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738

分节阅读 738(2 / 2)

这时门口传来宦官的禀报声,“殿下,杨洗马在殿外候,说有要事禀报殿下。”

“让他进来”

李建成放下红笔回到自己位子坐下,片刻,杨峻匆匆走进太囘子书房,躬身施一礼“参见太囘子殿下。”

“有什么事吗”

“回禀殿下,刚才尹贵平来我微臣,有一件事要禀报殿下。”

李建成眉头一皱,“你就直接说,不要吞吞吐吐。”

“是”

杨峻行一礼,又继续道:“是尹德妃让她父亲转告殿下,今天秦王向圣上提出了更换巴蜀主将的建议,要求撤回齐王。”

李建成囘立刻坐直了身子这正是他想知道之事秦王把他支走到底和父皇谈了什么

他当然知道不是为了什么家事,没想到尹德妃给了他答案,果然是巴蜀之军,这既在李建成的意料之中,同时也让他感到十分愤怒。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秦王竟然还在谋取军权,李建成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圣上有没有答应”

“好像是答应了。”杨峻低声答道。

“浑婆”李建成捏紧了拳头忍不住尊出声来。

李建成最终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对杨峻挥挥手,“你先去吧我想安静一下。”

“微臣告退。”

杨峻行一礼退了下去,他刚退下不久,一名宦官又禀报道:“陈相国求见殿下。”

李建成叹了一口气,“请他进来。”

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起涌来,令他头痛不已,更重要是大唐王朝的颓势让他心中总是沉甸甸的,无法振奋起精神,他甚至有点怀疑,父皇这个时候把政务大权交给他,就是有推卸责任的意思。

陈叔达快步走了书房,急匆匆道“殿下,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圣上封段志玄为益州行台总管,这是什么意思”

李建成冷笑了六声,“这就是秦王所谓的家事,他认为齐王守不住巴蜀,要求撤回齐王,而父皇答应了他的请求,竟然没有先征求我的意见。”

陈叔达沉吟一下道:“卑职认为这或许并不是坏事。

“为什么”

“殿下,圣上其实一点也不糊涂,他把兵符交给秦王时,竟然把京城的四只虎符去掉了,这说明圣上对秦王也有防备之心,他既然答应秦王换人,肯定会给殿下补偿,卑职认为,圣上极可能会把京城的军权交给殿下。”

李建成眉头皱成一团,虽然陈叔达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他总觉得这里面没有那么简单,他现在连自己父皇的心思都琢磨不透了。

陈叔达仿佛明白李建成的担忧,他微微一笑,又继续解释道:“殿下,卑职认为圣上的心思其实很简单,他要稳定,他把军政大权放给殿下和秦王,就是要划清你们二人的界线,这条界线就是一个内,一个外,殿下主内,京城之事由殿下做主,秦王主外,京城以外的事务由秦王决策,所以他才会答应巴蜀换帅,并把汉中的军权也交给秦王,也正是这样,圣上在最后关头把守卫京城的军权剥离出来,这显然就是要把京城的军队交给殿下。”

李建成缓缓点头,自己虽然没有看透父皇的心思,但陈叔达显然是看透了,其实萧瑀也看诱了,所以他才支持父皇的军政分权,也罢大唐现在确实是需要稳定,把齐王换回来也未必是坏事。

“好吧多谢陈相国的解惑,我也希望父皇早日把京城的军权交给我,手中没有军权,心中总是不踏实。”

李建成叹息一声,在时局动荡的今天,军权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杨峻向太囘子汇报情况时,已经是黄昏时分,朝廷早已下朝,杨峻的东宫太囘子洗马本来就是闲职,他没有什么事情,便也离开了东宫。

杨峻骑马出了朱雀门,沿着朱雀大道缓缓向前走着,他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为官二十余年,却只混到一个太囘子洗马的从五品闲官。

当年他可是杨家的嫡长孙,祖父杨素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还记得祖父给说过,将来他继承楚公之爵,在朝中为相,元庆从武,在边疆掌兵,一文一武,可保杨家三十年的昌盛。

可是祖父也没有想到,世事竟是如此无常,他没有继承楚公之爵,更没有拜相,相反,杨囘元囘庆却要统一天下了,成为天下之君,恐怕祖父做梦也想不到。

前天他接到了母亲从太原写来的信,让他去向杨囘元囘庆道歉,并给父亲守孝三年认罪,毕竟是兄弟,就算得不到高官显职,但至少高爵厚禄没有问题,杨峻这才知道母亲偷偷跑去了太原,杨囘元囘庆封了她一品夫人。

这件事让杨峻极为恼火,让他去给杨囘元囘庆低头认罪,他做不到,他的兄弟杨嵘是个软骨头,或许杨嵘会低头认罪。

但他杨峻不会,他宁可做个平头小民,安安静静地过后半辈子,也绝不愿失去自己的尊严,他从小就不会向杨囘元囘庆道歉,现在更不会。

杨峻的府邸在利人市旁边的延平坊,是一座占地六亩的中宅,他的家境很不错,祖父去世前分给他不少家产,除了利人市拥有一座绸缎店铺和丰厚的钱财之外,他在陈仓县还有一座占地十顷的庄园,也是祖父给他。

杨峻回到府中,他刚进门,妻子便迎了上来,“夫郎,客堂有人在等候。”

杨峻眉头一皱,“是什么人”

“就是上次来的那个张先生。”

杨峻心中一惊,连忙对妻子道:“把门关上,若有客人来访,就说我身体不适,不便见客,不管是谁都不见。”

杨峻妻子见丈夫神色紧张,连忙点点头,关门去了,杨峻则忧心忡忡向客堂快步走去,走进堂下,只见一人正背着手,欣赏墙上的字画,他听见了脚步,回头笑道:“可是杨使君回来了”

杨峻缓缓走上客堂,拱拱手见礼,“让张将军久等了。”

此人名叫张公瑾,最早也是瓦岗军大将,是翟让部下,李密和翟让火并后,大肆清洗翟让旧部,张公瑾和尉迟恭有旧交,便离开了瓦岗军来找尉迟恭,被尉迟恭推荐给了李世民。

张公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深得李世民信赖,被封为骠骑将军,做了秦王幕僚。

不久前长孙元忌奉命去镇守大散关,便由张公瑾接管了唐风,成为了李世民的情报头子,今天张公瑾便是奉李世民之命来见杨峻。

两人分宾主落座,张公瑾微微笑道:“听说杨使君母亲去了太原,杨使君怎么不想去太原谋一份前途”

不愧是唐风头子,消息果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