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将军,具体唐军人数不知。”
秦琼也知道军堡容量不大,最多也只能容下八百人,他毫不犹豫下令,“立刻渡河。夷平乌云堡”
大军浩浩荡荡走进了刺骨的黄河冰面,向对岸的延安郡快速行军而去。
杨元庆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抵达了会宁郡,入夜,一万骑兵在离会宁县约五十里外的一座山谷里驻扎下来,士兵们在平凉郡获得了数百顶帐篷,使他们在寒风呼啸的山谷内也有了栖身之处。
隋军在山谷里找到一处长约两里凹谷。正好可以扎营,也没有凛冽的寒风侵袭,他们行军了一天一夜,都已经疲惫不堪,吃罢干粮后便沉沉入睡了,战马也进了大帐,也士兵们一起过夜。
在数百顶营帐中间,一顶大帐还亮着灯光,那里便是杨元庆的帅帐,已经一更时分,他还没有入睡,帐外断断续续传来凄厉的寒风吼叫声,不时一阵飞沙走石,密集的细小石块噼噼啪啪地打在大帐上。
帐内却十分宁静,灯光明亮,虽然杨元庆贵为楚王,是新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和掌控人,但在军旅中他却始终把握着一个原则,和士兵同甘共苦,包括吃同样的饭菜和干粮,甚至住宿也是一样。
他的大帐中陈设简单,地上铺着两张羊皮,再有一条军毯裹身,和士兵们完全一样,稍微不同的是,他有一张小桌子和一口书箱。
另外在大帐中间摆放着一架沙盘,是关内道的沙盘,长宽皆是一丈,也是由十六块小沙盘拼成,此时,杨元庆就站在沙盘前,考虑着他的关内道计划。
在沙盘上插着几名白旗,分别插在会宁郡、弘化郡、延安郡南部、北地郡、上郡和安定郡内,这是五万唐军所分布的位置,另外在河西走廊上的武威郡和张掖郡内又部署着三万唐军,在河湟地区同样也部署有三万唐军。
但这一次,杨元庆暂不考虑河湟地区,在他手中拿着几面红旗,包括他手中的一万骑兵,裴仁基的一万五千丰州军,以及秦琼带来的三万军,共五万五千军队。
这一次不仅要收复自己原有的地盘,同时还要谋取更大的利益。
杨元庆的目光落在了河西走廊上,河西走廊是唐军军马基地,唐军八成以上的战马都是来自河西走廊,他得到了苏定方的情报,唐王朝在河西走廊的几大牧场内养了四十万匹战马,已经渐渐到了出栏期,即将配置唐军。
杨元庆本来不急于考虑河西,但四十万匹战马,这个无比庞大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延安郡的火油,他怎么能让这数十万匹战马落入唐军的手中
杨元庆的脸上露出了冷冷的笑意,他探身向前,将手中小红旗插上了河西走廊。
第一百一十八章咬金请缨
更新时间:20133317:07:19本章字数:5132
天渐渐亮了,山谷里的妖风呼吼也渐渐停止,山谷外,一名骑兵疾奔而至,刚到山谷口,嗖的一支鸣镝射至,插在骑兵面前,骑兵拉紧缰绳,战马前蹄高高跃起,他抬头望去,只见两边山崖上站满了巡哨士兵。
山谷里冲出一支骑兵,将他团团围住,弓弩指着他,“是什么人”骑兵校尉厉声喝问。
“在下是斥候贺得胜,奉裴总管之命,给楚王殿下报信。”
校尉给旁边人使了眼色,众人上前,仔细搜查了他,这才带着他向楚王大帐而去。
帅帐内,杨元庆正坐在桌前批阅奏折,他也是在等候裴仁基的消息,斥候带信已去了三天,应该有消息回来了,这时,帐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殿下,送信的斥候回来了。”
“带来他进来”
杨元庆放下笔,心中充满了期待,片刻,几名亲兵将斥候贺得胜带了进来,贺得胜单膝跪下,行了一礼,“卑职贺得胜,参见楚王殿下”
“见到裴总管了吗”杨元庆笑眯眯问道。
“见到了,卑职带来了他的信。”
贺得胜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杨元庆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信中裴仁基讲述了他的会宁郡战术,杨元庆眼睛忽然一亮,他快步站起身,快步走到沙盘前,找到了插在会宁县旁边的白旗,那是两万唐军的驻扎之地。
裴仁基手中有一万五千人,他准备将五千人部署在黄河对岸。用以拦截唐军逃向河西,同时也是防御武威郡唐军赶来支援。
果然不错,杨元庆不由暗赞裴仁基考虑问题周全,不过裴仁基的这个伏兵对岸的想法却使杨元庆想到了一条绝妙之策,他又回头问斥候贺得胜,“现在裴总管何处”
“裴总管现在会宁县以北约五十里之外,等待着殿下的命令。”
杨元庆凝神思索片刻。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他把信交给了贺得胜,笑道:“再辛苦你一趟。把此信火速交给裴总管。”
“愿为殿下效力”贺得胜毫不犹豫接过了信。
贺得胜不辞辛劳的态度让杨元庆很满意,又想到他是自己的故人之子,怎么也该关照一下。杨元庆点了点头,“从现在开始,升你为斥候校尉,另外多带几名弟兄,防止路上出意外。”
贺得胜大喜,“遵令”他施一礼,快步出去了。
杨元庆又走回沙盘前,背着手注视着沙盘,这次,他看的却不是会宁县。而是河西走廊,不知多了多久,他若有所感,一回头,见一名亲兵站在帐门处。欲言又止。
“什么事”
“启禀殿下,程将军求见。”
程咬金求见杨元庆微微一怔,他会有什么事,随即令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程咬金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下。“末将参见殿下”
“起来吧”
杨元庆已坐回了位子,瞥他一眼问:“有什么事吗”
或许是在对突厥战役中终于独挡一面的缘故,程咬金忽然对当大将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有了追求,渴望着自己也能像罗士信一样,领兵出征。
但他也明白,自己从前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为了扭转杨元庆对自己的印象,这一次他是主动请缨跟随南下。
程咬金有些扭捏道:“末将有个想法,不知殿下是否能同意”
“你说吧什么想法,我听着。”杨元庆也有点奇怪,他感觉程咬金的态度和从前不太一样。
”殿下,或许末将能说服盛彦师投降。”
“为什么”杨元庆注视着他,盛彦师肯投降固然是好,可是程咬金凭什么能劝说盛彦师,杨元庆心中有些不解。
程咬金犹豫了一下,这里面涉及一些他的丑闻,他实在不想说,可是不说,杨元庆又不会相信他,终于,他鼓足勇气道:“殿下,末将当年为给老母治病,曾经背着老母走遍天下,因为要养活老母,还要治病,需要很多钱,所以也干了不少偷鸡摸狗之事,有一次在梁郡虞城县,我偷一家大户,结果失手,被主人抓住了,这家主人问明情况,知道我是为救老母,他不但不抓我见官,还送给我五百吊钱,令我一直感激至今。”
“这个人就是盛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