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雪儿被秦城说中心事,心中大恼,但是眼下局势让她只能佯装自然道:“大匈奴雄兵百万,何须借兵”
“也是。”秦城很认同的点点头,旋即话锋一转道:“不过,即便是匈奴之前有雄兵百万,这些年被大汉杀了不下一二十万了,应该没有那么多了吧公主这些年是不是忘记作调查了”
“秦城,休得猖狂”伊雪儿猛然大喝,气的一拍案桌,意识到失态的她连忙平复了一下心境,好不容易将怒气屈辱感和恨意压下,这才悠悠道:“本公主尝在中原多年,对汉人也有些了解。本公主曾听说,无故施利必有后图,事前许利事后必当厚图。不知大汉之前对查哈地三族许以重利是否也是因为如此”
伊雪儿此言一出,查木错脸色变了变,看向秦城的目光中也带上了怀疑。而伊雪儿并没有停下来,她早就看到了查木错手中的礼单,因而心中已然有了些猜测,这便接着道:“本公主在中原时听过一个故事,故事说中原战国时,齐国与楚国一同伐秦,秦为解己国之围,答应向楚国贡献六百里商於之地以求楚国退兵。楚国目光短浅便答应了。后来秦国击退齐国之后,楚国向秦国讨要商於之地时,秦国却坚持声称自己当初只答应了楚国六里地。最终,楚国一无所获,继而向秦国开战,却因为国力不济被打得大败,反而只能割地求和。不知秦将军可否知道这个典故”
伊雪儿笑着说完,神色已经恢复了平静,甚至有些得意,她知道查木错不是傻子,肯定听明白自己的话了。她的意思是说,别看大汉现在给了你们重礼,但也只是为了应对大匈奴的权宜之计,等战后没了我大匈奴的威胁,大汉肯定不会给你兑现那些许诺的好处的而你们,却只能吃瘪,因为你们根本不可能打得赢大汉。
果然,查木错听完伊雪儿的话,再看秦城时,眼中已经不只有怀疑了,还有些愠怒。这不是查木错没有立场,而是伊雪儿分析的确实在理,也很现实。
第三百四十二章俘你回大汉
伊雪儿的如意算盘打得很明确,秦城既然只身来找查木错,就定然不是找茬的,只可能是示好,姑且不说自己现在还能不能在乌桓搬到救兵,总之绝对不能让秦城得逞。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便只能挑拨大汉和乌桓之间的关系。至于如何挑拨离间,跟上回一样,不过是让乌桓明白大汉对他们乃是不怀好意便可。
所以伊雪儿对自己方才那番言论还是很有信心的,她相信只要乌桓想清楚其中的关节,便不难做出决策。
不料秦城只是淡然的笑了笑,道:“公主对我大汉历史能如此了解,实在是难得,不过公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二为何让本将来为公主解答。秦国与楚国乃是敌国,秦国更是夺了楚国的商於之地,这与今时之势不同,细想之下,岂止是不同,根本就是相反的因为大汉是乌桓之友,更赠乌桓以地。再者,楚王乃是酒色之徒,岂能与乌桓王相比其三,秦不能胜齐楚,因而才施展诡计,但如今,我大汉何惧尔匈奴,要行此手段”
说到最后一句时,秦城声音大了不少,显得极为自信和霸气。
“虽有不同,但祸心一样”秦城如此蔑视匈奴,气得伊雪儿拍案而起。
“公主仅凭一人之念,便将没影儿的事强加大汉之身,颠倒黑白,是何居心难道我等心里当真不知吗”秦城也“唰”的站起身,争锋相对道。
“乌桓王大汉乃是狼子野心之国,今日攻我大匈奴,明日便会轮到你乌桓大匈奴若亡,乌桓焉能独存唇亡齿寒,乌桓王难道不知”伊雪儿向查木错抱拳,大声急切道。
“一派胡言”秦城大声叱责,“匈奴屡犯大汉之境,才有大汉自保之举,谈何主动进攻乌桓乃大汉之友邦,互存互容,大汉焉有进攻乌桓之理反倒是你匈奴,连年征伐,不过是想为草原霸主耳”
“你秦城你血口喷人大匈奴世代与大汉和亲友好,而刘彻继位之后便发动马邑之围,不过是想令周邦臣服,以图王图霸业发动战争的是你们,不是我等”伊雪儿气的浑身微微颤抖,指着秦城怒斥。
“公主好一番伶牙俐齿难道匈奴连年入侵汉境抢掠,便不准我等反击了吗大汉远嫁公主入草原,而你等何时断绝过对汉境的侵扰大汉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你等,却是好逸恶劳,强盗心性”秦城反唇相讥。
“大匈奴只是夺尔等一些财务以资生活,可你等却要灭大匈奴的国”
“公主说对了只要匈奴一日不停止对大汉侵扰,大汉便一日不息刀兵,至死方休”
“你”
“你什么你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匈奴侵我大汉七十余年,今日我大汉便要找回尊严,灭你之国,永绝后患如此,大汉可宁,草原可宁”
两人好一番论战争吵,完全陷入了忘我的状态,将一旁目瞪口呆的查木错完全当成了空气。
查木错看着此刻毫无风度骂在一起的两人,一颗心纠结到了极点,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特么怎么感觉这一切都不关我的事了
半响,查木错见两人已经脸红耳赤,就要有了大打出手的架势,终于忍不住低声道:“两位,可否停一停”
怎料秦城和伊雪儿已经完全代入了各自民族保卫者的角色,压根儿就没听见他在说什么。
查木错咽了咽唾沫,忍不住委屈的大喊:“两位秦将军,伊雪公主,本王还没说话呢”
秦城和伊雪儿同时转过头,不悦的看着查木错,道:“一边儿呆着去”
“”查木错。
特么这是老子的王帐好不好
良久之后,秦城和伊雪儿好不容易闭上了嘴。
查木错这才得以吐露心声:“乌桓无意夹在大汉与大匈奴中间,实在是时势不让乌桓安生。也罢,本王知晓两位都是大才,两国都是当世强国,乌桓只是一末流耳。两位就不要再为难我乌桓了吧两国之间的争斗,自即日起,本王不再过问,也不再插手。乌桓与大匈奴和大汉都是朋友,互不攻伐。
两位,请便”
乌桓本是小国,夹在汉匈之间确实很难做人,因为两国都不是他得罪得起的,所以他只能虚以委蛇。查木错这一番话,看似是被逼无奈,实则是以退为进,暂时将自己从大汉和匈奴的争斗中摘出来,至于日后如何,就看两国谁的砝码重了。而两国为了不给自己多树立一个敌人,也必然不会去真为难乌桓,反而会去拉拢他。
所以在这场争斗中,乌桓才是当之无愧的赢家。因为他几乎是不用一兵一卒,不仅得到查哈地的草场,还收到了匈奴和大汉的重礼,而查木错要做的,就是这个时候摆出一副苦脸便可以了。
秦城和伊雪儿也知道既然两人在这里碰面了,查木错就不可能偏信任何一方,现在查木错将乌桓摘取出来,两不相干虽然不符合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