整个华北大地哀鸿遍地,亿万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知识青年不顾路途遥远,怀着一腔热血千里迢迢赶到雉和集投笔从戎,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能够早一日驱逐日寇,收复失地,拯救亿万同胞,所以从此他们有了为之浴血奋战的目标和信仰,那就是保卫我中华之国土,捍卫我华夏之尊严,头可断,血可流,民族尊严不能辱。
所以,现在他们迫不及待的想与日寇交战,在战场上倾泻洗刷那压抑已久的屈辱和民族负罪感,作为一名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不能御低于国门之外,重现我汉唐雄风,复我中华汉人之尚武,他们枉读圣贤书。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宋末、当少帝投海殉国之时,江南之士相从殉国多达数十万,整个中国精英阶层随着宋忘而损失殆尽,所以才有了“后世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恸说法。
到了二十世纪,从今尊称华夏为天朝、宗主国的倭寇,竟然胆敢刀兵相加,兵祸以至,藐视我华夏为支那,所有华夏儿女岂不羞矣
我们的民族自称“汉”;我们的华人被叫“唐”人;我们的文化被称作“华夏”文明;我们的国家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央之国”“华夏”,何意也高贵而典雅,“中国”何意也天下之中心也,如此辉煌的伟名是谁为我们赢得
是我们的祖先,是他们,一只手握着宝剑砍下敌人的头颅,一只手拿着书籍保持着最高贵的礼仪,以无限的野心,永不衰竭的,拓展着华夏族的生存空间。1000年的征战,1000年的教化,不知道踏平了多少国家,不知灭绝了多少民族,直到有一天,当他们将视眼所及的所有肥美土地收入囊中,当他们的面前只有大漠和沙滩时,他们才停下了脚步,他们的武力和高贵让他的所有邻居,全都匍匐拜倒,在他们面前屈膝,而且是自愿的称臣,这些惶恐的邻居敬畏地送给祖先一个伟大的国号“中国”,意思是“世界之中心”
我们伟大的祖先,他们勇敢而聪慧,他们重荣誉而轻生死,他们讲信义而鄙狡诈,他们重文明而藐野蛮,他们爱自由而厌樊笼,“富贵不能y,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其志”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
可是到了今天,区区当年我华夏附属,蛮夷之国,竟能裹挟百万之兵寇我华夏,妄图灭我种族,自居华夏,思前想后,全体国人岂能不醒
自从乔安邦和他的部队横空出世以来,接连取得了一系列空前大捷,大大鼓舞了国人抗日之决心,更是加快了华夏儿女觉醒之进度。
这才有了乔安邦在雉和集振臂一呼,全国各地爱国志士数十万相从的壮观场面,才会让蒋委员长忌惮的暗中打压。
如果说,蒙灭宋、清窥明是我炎黄子孙全民族的灾难,那么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中华民族第三次灾难,这次灾难不下于以往任何一次。
蒙灭宋,几乎尽屠我北方汉人,满清倾覆我汉人江山,更是有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惨案,三百年来多少汉家男儿倒在了反清复明的血路上。
南京保卫战,如果不是乔安邦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那么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悲剧肯定还会发生,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岂是一言半语可以描绘的出来的。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华夏之殇,稍有不慎,中华民族就有灭亡的危险,所以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唤醒了绝大部分同胞的抵抗意识,唤醒了华夏儿女复我中华的决心。
言归正传,当曹二率领部队还在朝西泉镇急行军时,一师第一团团长封况带着另外一路部队已经赶到了二铺镇。
这并不是说,封况所部的行军速度要快于曹二所部,而是因为,二铺镇距离凤阳仅十多公里,比西泉镇的路程要少一半。
到了二铺镇后,封况当即命令部队就地挖掘战壕,修筑掩体,构筑防御工事,二铺镇及周围村庄的百姓也被惊动了,得知打了回来,要修筑阵地,数以千计的百姓纷纷自愿走出了家门,扛着自家的锄头、铁锹等工具帮助修筑阵地。
有了百姓们的帮忙,封况所部的阵地挖掘进度十分之快,未及天亮,主体阵地已经大致完成,只需要修整一番便可投入使用了。
二铺镇上的一处民房里,封况的团指挥部设在了这里,趁着部队修筑阵地的空当,封况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
可能是太困了,不曾想一觉就睡到了天亮。察觉到了一丝凉气,封况猛然惊醒过来,见外面天气已经放亮,封况火急火燎的大声道:“警卫员,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叫醒我阵地修的怎么样了鬼子来了没有”话音未落便拿起桌子上的配枪大步朝团部外面走去。
一直守在团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