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679

分节阅读 679(2 / 2)

“第一个底线是我要石堡城以西的全部土地,双方可以以赤岭至连云山为界,赤岭以西,包括河源郡和西海郡归我大隋,以东归唐朝。”

谢思礼明白杨元庆这个底线,其实就是把河湟地区的畜牧区全部夺走,农业区留给唐朝,彻底断绝他们的战马来源。

“卑职明白殿下的用意。”

杨元庆见他明白,便又笑道:“第二个底线在中原,原本划为中立区的南阳郡和淅阳郡归大隋,以襄阳郡为界,襄阳郡以南归唐朝,以北归大隋,你明白我的用意吗”

谢思礼略一思索,便道:“殿下可是想断绝关中和荆襄的直接联系”

杨元庆点点头,“正是如此,还有我的第三个底线,首先是放开隋唐间的贸易,其实是严禁唐朝铸造假银钱,一旦被我抓住证据,那就意味着战争开始,最后是不准限制双方民众移民,无论是隋朝民众迁去关中,还是关中移民迁去河东,都应该允许,不准官府和军队阻止。”

谢思礼沉思了片刻,他觉得河湟底线和荆襄底线唐朝可能会接受,但后面三个条件中的贸易和移民,可能唐朝会为难,尤其是移民,这个是一国之大忌,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殿下,卑职估计移民这一条,可能会有问题,他们不会答应。”

杨元庆微微笑了起来,“其实第三条,他们答不答应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荆襄和河湟,用第三条来逼迫他们答应前面两条。”

谢思礼这才恍然大悟,赞道:“殿下果然高名,那卑职再想问,条约期限呢”

“期限可以答应他们,他们要三年给三年,要一年给一年,这个你决定。”

“卑职明白了。”

谢思礼暗暗忖道:倒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自己若答应得太爽快的话。

就在杨元庆给谢思礼交代三个底线的同时,李建成也在向陈叔达面授机宜。

“杨元庆的钱粮估计也是个幌子。他最后还是要和我们谈土地,我估计他心里已经想到了,晚上且听听他们主动提出什么条件,这一次是他们主动,我们考虑能不能接受。”

陈叔达犹豫一下道:“其实微臣觉得钱粮不是不可以,因为谢思礼已经松口,可以减半。那就是五十万石粮食和二十五万贯钱,我们也不用一次付给对方,分三年付。这样不光是我们负担小,而且可以拖延和平时间,为我们养精蓄锐做准备。殿下以为呢”

李建成摇了摇头,“这个我和父皇谈过,我们都认为分期付钱粮,对方肯定不会答应,而且他们已经减半,怎么可能再答应三年,除非是不减半,可是不减半,一年三十万石粮食我们也拿不出,还是听听他们的方案。”

“那微臣能不能试一试。减半加三年。”

李建成想了想,“可以一试。”

谈判在晚上继续进行,果然不出李建成的意料,当陈叔达提出钱粮减半,然后再分三年支付的条件时。谢思礼当场拒绝,毫不犹豫,非常明确地拒绝了他的提案。

“我们就是考虑到唐朝一次拿不出百万石粮食和五十万贯钱,所以才同意减半支付,减半的前提就是一次性支付,在双方签约协议一个月内。必须全部支付完毕,如果一定要分三年支付,也可以,那就是最初的条件,百万石粮食和五十万贯钱,这是我们最大的让步。”

陈叔达心中苦笑不已,杨元庆果然毫不含糊,将唐朝的老底摸得清清楚楚,无奈之下,他只得道:“那就说土地吧能否请你们提出条件来,我来考虑考虑。”

谢思礼这才不慌不忙道:“我们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是河湟谷地全部隋朝,也就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

谢思礼继续大开口,将杨元庆提出了赤岭、连云山一线,向东推移上千里,将金城以西的土地全部囊括了。

这三个条件听得陈叔达目瞪口呆。

“不行”

李建成断然拒绝了隋朝的条件,怎么可能,把河湟谷地全部给隋朝,当初他们灭掉西秦国时,是多么艰难,死了多少将士,现在可好,全部统统拱手送给隋朝吗他怎么向父皇交代,怎么向国人交代

还是后面三条,停止铸造假银钱他可以答应,全面开放隋唐之间贸易,他也可以答应,因为贸易肯定禁不住。

李建成明知开放贸易会导致大量银钱涌入,但他也没有办法,只有隋朝有白银,白银就有办法流入。

关键是放开移民,这个他决不能答应,因为隋朝推行均田制,而唐朝没有推行,这必然会导致大量关中佃农和农奴逃往中原,去接受百顷授田,税赋还不比唐朝重,这会酿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最后一条,关于移民,我决不能答应,另外河湟需要再谈一谈,这太过份了,我回去没办法交代,让请他们也让步,其余都可以答应。”

隋唐间的谈判足足谈了三天,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承认目前各自的实际控制范围,赤岭及连云山以西的河源郡和西海郡划给隋朝;东面以襄阳郡为界,唐军完全从中原退出;全面放开两国贸易,唐朝不得破坏隋朝发行银钱等等。

在最后的合约期限上,唐朝坚持和解三年,隋朝只答应一年,最后双方各自让一步,双方停战两年。

杨元庆和李建成分别在新的停战协议上签署了名字,并盖下了大印,次日一早,杨元庆率领大军返回太原,终于结束了两个月来的战斗。

第一百三十章三思后行

更新时间:20133717:10:50本章字数:5047

房玄龄的住宅离秦王府不远,相距不过百步,这是李世民特地给他买下的一座民宅,占地五亩,虽然不是豪门巨宅,但也绿树成荫,幽静清雅,房玄龄深为喜爱。

一早,房玄龄匆匆从府中出来,在台阶前,两名王府侍卫正牵马等着他。

“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房玄龄抱拳笑道。

“不敢,是我们打扰先生休息,先先请吧”

两名侍卫将战马牵上前,房玄龄翻身上马,向秦王府而去,相距不过百步,三人很快便到了王府。

这时,却迎面见唐风副统领王太从府中出来,房玄龄的脸立刻沉了下来,昨晚他和长孙无忌喝酒,说了不少话,尽管长孙无忌没有明说,但房玄龄猜到了一点点内幕,秦王可能干了天大的蠢事。

这让房玄龄又惊又怒,又极为担忧,这件事秦王居然没有和他商量,他几乎一夜未眠,无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