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574

分节阅读 574(2 / 2)

李世民沉默了,半晌道:“可是这不是能轻易改善,我也不想这样,先生有什么办法吗”

房玄龄淡淡一笑道:“这就是我来殿下说的事情,无论如何,殿下要把所有军权掌握在手中,如果让太子掌一部分军权,将来殿下的事业必然就会毁在这一部分未掌握的军权之上”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三十三章北邙祭祖

更新时间:201311620:54:40本章字数:5126

就在唐军刚刚撤离洛阳,杨元庆率领五万大军便杀到了洛阳城下

洛阳城北数里外,隋军在谷水南岸扎下了临时大营,营门外,三千骑兵队列整齐,仪仗威武,杨元庆金盔铁甲,手握战刀,目光冷厉地注视着数里外的徽安门

这时洛阳北城门大开,鼓乐喧天,一队队鼓乐手和仪仗队鱼贯而出,王世充世子王应玄带领数十名文武大臣从城内出来,却没有看见王世充的影子

王应玄原是郑朝太子,在王世充去除帝号后,他变成了世子,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在洛阳的权力,他依然掌握着朝政

王应玄在士兵引领下,一直走到杨元面前,双膝跪下,后面数十名大臣也跟着跪了下来,王应玄含泪道:“殿下救我们于危亡,此大恩大德,我们铭记于心,当以忠心来回报殿下之恩”

说到这里,他又将一只装满了洛阳泥土的金瓶高高举起,朗声道:“这是洛阳之土,特将此土献给大隋楚王殿下,以示郑王对大隋的忠诚”

杨元庆的目光变得和蔼起来,他翻身下马接过金瓶,交给亲兵,将王应玄扶起,微微笑道:“我能体会郑王的忠义,不知郑王殿下为何不见”

王应玄叹了口气,“家父指挥守军抗击唐军,已经五天五夜未合眼,唐军撤走,他便病倒了,家父病体难支,不能亲自出迎,让我转达他对楚王殿下的深深歉意”

杨元庆当然知道王世充只是找个借口不见自己,他也能理解王世充的心情,从皇帝降格为王,这种耻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王世充不愧是枭雄之辈,竟然能坦然接受

不过这样也好,他和王世充见面也会尴尬,不见对双方都有好处,杨元庆便点点头“也请代我问候郑王殿下,我希望他身体早日康复,去太原觐见皇帝陛下”

“我一定向家父转告殿下的问候,另外,唐军西撤,不知殿下可需要我们出兵相助”

这才是王应玄最关心的问题,他们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军权,如果杨元庆要他们协助那极可能就是要夺取他们的军权

如果不要那就是他们还能保持独立,现在杨元庆为刀俎,他们为鱼肉他们已经身不由己,事关能否生存,此时王应玄的心都悬了起来

杨元庆明白他的担忧淡淡一笑,“你们兵力不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就留下守城”

王应玄大喜,这就是杨元庆准他们继续拥兵了,他深深施一礼,“多谢殿下之恩,我们一定坚守洛阳,绝不让李唐东进一步”

回到大营谢思礼有些遗憾地叹息道:“殿下今天为何不趁机夺取洛阳,反而让王世充继续领兵,王世充是枭雄之辈,野心勃勃,他安肯真的效忠于大隋”

杨元庆笑了笑,“我怎会不知道王世充只有洛阳、弘农两郡,他势力能发展到哪里去留下他他永远是唐朝门前的一颗钉子,绕都绕不过,王世充此人奸诈狡猾,他比谁都明白生存之道,若离开我他立刻会被唐朝像臭虫一样捏死”

“可是他今天居然托辞不来见殿下,也太无礼了”谢思礼心中还是有一点耿耿于怀

杨元庆负手一笑“他毕竟是枭雄之辈,能有勇气去除帝号已是不易,做人要存三分素心,也不能太过分逼他,我就当给他留一点面子”

王世充已经从皇宫里搬出来,住在郑王府内,也就是原齐王杨暕的巨宅,王世充此人虽然阴险狡诈,不过他确实也有过人之处,至少他能言出必行

他虽然是被迫答应去除帝号,但既然答应了,他就会做得很彻底,毫不含糊,不仅烧掉了所有违禁之物,还封闭宫门,搬回郑王府,甚至他宠爱的几个宫女也没有带回来

房间里,王世充半靠软榻上,听世子王应玄汇报去见杨元庆的经过,他确实因为守城太疲惫,有点感恙病倒了,但也远没有到不能去见杨元庆的程度,只是他面子上放不下

他曾是皇帝,现在变成郑王,他该怎么去见杨元庆,让他像臣子一样恭敬,或者对杨元庆奴颜婢膝,他做不到,托病不见便是最好的办法

“父亲,孩儿觉得杨元庆此人倒也宽容,并不是传言中的那样咄咄逼人”王应玄对杨元庆的印象很好,使他对前途又有了一点信心

“宽容”

王世充冷笑一声,“那是你不了解他,被他的假象所骗,当年在江都,他是怎么对付张云易,我比谁都清楚,手段之毒辣连我都自愧不如,我现在已经成了他的看门狗,看门狗自然不能拔掉牙齿,等有一天他不需要我了,他就会毫不犹豫把我宰掉,给我随便安个造反的罪名,就像当初他对付张瑾一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王应玄沉默了,半晌道:“照父亲这样说,我们迟早会死在他手上,是这样吗”

“那倒不一定”

王世充阴阴一笑,“真到局势不妙之时,我们王家可以去海外建国,比如琉球,比如林邑,现在关键是我们要培养一批绝对忠于我们的死士,人数不一定多,两三千人足矣,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做的事情”

在洛阳以南距城池约十五里处有一座村子,叫做洛南村,这座村子被山势所围,不太被人发现,也没有遭遇兵乱,一直比较宁静,这座村庄也被当地人称为郑家村

几年前,因李密率瓦岗军占领荥阳,荥阳郑氏举族迁往洛阳,一部分住在城内,另一部分便住在这座洛南村中

但随着唐朝建立,太子妃为郑氏之女的缘故,家主郑元铸被封为唐朝太常卿,这使郑氏家族渐渐偏向长安

尤其这两年洛阳连年天灾,大量民众逃亡,郑家大部分族人都逃去长安连王世充的御史大夫郑颋也弃官去了长安,只有洛南村还留有十几户郑氏族人

下午,千余隋军忽然封锁了这座村庄,杨元庆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来到其中一座大宅前

大宅门口,十几名郑家子弟已经等候多时,这些都是比较偏房的郑氏子弟,地位较低在杨元庆的威压面前他们显得战战兢兢,双腿发抖

其中一名年长者上前深深施一礼,“小民郑环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当然不是来找这些偏房郑氏子弟,他冷冷道:“我来找郑弘之妻杨氏,请她出来”

早就几名郑氏子弟奔进宅去片刻,一名年轻少妇被郑氏子弟请了出来,她手中牵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娘,年轻少妇看见杨元庆,一下子惊呆了,忽然,她泪水涌了出来,用手捂住嘴扭过头去低声哭泣,她便是杨元庆之妹杨娇娘

杨娇娘是郑夫人幼女但她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刻薄狠毒,相反,她与人为善,杨府上下都很喜欢她,包括杨元庆也很喜欢这个同父异母的幼妹

但由于杨元庆和郑氏关系恶劣,杨娇娘也不敢和这个兄长多接触,他们之间的兄妹之情也就淡了下来杨元庆离开杨府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大业九年,因为杨玄感造反,郑氏怕女儿被牵连,便匆匆把她嫁给