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符接过令箭看了看,又问道:“什么口信”
校尉沉声道:“今天中午杨元庆率军南下银矿山,只剩下会宁县北面的裴仁基一万五千军,盛将军希望和殿下分工,北面的裴仁基部由我们对付,南面去矿山的杨元庆只有一万骑兵,就由殿下负责歼灭,功劳三七开,殿下占七分。”
李神符仰天大笑,盛彦师的如意打算真的是绝妙无比,居然让自己去对付杨元庆,好像还给自己占了大便宜,盛彦师是希望自己和杨元庆两败俱伤,然后他在来攫取这个大功劳,顺便把自己的军队也收归己有,难怪太子视他为心腹,果然是很有心计啊
李神符脸一沉,“我是郡王,是河西行军元帅,轮不到他盛彦师来安排我,既然圣旨是命我保住会宁,那这里就由我来做主。”
“可是殿下,盛将军已经率军北上去迎战裴仁基的军队了。”
“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何干”
李神符怒喝一声,猛地一抽战马,向数里外的黄河疾奔而去,他现在要赶去县城,稍事补给并休息后,再安排作战。
李神符一路冷笑不已,居然想用既成事实来要挟自己,圣上给他手谕上写得很清楚,让他来救会宁郡,而不是来救盛彦师,盛彦师的死活与他何干
当李神符赶到会宁县时,会宁县已是一座空城,只有百余名守兵,为首军官正是盛彦师亲兵校尉孙达。
孙达随后也赶来了,他把守城的士兵都叫到自己身边,众人翻身上马,孙达在马上拱手施一礼,怒气冲冲道:“殿下是皇室宗亲,不是我惹得起,既然殿下不肯接受盛将军的安排,那我只好去回禀盛将军,殿下请保重吧”
说完,他一挥手,“我们走”
百余骑兵跟着催马而走,迅速向北边疾奔而去,李神符重重哼了一声,却没有阻拦他们,他倒是希望盛彦师能回来,自己正好接管了他的军队。
一直望着骑兵队走远,他回头命道:“全军进城,立刻埋锅做饭”
这里说明一下,会宁郡的郡治是凉川县,前面一直写凉川县,这几天写成了会宁县,是老高弄错了,也不好再改,只能将错就错,望大家海涵
另外周一了,向大家求一张推荐票。
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一章故技重施
更新时间:20133417:09:14本章字数:4753
县城内的情形使李神符有些愣住了,所有房屋都被夷为平地,到处是瓦砾土石,木头则堆在城墙边,俨如一座小山,近千顶大帐紧挨着扎在县城内,一座挨一座,几乎将巴掌大的县城撑满。
不过一转念,李神符便明白过来,县城太小,容不下两万军队,盛彦师便把城内民众赶走,房屋夷平,木头用来烧火,也是一种权宜之计。
此时,天色已到黄昏时分,士兵们经过一天一夜的疾奔,早已又累又饿,不等李神符下令,他们纷纷抢占营盘,喝水吃饭,铺毯睡觉,城内忙乱成一团。
“大帅,这样扎营,容易被隋军火攻。”一名偏将小心翼翼地提醒李神符。
李神符也正为这件事犯愁,这么密集的营帐,如果隋军从城外射火箭进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在野外扎营也容易被偷袭和火攻,更加危险,他沉思片刻便令道:“传我的命令,拆去一半营帐”
李神符考虑到营帐不要这么密集,分散扎营,就算被火攻或许也能抢救,但他的命令却引来唐军士兵们的怨声载道,大家都已经分配了营帐,各自安排好了住宿,现在又要拆去一半的营帐,谁也不愿意搬走。
吵吵嚷嚷,咒骂吼叫,甚至为争夺营帐而发生了斗殴,营地里乱成一团,行军司马赵曙万般无奈,只得跑来向李神符禀报:“大帅,士兵们太疲惫了,都不肯搬营,乱成一团。”
李神符怒道:“难道我的军令没有用吗”
这时一名手下将领劝道:“大帅,其实分散扎营也没有用,夜晚风太大,真被火攻也难以躲开。不如多派巡哨探子,把四周严密封锁,一旦有情况,我们可以离开撤离城池。”
李神符见天色已晚,士兵们疲惫不堪,经不起折腾了,更重要是手下说得有道理,分散营帐还是不能防御火攻。
无奈。他只得点了点头。对副将李翰文令道:“在外围派出一千巡哨,十里之内都要严密监视,若有任何异常,都要来禀报。”
一千名唐军风驰电掣般向城外奔去,在四周十里内撒下了严密的巡视网。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城内的喧杂声也慢慢消失了。疲惫的士兵们都沉沉入睡,只有城头上千余名士兵在来回巡逻,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的情景。
在南方十余里外。杨元庆立马在一座雪丘之上,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清晰可见的城池,李神符入城在他的意料之中。李神符没有怀疑到盛彦师已投降隋军,这是整个战局成败的关键。
身后罗士信笑道:“我现在才明白殿下的请君入瓮之计,这城池不就是一个瓮吗”
程咬金却有点忧心忡忡道:“用火烧,是不是有点太残忍。。”
旁边罗士信都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悲天悯人了程咬金咧一下嘴。“我不是可怜他们,我是说,这么多军队烧死可惜了。”
“他们可以选择,不想死就投降。”
杨元庆冷哼一声,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巡哨士兵领着一名骑兵疾奔而至,骑兵上前躬身禀报:“启禀殿下,裴总管让我传来消息,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动手。”
“什么时候了”杨元庆回头问道。
“回禀殿下,马上要一更了。”
约好的时间即将到来,杨元庆对骑兵道:“告诉裴总管,以城内火光为号,按原计划行动。”
“遵命”骑兵行一礼,调转马头,疾奔而去。
杨元庆抬头看了看月色,月如玉盘,在一片片轻薄的乌云中穿行,皎洁的月色如银光般地洒在大地上,雪夜静谧,这原本是一个牵着女人手在月光下漫步的夜晚,但此时月光却掩饰不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