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6(1 / 2)

通术竟无人知晓。

等到北魏太武帝即位,佛教寺庙遍地开花,圈得田产越来越多,逼得平民无田,太武帝便开始抑制佛教发展,强制一部分僧侣还俗。智休这个小沙弥还未等到真正剃度成为手持“度牒”的比丘,就被寺里发了二两碎银赶下了山。

那年全国到处都是还俗的僧侣,没有谋生技能,又身无恒产,许多僧人们蓄起头发还俗娶妻立业;智休从小在庙里长大,除了当和尚从来没想过其他出路,跌跌撞撞流浪几年,亲规戒律严防死守,白瞎了一身小成的神通术,一根筋靠着化缘将神州名山走了个遍。

误打误撞叩开佛修宗派大门时,智休一脸菜色,到让有心引他修佛的前辈十分惊讶。

找到了同道,智休对名利又没有追求心,便安心在深山中呆下来,每日与诸僧论经,修习神通术,倒也过得快活。

第一世活到一百二十岁时无疾而终,引他入门的佛修前辈认定他是良材美质,可惜此生浑噩未明佛义至死都是少年时单纯心性,便用秘术标示其魂,使智休转世也能保存前世的记忆。

第二世他却是个樵夫,中年妻离子散遁入空门,修到了死前上辈子的记忆才复苏,便又浪费了一世。

第三世他是个名士。

第四世岁月飞逝,一直到第七世,他出生大富之家,因胎里带来的病因,养到七八岁上,家中请名医买药钱用了足有千金,最后听从一个老和尚的建议寄养在庙中,那胎病才慢慢好了。

十七八岁时不顾家人反对,到底皈依了佛门。

二十几岁父母先后亡故,寡母重病时张着早哭瞎的眼让他还俗,彼时智休前几世的记忆已经苏醒,哪里肯依从。

寡母去后,亲族纷纷指责,他散尽家业后消失无踪。

第七世勤勉无歇,到底是辜负母意,晚年孤身一人在野庙苦修,却还是没找到真正的“佛”。

至于第八世,就是林洛然所见的“智休”了,生在华夏最动乱黑暗的年代,比起前几世来,生而知前生,是觉醒最早的一次。

历经几世,他觉得自己似乎悟到了什么,要去细究,脑中仍是茫茫一片空白。

第八世生而宿慧,智休找到第一世时加入的佛宗,收他入门的佛宗前辈早已离开此界,几世累积之下,他佛法精湛,神通玄妙,自然被佛宗所接纳。

按照第一世的辈分,他在佛宗已经很老很老的前辈,自然地位超然。

只是一日没有真正“悟”,智休便一直是小沙弥身份,如是几十年,某日林洛然为了净化金陵血池地宫的煞气叩开避世佛宗大门,第一次看见智休,他仍是那身份超然的“小沙弥”。

几世的经历娓娓道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听得林洛然和沐天南聚精会神。

智休侧头一笑:

“说来还要谢过林居士,若非金陵地宫那场法师,小僧想来还要走几世弯路。任你通读经义,神通妙法,不知自己是何人,到头来鹤发老皮,也是一堆枯骨。

金陵一事后,佛宗再次现世,及至地球浩劫,小僧奔走与苦难间,由自己的生死,窥见到这世间的苦楚,才隐隐明了,为何修了几世佛,俱是一场空。

佛陀又称觉者,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浑浑噩噩历经七世,是小僧在自觉,眼前这满目苍夷的星球,正是小僧要使众生觉悟的“觉他”境界。”

使婆娑国众生觉悟

别说狂热的信徒僧侣,就是万千怨灵都要耗费无数功夫,萍水相逢,林洛然自问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这步的。

看智休说的轻描淡写,实则坚定,林洛然便知他找到了自己的修行路。

或许万水千山之外他日再相逢,智休就脱去小沙弥身份了吧。

七世修佛始知“觉他”,林洛然正为智休高兴,不妨智休站起身舒缓了下手脚。

“林居士欲寻亲友,离开婆娑星后一直向西,许有收获终是小僧修行浅薄,天眼通在林居士身上效果太淡。”

小沙弥带着些歉意,实则林洛然听他一句指点,已经是惊喜交加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西行觅故泄天机

智休已经下定决定要管婆娑星的烂摊子,事关他几世修佛的厚积薄发,林洛然也不好发表意见,虽罗邺河源头浓郁的香料味还让人想起鼠妖和它的婆娑弥教而心生不适,她和沐天南已经决定通过星际传送阵离开。

万千怨灵被困树顶,既是对星际传送阵的看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保护。智休为林洛然二人在怨灵中开辟出一条通道,检查了下阵法并无损坏却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林洛然对次灵界一无所知,智休当年也是被殷山宗一路追杀辗转来到婆娑星,传送位置都是随意定的并无坐标。

进入传送阵后,还是在沐天南的提醒下她想起自己还有玉石台阶这个“星图”。

拿出来端详一番,第二层台阶背面有一星辰是亮起的“红点”,莫不就是两人所在的婆娑星

想起智休说离开婆娑星后一直向西许有收获,林洛然心中一动,尝试用神识将星图中婆娑星与它西边最近的星辰光点相连,细细的白线方连上,安放了灵石的星际传送阵光华流转,竟自行运转起来

来不及同智休作别,林洛然和沐天南就消失在传送阵光幕中。

这次传送是两颗相邻星球,时间要比被辛元萍从天魁星暗算至婆娑星要短的多。

不太舒服的传送过程很快过去,林洛然和沐天南走出传送阵,发现这端的传送阵建在一个安静的石殿中,推开门走出去入目竟是一个极热闹的坊市。

同样的人种肤色,鳞次栉比的屋宇,地上铺着一色的青砖,身着华夏古装的男女老少们行走其间,对走出石屋的两人视若不见。

兜售符箓的,卖练气功法的,异乡扑鼻的酒楼,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给人穿越时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